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为什么这么垃圾?
这是一个很好的调查,可惜被曲解了。超过30%的大学生认为上大学是为了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好工作,不是高,而是低。2006年《长沙晚报》报道,当年湖南某村有四个大学毕业生,其中三个找不到工作。这三个失业大学生就算有什么理想,恐怕也没办法报效国家。如果绝大多数大学生都认同上大学是为了找个好工作,如果绝大多数大学生都深刻认识到今天上大学是为了明天发展事业,那么中国大学生的就业局面就有救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就会更快,国家就会更强大。
家庭、社会、国家、民族的利益必须通过职业来实现。上大学是当今社会获得一份好工作的主要途径。古人说“大学之道在于德,在于亲民,止于至善”,也有一些所谓的学者说大学应该是道德的。其实这里的“大学”应该分为“大”和“学”,是指最高尚的知识,而不是我们今天说的有具体物质形态的“高等学府”。追求最高尚的知识应该是当今大学的根本目标吗?
恐怕不行。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从诞生到今天,它的使命、接受大学教育的人的身份以及人们在大学学习的目的都在不断变化。
19世纪伟大的教育家纽曼写了一部伟大的著作,名为《大学的理想》,他在书中强调,大学的目的是“理性的培养”,而不是道德教育。其次,大学重在传授知识,而不是扩大知识面。这两种说法在今天很常见,但当时并没有聚焦在blockbuster上。
因为更早的大学是这样诞生的:很久以前,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孔子和西方的柏拉图。一些好学的人经常围绕一位智者讨论数学、哲学、天文学、政治等深奥的问题。人越来越多,讨论无法有序进行,讨论变成了讲座。讲座结束后,很多心切的同学久久不愿离去,几年聚在一起。住宿和讲座场地成为问题。好在有些徒弟家里很有钱,有些有实力的人很欣赏这样的活动,于是捐钱捐地建房,讲课的场地也能固定下来。但捐款通常会有一些意识形态上的偏向,换句话说,应该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例如,在西方,教会通常是最慷慨的捐赠者。所以,古代的“大学”与宗教是分不开的,最早是寺庙的形式,十三世纪是教堂的形式。神学一直到19世纪都是高考和大学教学的主要内容。
纽曼的“大学教育是理性的而不是道德的”的观点是在资本主义占主导地位后产生的。同时,纽曼有一句话:如果大学的目的是科学和哲学的发明,那么我看不出大学为什么要有学生——这可以更好地理解传播和扩大知识的区别。
那么纽曼的大学教什么呢?以19世纪的牛津和剑桥为代表,他们教授文科,培养绅士,践行了当今许多教育家所倡导的“通识教育”。他认为,大学的存在既不是为了使人有知识(非研究),也不是为了准备工作(非专业),更不是为了使人更加高尚神圣(非道德)。在他的心目中,大学应该培养的君子是指“有教养、有见识的人”。即心智成熟,懂哲学、历史、艺术、化学、物理,懂礼貌,有修养,符合“上流社会”标准的帅哥。
在今天看来,这样的大学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意义”。英国大学的霸主地位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被德国大学夺走。德国大学主张大学应该是“研究中心”。这与当时欧洲各国的国力竞争不无关系。资产阶级全面取得统治地位后,国家之间的实力竞争空前激烈,资产阶级接管了大学的运作。所以要求大学研发更高效的机器,更致命的武器等等,重视基础理论和应用。蔡元培创办的北京大学是以德国大学为榜样的。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接过了德国在高等教育方面的话语权。美国逐渐建立了“综合大学”制度。大学不仅是科学研究的中心,也是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同时扮演着国家、社会、企业智库的新角色。
无论是文科教育、研究中心还是综合性大学,都有一个相同的背景:只有少数人上大学。只有有实力的子侄或杰出精英才有资格进入大学,但这个前提条件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马丁·特罗在研究高等教育发展阶段时,将学生人数与适龄青年人数之比作为核心变量,将高等教育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能够容纳15%的适龄人口为精英高等教育阶段;可容纳15%-50%为大众高等教育;50%以上是普及高等教育。20世纪70年代,只有美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美国和加拿大两个国家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50%,日本为46%,德国为30%,韩国为55%。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2004年,世界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达到654.38+0.32亿人,世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654.38+0.99%提高到654.38+0.8%到24%,其中有38个国家和地区超过50%,最高的韩国达到87%。
2005年,我国高等教育招生总数超过23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1%,2010年将达到27%。2007年,上海、北京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0%,江苏省计划到2010年达到40%。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6》认为2050年后中国高等教育的普及率将达到80%,这种说法很大的噪音。我觉得这不是学者哗众取宠。随着人口增长放缓,新生儿出生率降低,只要大学招生规模不变,80%的升学率自然会实现。
什么是大学,为什么要上大学?这两个问题一直争论不断,不同身份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非常清楚这一点。大学的升学率越来越高,说明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社会经济发展对劳动者的基本要求。读大学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将来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所有的理想都只能通过事业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