深圳有哪些适合穷游的地方?
春雨连绵的大鹏古城人不多。游客们都去避雨了,留给我一片宁静。
他们有的坐在亭台楼阁间的石凳上,望着春雨发呆;有的找个小吃店,一边等雨停,一边悠闲地享受美食;只有少数瘾君子喜欢在雨中漫步,不管雨是大是小,只是撑着伞,踩着溅在青石板上的雨花,轻快地向前走。
我向前走的时候,不自觉地想起了几年前坐船去周庄旅游的日子。同样的春雨朦胧,同样的江南情怀。我的伴侣已经走远了,我的记忆一如既往地温暖。
此时的古城安静得只剩下雨声,没有了城市的喧嚣。撑着伞,我漫步在长长的街道和幽深的小巷里,伸手去够从瓦沿垂下的一簇簇雨水,如细细的白线,浮躁的心情自然平复。店主们也搬了个凳子坐在门前,淡定地望着过往的游客,只笑着点点头,不愿在雨中打破这份闲适。
慢慢走在狭窄曲折的小巷深处,欣赏着古老的石屋,看着亭台楼阁间的彩绘建筑和雕梁画栋,仿佛又回到了被遗忘的慢节奏时代。有多少人在石板上走过?不需要猜测,只要看看磨光的石板就知道了。
我沿着青石上的灯光,登上古城墙,向里面望去。眼前的大鹏城依旧雄伟庄严,没有了当年的战斗形象,多了鼓浪屿这样的小资店铺,一派祥和景象。
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明清时期华南的海军要塞,承载着深圳的沧桑。
据史料记载,明朝初年,广东沿海遭受倭寇蹂躏,朱元璋皇帝下令修建“大鹏千宅守城”。明朝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广州佐为千户张斌在大鹏半岛打下第一块砖。不久,一座固若金汤的大鹏城出现在大鹏岭脚下。
当时大鹏城有数千守军,他们在开发沿海,开荒保家卫国。作为岭南的军事基地,有着600多年抵御外侮的经验。在抵抗日本海盗、抗击葡萄牙殖民者、准备两次鸦片战争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彭城曾因涌现出赖思觉、刘启龙、刘黑仔等十多位将军和杰出的民族英雄而被称为“将军之乡”。
久经两朝战乱的大鹏城,完成了为南方“遮风挡雨”的历史使命。它就像一个退役军人,从不炫耀,一无所求,卑微在一个角落,站在海边,用深邃的目光,看着来来往往的油轮。虽然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他始终以国家兴亡为己任。
如今,深圳已发展成为具有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创造了享誉世界的“深圳速度”,享有“设计之城”、“钢琴之城”、“创客之城”的美誉。也有很多企业家像将军一样勇敢。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不畏挑战,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我在雨中走着想,消磨了半天。面对新城中的古城,我想全国各地的古城,都和大鹏市一样,呈现出承前启后的使命,历史最终接受了这样一个勇敢而彻底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