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加爵案的犯罪心理分析是什么?

为什么马加爵如此残忍地杀害他的同学三年而没有任何重大的不满?就其平时表现而言,马加爵还不错。他为什么突然做出这么惊天动地的案子?回答这些问题必须分析马加爵的犯罪心理。

(一)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因素是马加爵犯罪心理的“温床”。

心理学认为,心理学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动态反映。人的犯罪心理的来源也是积极反映客观世界中消极因素的结果。马加爵社会环境中存在大量消极因素,为马加爵的犯罪心理提供了“土壤”。从宏观社会环境来看,虽然整个社会进步在加快,但社会更加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社会上仍然存在着严重的贫富差距扩大、人类生存发展不平等、社会价值取向功利化、社会交往庸俗化等现象。虽然宏观社会环境中的这些负面因素不能直接对马加爵个人产生巨大影响,但它们的影响会通过与马加爵生活密切相关的微观社会环境体现出来。马加爵家庭的贫困无法为他提供大学生活的基本物质需求,这常常让他感到经济压力,经济地位低下。家庭成员的低文化素质也决定了马加爵在家庭中找不到能与他有效沟通的人。相反,他肩负着家庭希望的重任。在大学环境中,学校对大学生中“弱势群体”的忽视使得马加爵无法从组织和群体中受益,从而产生了相应的责任感。高校“弱势群体”的主体是贫困学生,尤其是来自农村的学生。他们经济上的窘迫妨碍了正常的人际交往(不能经常参加集体活动,放松精神,比如看电影,跳舞,参加生日聚会等。).在农村上城市大学,使得很多贫困的农村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包括卫生习惯,与大学校园主导的“城市文化”格格不入。这些“弱势群体”的学生有着强烈的不平衡心理,抱怨家庭和社会,排斥其他同学,尤其是“强势群体”的同学。他们表面上看似自立、自负,实则脆弱、自卑。在大学环境中,这些“弱势群体”的心理没有得到及时的了解和研究,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手段帮助他们走出困境,树立自信。相反,在同学关系中存在着“欺软怕硬”和“漠视人性”的现象,这些消极因素的存在是直接造成马加爵不良人格甚至犯罪心理的重要因素。就像一个穷学生说的,生活再苦我也能忍受,但精神上的孤独和被别人侮辱是不能接受的。

(2)马加爵人格中的不良因素是其犯罪心理的“发生器”。

人类社会发展所经历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都有利益倾向的差异,都有获利阶层和输家群体。每一个社会环境中都有大量的负面因素,这些负面因素是存在的。对于个人来说,只是外在的东西,不会强加到个人的心理上,形成犯罪心理。犯罪心理对犯罪心理形成的内化机制也充分说明,主体内存在的消极心理因素(主要是人格中的因素)对消极外部因素的选择性反映,是犯罪心理形成的主要原因。

马加爵早年形成的内向性格并不是其犯罪心理的成因,甚至不是影响其犯罪心理形成的主要因素。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证据证明性格内向的人容易犯罪,而性格外向的人不容易犯罪。瑞士心理学家荣格从心理活动的倾向出发,将人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著名心理学家艾森克对外向和内向的特征描述如下。

艾森克对外向和内向性格特征的描述

外向特征

1,时刻关注外面发生的事情,追求刺激,敢于冒险;

2、无忧无虑、随和、乐观、爱玩、易怒且容易冷静,行事不假思索;

3.有与人倾诉的需求,为人师表,容易冲动;

4、喜欢变化,有很多朋友;

5、善于沟通,不喜欢一个人学习。

内向特征

1,倾向于提前计划,三思而后行,严格控制自己的感情,很少出击;

2.性格孤僻,自省,生活规律;

3.比起与人交往,我更喜欢书。除了亲密的朋友,我对人总是冷漠,保持一定的距离。

4、非常重视道德标准,但有些悲观;

5.安静不爱交际。

从上面的描述中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内向性格还是外向性格,都各有利弊,与犯罪心理的产生没有直接的必然联系。

事实上,造成马加爵犯罪心理的主要因素是他性格中的不良因素,即他性格中过分自尊和过分自卑的成分。大学生心理研究表明,处于青年中期的大学生普遍自尊心强,不愿意轻易表露自己的内心世界;另一方面,他们迫切需要“知心朋友”,需要得到他人的关注和尊重,以获得情感上的理解。尤其是当学习、社交、风格等方面表现出不足,得不到同学理解时,部分大学生会陷入情绪化的自我甚至自我否定,产生自卑心理。过度自尊的表现之一就是极端的自我中心。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利益为半径画圆。从马加爵的过去可以清楚地看出,他是严重的自我中心主义者,一切都必须以他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