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电子材料与元器件方向需要哪些专业知识和计算机技能?
◇教学内容体系结构、组织方式和目的
实践教学的设计理念
◇教学内容体系结构、组织方式和目的
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电子材料及相关领域的快速发展,电子科学与技术(固体电子学)的固有特点和本课程的特点,并考虑到本专业在我国我校的重要影响,我们在设计课程体系结构、组织方法和教学内容的目的时,主要把握以下三个原则:
①介磁半导体结合是本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培养特色;
②运用材料-装置-系统的组合,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
③把材料-装置-集成-包装-设计作为一种社会需求。
同时,在教材建设方面:
以循环滚动的形式,每三年进行一次评审改造,采用一次采购、一次编制、一次规划的建设思路。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九章:电子材料概论、导电材料、电阻材料、超导材料、半导体材料、介电材料、光电子材料、磁性材料、敏感电子材料。系统介绍了电子信息产业涉及的主要电子材料的制造方法、结构特点、电磁性能、元器件设计、应用开发等基础知识。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和要求,第六章和第八章为重点,第二章和第三章为自学,其他章节一般为讲解。
实践教学的设计理念
以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培养为要求,以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创新意识"为目标的实践教学设计理念。
在既定的实践教学设计理念指导下,精心细化教学内容。实验教学内容的特点主要集中在:
(1)理论联系实际,实验内容新颖,应用性强。实验教学特别强调理论教学和实验环节的结合。4学时的理论教学内容重点从电子材料的制备工艺、微观结构和性能评价与元件制作的关系,分析电子材料制备过程中涉及的常用方法和关键步骤,并比较这些方法的适应性。教学内容来源于科研项目,有新意,有学术性。学生开展的实验项目均来源于科研项目的研究内容,实验内容新颖,技术手段先进,从而保证了实验内容的学术和技术先进性,增强了学生从事科研的意识。
(2)从材料工艺、测试分析和性能表征到零部件制造的整个教学过程。本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从电子材料的制备工艺、微观结构与性能表征、元器件的结构设计与试制三个方面展开。通过工艺实验,使学生熟悉电子材料的制备方法、工艺和关键工艺,了解和掌握关键工艺参数对电子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充分认识电子材料制备技术和工艺控制的重要性;通过分析学生在过程中制作的样品的微观结构和电磁特性,使学生掌握电子材料物理化学特性的常用评价方法和介电、磁电参数的表征技术,从调整材料制备工艺、控制微观结构和相组成、优化电子材料电磁特性三个方面培养学生进行电子材料研究的意识。根据不同材料样品的理化性质所表现出的特定功能,尝试制作不同功能的元器件,培养学生应用电子材料功能特性的能力,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元器件设计开发能力。
该课程的实验教学强调学生科研开发素质和生产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实验教学方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实验教学环节和实践环节与学校的科研开发和企业的工业生产相结合。对电子材料与器件制造的了解,拓宽了产业视野,使学生充分了解本学科在电子信息产业中的地位。实验教学除了利用学校的科研平台开展实验教学外,还结合本学科科研成果转化的合作企业进行深入的实践教学,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实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
(2)采用分组实验与集中讨论相结合的“互动式”实验教学方法。在导师介绍要进行的实验的基础上,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在完成本实验或实验工作间歇(如等待设备升温)后,对实验原理、实验技术和方法、实验现象和结果以及本实验所涉及的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进行讨论,使学生尽可能从实验中加深对基本原理和知识的理解,充分了解基本的实验技术和方法,充分认识科学研究的实验思想和工作精神。
综上所述,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新颖实用的教学内容、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保证了良好的教学效果。(1)加强工艺实验课程,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经过近五年的实践证明,学生的实践能力普遍提高,受到了企业的极大欢迎。我的专业连续三年保持96%的就业率,得益于课程和实践的改革。(2)校际合作,通过交流促进课程改革。我校的课程改革与同行学校如天津大学、Xi电子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协调统一体制改革,同时保持各自特色。如电子科技大学45年来一直保持在国内外电子陶瓷和磁性材料领域的影响力优势,在课程体现上以这两个方面为主流,辅以其他方面,促进校际合作,保持特色,共同发展。
二。电子材料教学大纲(电子科学与技术-固体电子学专业-68学时)
1.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
2.预备课程:
固态物理,材料的物理化学,磁性物理,介电物理。
3、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
电子材料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电子材料主要包括电子材料的基础知识,如制备方法、结构特点、电磁特性及影响因素、元器件设计及应用开发,以及该领域的最新进展。为电子材料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更深入地掌握介电物理和磁物理的基础知识,具备从事电子材料生产、研究、应用和开发的基本能力;本课程是后续专业课的基础,直接与电子元器件和电子材料的测量相结合。
4.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电子材料导论
1).电子材料的分类和特性
2).无机电子材料
3).有机电子材料
4).电子材料的表面和界面
5).电子材料的常用微观分析方法。
6).电子材料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第二章导电材料
1).金属导电材料
2).电极导电材料
3).厚膜导电材料
4).薄膜导电材料
5).复合导电材料
6).导电聚合物
第三章电阻材料
1).电阻材料概述
2).线绕电阻材料
3).薄膜电阻材料
4).厚膜电阻材料
第四章超导材料
1)简介
2)超导材料的基本性质和理论基础。
3).低温超导材料
4).高温超导材料的发展现状
5).高温超导材料的结构特征
第五章半导体材料
1).半导体材料的一般特性
2).锗和硅半导体材料
3).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
4).ⅱ-ⅵ族化合物与硫属半导体
第六章电介质材料
1).电容器电介质材料
2).铁电材料
3).压电材料和热电材料
4).微波陶瓷介质材料
5).玻璃介电材料
6).有机介电材料
第七章光电材料
1).固体激光材料
2).半导体发光材料
3).光纤材料
4).透明导电膜材料
5).其他光电材料
第八章磁性材料
1).材料的磁性
2).软磁材料
3).永磁材料
4).旋磁材料
5).压磁材料
6).磁光材料
7).其他新型磁性材料
第九章敏感电子资料
1).敏感材料的分类
2).力敏材料
3).热(温度)敏感材料
4).磁性敏感材料
5).湿度敏感材料和气敏材料
6).离子敏感材料
7).电压敏感电阻器材料
8).有机敏感电子材料
根据专业的特点和要求,第六章和第八章是重点,第二章和第三章是自学,其他章节一般讲解。
动词 (verb的缩写)课时安排:**68课时。
第65438章+0。电子材料介绍(2小时)
第二章。导电材料(0小时)
第三章。电阻材料(第0课时)
第四章。超导材料(5小时)
第五章。半导体材料(6小时)
第六章。电介质材料(20小时)
第七章。光电材料(5小时)
第八章。磁性材料(20小时)
第九章。敏感电子材料(6小时)
实践链接:12实验,10 ~ 20课时。
七、教材
《电子材料》,李,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磁性材料》,兰·,等。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无机电介质,李标荣等。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八。汇编说明
本大纲由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学院电子材料课程建设组编写。
教学条件
1.教材的建设和使用
《电子材料》是电子科学与技术(固体电子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本专业非常重视“电子材料”及相关主要教材的建设。其中有3部教材被列入高校工程电子规划教材,获得电子专业优秀教材一等奖1。
现行教材《电子材料导论》是我校李教授等人综合该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编写的。该书经全国高校电子材料与元器件教学指导委员会批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出版。本教材立足于我国高等教育学科调整后的现状,以拓宽专业,增强适应性,大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宗旨。将原来分散在电子材料与器件、半导体技术、光电子技术等专业的课程浓缩整合为一门新课程《电子材料导论》。与其他同类教材相比,具有鲜明的特色。根据我校本专业的特点,主要讲授磁性材料和电子陶瓷,辅助教材为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磁性材料和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电子陶瓷。
《电子材料导论》第二版正在编辑出版中。为了构建本课程的立体化教材,还将编辑出版《电子材料习题与解答》、《电子材料实验教程》和《多媒体电子教材》。
2.教具
1)习题及参考答案。通过多年的教学积累,包括教学中各种参考资料上的习题和练习,学生平时的作业,试题等。,我们收集了很多,准备进一步丰富,单独编辑出版。
2)知识拓展。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我们收集了许多参考资料,包括书籍、论文、网站、国外培训资料等。,作为课外阅读材料,然后经过充分的准备收集到本课程的网站上,让学生通过泛读进一步了解本课程的前沿发展。
3)专业方向指导。为了方便学生更多地了解这门课程和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全院范围内选择一位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老师作为指导老师,进行一对一的咨询,甚至在指导老师同意的情况下直接参与具体的项目工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实验教材与平台建设。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主要电子材料的基础知识,如制造方法、结构特性、电磁特性、元器件设计与应用等,我们为课程提供了丰富的配套实验,为实验提供了良好的综合实验教学环境。为了配合教学,我们编写了教学大纲和实验指导书。同时,课程实验安排为测试实验、课程设计实验和综合大型过程实验三部分,分别开设在本课程的专业实验室、科研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本课程专业实验室占地150m2,每周轮流进行实验。两个科研实验室的课程设计由各课题组自行安排,每年6月底安排一次校外大型综合实验,变传统的开会讲故事为实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验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非常受国内用人单位的欢迎。
4.实践教学环境
1.功能和设施齐全的多媒体教学环境;
2.专业实验室建设包括:工艺设备、测试分析仪器、耗材、维护经费的准备。
3.良好的校外互动实践环境:成都宏明电子科大新材料有限公司是由全国著名电子元器件骨干企业成都宏明电子有限公司与我校共同出资组建的高新技术企业。
5.网络教学环境
本课程教学网站直接设在电子科技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可以保证网站24小时开放。它提供了基本的网络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和交互资源,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习题自测、实验辅导、参考资料、视频资料、网络课程、教师简介、重点难点、专题设计等。下一阶段的目标是进一步维护、规范、丰富和提高。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
根据电子材料的特点和基本教学规律,通过本课程组多年来的不断探索和改革,该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实验教学和考核方式是行之有效的,课程特色是明显的。在教学实践中,主要运用“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课堂教学中重点与共性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等方法。“校内实践教学与校外实践基地相结合”、“辅导答疑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理论考试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等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专业意识”和“创新意识”,使毕业生在电子材料与元器件及相关领域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
教学手段
1.课堂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板书教学的结合;
传统教学法是教师在普通教室使用黑板、粉笔和教案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而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是教师在多媒体教室使用投影仪、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媒体进行教学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在本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精心设计了本课程的Powerpoint多媒体讲义。讲义图文并茂,寓教于乐,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有助于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通过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还可以节省传统板书的时间,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学习效率。其次,板书与黑板上的计算过程的恰当结合,既能让学生感到厌烦,又能让学生的思维与老师同步。
2.现代教学方法-在线教学:
这门课程还充分利用了现代教学手段。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为学生的自学和复习提供了便利,也大大增强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打破了师生、生生之间的相对隔离。这种互动几乎是实时的,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实现,如电子邮件、BBS、网上聊天等。教学大纲介绍了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电子课件是课堂讲课用的PowerPoint多媒体课件,它被制作成网页的形式,便于学生在课前预习和复习课上不能理解和掌握的内容。电子教案(Word文档)指出课程中各章节的重点和难点,并进行讲解。通过在线练习,学生可以得到关于自己学习过程的及时反馈和有针对性的诊断,让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网络与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虚拟图书馆、虚拟实验室、虚拟教室,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在线提问,在线回答,可以随时回答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在线讨论是学生和教师参与的自由论坛,学生也可以相互交流经验。
3.辅助教学手段——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
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我们还精心设计了相关实验,如陶瓷显微结构的观察、PTC热敏电阻的阻温特性、PTC热敏电阻的伏安特性等。通过这些实验,学生可以全面掌握电子陶瓷的结构、成分、杂质、缺陷以及工艺过程对电子陶瓷的结构、性能和电子工艺的影响,加强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
4.科研成果转化为教材。
通过将本学科的前沿技术和科研成果引入教学,为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素材,保证了课程教学的先进性。
教学效果
电子科技大学学生评价体系由育人、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表达、作业五部分组成。
摘自:/b/10259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