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孤独感及其应对策略
孤独的概念最初来自医学,用来表示人际交往和情感表达的功能障碍。后来,心理学家将孤独的概念引入“社会心理学”,并在一定程度上讨论了它的概念、内容和意义。65438-0973年,受巴尔比的依恋理论影响,美国学者罗伯特发表了《孤独——一种情感和社会的孤独体验》一文。文章指出,孤独感是个体感到缺乏满意的人际关系,对交往的渴望达不到实际交往水平时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或体验。这开启了对孤独的研究。国内学者也曾描述过孤独。黄希庭认为孤独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是个体渴望人际交往和亲密关系而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此外,李传银等人在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孤独感的各种解释后,对孤独感作出了更为全面的定义:他们认为,孤独感是由于缺乏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以及对交往的渴望与自己的实际水平之间的差距而引起的主观心理感受或体验,常伴有孤独、孤立、无助、抑郁等不良情绪反应和难以忍受的精神空虚。
在对孤独的研究中,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将孤独的类型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一是情绪孤独和社交孤独,二是长期孤独、情境孤独和暂时孤独,三是主动孤独和被动孤独。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孤独感的含义,它是指大学生缺乏与他人的思想、感情和语言的交流,因而感到孤立,内心充满孤独感。这种孤独感会使大学生感到沮丧、孤独和狂躁,产生心理障碍和悲观情绪,从而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