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暨南大学110周年校庆?
清末,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清政府不得不改变华侨政策,开始关心华侨教育。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政府派段方、戴宏慈等五位大臣到东海视察立宪。端方从欧洲经南洋回国,受到当地侨商和华侨学校师生的欢迎。他不仅深切感受到海外华人的爱国情怀,也意识到组织华侨教育的迫切性。光绪三十二年九月,段方调任两江总督,使他有了开创国内华侨教育、创办济南学堂的机会。
光绪三十二年,清政府学部(教育部)派研究委员钱逊、学部特科董红义赴南洋考察华侨教育。他们在爪哇了解到,大约有30名海外中国留学生“立志留学中国,选择南京”。于是方便光绪三十二年十一月给工部和段方发电报。因为当时段方已经担任两江总督,南京在他的管辖范围之内。与此同时,段方接到教育部的电话咨询:“岛内华侨踌躇满志,应顺势而为。”段一方认为“爪哇岛华侨居远,念念不忘回国,衍生于内陆渡江,在金陵求学,其爱国之心,极为可嘉。”并提出“以后南洋群岛、檀香山、三藩市等地的华侨,如有愿送子女入宁乡读书者,则收之,以宏教与华侨感情挂钩。”中方对归国留学人员给予大力支持。除了电子康复科,光绪三十二年十二月初四(1907 65438+10月17)在朝廷奏章。光绪十二月二十七日(1907年二月九日)朱批:教育部知道这个,也尊重。
陈被段方指定负责此事。当时在两江总督教务处工作的郑洪年也参与了接待华侨留学生的工作。1907年2月底,第一批21名华侨留学生在董红义的护送下抵达南京。很快,第二批10华侨留学生到了。这些学生暂时安置在南京三牌楼工业学校。按照最初的设想,“学生来南京后,会打听他们的意愿,分配到各个学校”,却没有想办一个专门招收华侨学生的学校。然而,这些华侨学生到达南京后,改变了他们原来的计划。6月国民党中央训练部举办的南洋华侨教育会议上,郑宏年在国立暨南大学的报告中介绍了这一情况1929 11:“末(指末)想测试一下每个人的水平,再分配到各学校。他们(华侨留学生)回国的时候下了大雪,和南洋的热带气候差别很大,所以有几个人生病了。最大的二十二岁,最小的只有十一岁。我对段说,恐怕不能分开,一定要分开回去。于是我请老师在北京三牌楼工业学校楼上辅导。”“我和陈商量了一下,决定留在一起,邀请更多的老师来授课。陈还题写了一个名字,以《书经》为“新南会,声教止于四海”之意,校名为“济南”学堂,在妙香寺旧址。济南学校于3月23日开学,1907在南京市薛佳巷妙香寺旧址。郑洪年是教堂的负责人。
段方采纳了郑洪年、陈的建议,仅在光绪33年四月(1907年5月)奏称:“发现学生身在远方,不忘中土,情系渡河,难能可贵。”然而,当学生第一次回到大陆时,很难突然将语言结合起来。要把他们送去教一年的语文、普通话等理科,然后考学位,打听他们的意愿,分配到各个学校。另外,我听说有很多人来这里,不是为了办一所专门的学校,而是为了华侨。当我被任命为江宁学术特使陈时,派直隶候补道士王崇烈打理一切,并筹措经费,选定校舍,延期授课,分科授课,派员管理,整合工程,称为暨南学堂。“光绪皇帝在五月和十二月(1907年6月22日)写的《部知》。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济南学堂已经开学后,端方只是请光绪皇帝批准,实际上是一个重新审批的程序。由于接收华侨学生是在光绪以前批准的,所以济南学堂的设立只是为了更好地办华侨教育而从实际出发,采取灵活的做法。
济南学堂建立后,许多华侨学生来到新加坡和马来亚留学。根据实际情况和办学需要,段方还于光绪三十四年五月奏出《济南学派的处理》,并提出:“现拟将该学派改为一所设有高等小学的中学,分一所中学一个班,两所高等小学一个班。”
济南学校的办学规模确定为500人。到宣彤元年(1909),有167名学生,到了1911年,已经发展到240名学生。
1911 10年6月,辛亥革命爆发,清朝被推翻。济南学校因为没人管被关闭了。据郑洪年在《国立暨南大学报告》中说:“在1911年的战斗中,全校师生(指暨南学校)到武昌、上海工作,有的随黄兴先生,有的随陈先生,有的伤亡。”济南学堂关闭后,海外华侨和国内教育界人士强烈要求恢复济南学堂,但被国贼袁世凯百般阻挠。郑宏年在上述报道中谈到当时的情况:“董红义在北京教育部工作时,我曾多次催促他恢复思想。等董教完,我再催他。他偷偷跟我说,袁相城(也就是袁世凯)以为济南都是革命党,极其忌讳,不方便。袁媛去世后,江苏省教育会恢复,校址仍在南京薛家巷。1916袁世凯的皇帝梦破灭,一生回响。搬走了济南学校复辟的绊脚石。1917 10 1、北洋政府教育部批准恢复济南学堂,委派江苏省教育学会副会长黄炎培主持恢复工作。济南学校经过几个月的筹备,于1918在原校址开课,并更名为国立济南学校,校长赵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