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为什么要出家?

我在一本旧杂志上读到一篇文章:丰子恺的《李坏舒同先生》。看完之后,我被文章中的真情所深深打动。李叔同学生丰子恺曾多次写信表达他对李叔同的崇敬和怀念。如今,这样的师生感情已经不多见了。

李叔同,著名的现代艺术家,多才多艺,来自一个富裕的家庭。他十几岁时在上海以“才子”闻名。在日本留学后,他看到了明治维新后的变化。我崇拜西方文明,学习绘画、音乐和戏剧,并成立了刘春戏剧俱乐部。大仲马的《茶花女》是中国最早的剧社。回国后在南京、杭州等地的学校教授美术、音乐,深受学生敬仰。他才华出众,工作非常努力。丰子恺的文章主要是赞美他的认真。后来,“他的生活逐渐收敛,终于出家了。”是著名的大师弘毅。

丰子恺说:“弘毅大师从一个帅儿子变成了留学生,变成了老师,变成了道士,变成了和尚。每次他一个人的时候,都做得很体面。这些都是很严重的原因。”

“认真”难道“出家”只能用“认真”二字来解释吗?我记得丰子恺在另一篇文章里也说过,壮年(39岁)出家是对生活的极大“沉迷”,你的儿子和艺术家都无法满足自己。只有出家,才能体验到真正纯净、更高的精神生活,这是一种超然的享受。我也很怀疑这个说法,觉得有点牵强。

李叔同出家、王国维自杀、周作人叛逃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三大谜团,而李叔同出家是最令我费解的一件事。

了解一个人思想的最好方法是读他的文章,但李叔同似乎没有留下多少作品。他依稀记得有一本书,叫《陆离诗钟》,由于我的无知,这本书我没有读过。我只看过他的文字,都是佛教的预言,比如“以戒为师”,“以大恩慈顾万物,以智慧发光”。他的字很独特,有北魏石碑的精神和气度。不知道他和朋友的信没有公开发表。最近看夏丏尊的散文,有一篇文章叫《弘毅大师出家》,说李叔同出家和他有关。我读了好几遍。实际上,他是在回忆李叔同出家,而没有深究原因。但在文章的最后,他说:“像他这样的人,过去种下了好根,他的出家,他的传道。”

在夏丏尊的另一篇文章中,我似乎看到了一点玄机:弘毅有一次与他久别重逢(他们是同事,也是密友),“他看到我一脸悲伤,笑着对我说,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假的,不要当真。我上次不是给你写了四句金刚经的赞语吗?一切如梦如雾如电。你应该这么看。现在你可以体会到这个道理了。”夏丏尊的写作风格以简洁著称。引用大师的话,李叔同逃入空门并不是谎言。我们能从这些单词中得到一些线索吗?夏丏尊对李叔同的评价是:“一个全面的老师是一个迷人的儿子,一个充满激情的人,一个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一个严谨的教育家和一个纪律严明的和尚”。刚刚好,因为经历过,所以无所谓。因为我尝过几百种味道,觉得清淡才是真正的味道。因为我站得高,所以看得远,看得透。一切名利,都将归于尘土,归于土。

弘毅大师的这段话让我想起了另一个人。他叫六如,是个俗人。这六个字就是“人生如梦无雾无电”。他就是唐伯虎,明代江南第一才子。他有一句诗:“不炼丹,不打坐,不为商贾耕田,写一幅青山清闲卖,不使世人赚钱。”

唐寅卖画,李叔同出家。生命的本质是完全一样的,只是他们做了不同的解释。

所有人来到这个世界,归根结底都是走一次,走的时候交一份人生答卷。有的人卷子做得一塌糊涂,有的人做得恰到好处,没有人能拿满分。我想,李叔同-弘毅大师应该属于后者。

我对这个谜很头疼,就不再想了。菩提无树,镜非台。什么都没有,所以没有灰尘。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大师生前留下的四字真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