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创建背景。

近代以来,欧风美雨从东方汹涌而来,有心在家者,往往想融会中西,为中国新时代创造新文化。清华创办研究院,是近代中国学术思想发展内在要求的体现,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具体来说,有以下原因:

第一,在一批有识之士都在呼吁“振兴国内高等教育”的当下,清华正准备转型为大学,以提高办学水平。在清华建立研究院,招收各大学毕业生,从事专门研究,实现学术独立,是大学办学的内容之一。

第二,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等人发起了整理国故的运动。1921年,北京大学成立国学研究所,作为推动这场运动的具体机构。东南大学和厦门大学也分别在1923和1926设置了学习国学的机构。为了扩大运动的影响和力量,胡适多次建议母校清华设立类似的机构。清华汉学研究所的成立和北京大学汉学学院的成立,成为20世纪20年代关于汉学的两件大事。

再次,清华自创办以来,多次被社会指责“洋奴派”忽视了对中国文化和国情的研究。梁启超曾说:“清华学生除了学习西学之外,更要学习国学,把国学建设为立国之本,有所建树,特别是如果不是国学的话。”同时,该校不少学生也呼吁学校重视国学。1924级学生石指出:“清华本来就是一所准备赴美留学的学校,所以一贯的政策似乎只是培养准备赴美留学的人才——能够进入美国大学,应对美国环境的人才。这是一个把手段当成目的的错误。”建议学校重视国学,“出国前拟定必要的国学学位”

当时校内外的这些舆论,都影响了“改变大学”的思路。从改变以美国为龙头的学校形象来看,要重视国学;从促进国民教育独立性的角度,也要加强国学;从改进和发展国学研究出发,也要加强国学研究。学校经过多次讨论,决定先建一个研究所,成立国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