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流失的原因是什么?

& lt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失。作者叶楠·藏马

前几天在书房里,我拿起一本四书,翻到第一页,读到两句话:“大学之道,在于明德,在于新民,在于至善。”发现自己情绪低落,扔进书柜,拿起一本日本漫画,津津有味地嚼到最后。今天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感叹中国当代青少年(主要是八九十年代)对自己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或者一无所知。回想我前天的所作所为,我不禁感到惭愧。我一直吹嘘自己热爱传统文化,但我正在慢慢放下中国人的这些骄傲。

国庆节,单位邀请我们新来的文员写一篇关于爱国主义的文章。我想,是该堆砌一篇言辞华丽的空洞文章来感叹祖国是多么的美丽壮丽,还是该真正关注一下我们正在慢慢流失的民族自豪感?

台湾省中信商学院院长高振东在大陆演讲时说,“什么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在哪里?什么都爱国,哪里都爱国!”爱国主义虽小但具体。我们在中国,但有时我们不知道我们国家有什么。是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还是我们太在意别人的东西?爱国其实很简单。最基本的是了解和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什么?中国传统文化是在几千年的漫长历史过程中逐渐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几经建构——解构——重建,她生生不息,生生不息,慢慢沉淀。她是几千年来中国人对文化的希望,是中国人对文化思想的反思。当我们面对西方文化在信息发达的电子时代泛滥的今天,有多少人能在涓涓细流中坚持下来?

我们81,90后的孩子心目中的传统文化是什么?我觉得不是12女团穿着性感的高叉旗袍在舞台上吵闹地演奏所谓的传统民乐。还是认为鲁迅笔下那个满口“是什么”的孔乙己是代表中国的古代学者?

简单来说,所谓中国传统文化就是“诗、书、礼、易、春秋”。我用五经这个名字来概括中国的传统文化,因为它正好概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五个方面。“诗”是指从最早的诗歌《诗经》到历代的诗歌、歌曲、古乐。“书”是指历代学者撰写的体现其思想和观点的专著,包括古代学者的人生观和古人的人文精神。“礼”是指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礼法制度、思想教育体系。“易”不单纯指易经,还包括农业、医学、天文、地理、数学。《春秋》是指从《尚书》到《春秋》的一系列历史专著、《史记》、《子同治简》。中国传统文化涵盖面广,思想博大精深。怎么可能用现代的伪民俗或者一个酸溜溜的孔乙己来概括和表现?

八九十年代的孩子从周杰伦的《直答》或她《长相思》中接触中国古典诗词之美,是不是太晚了?从《三百首》到《汉乐府》再到《唐诗宋词全集》,屈原和班固的《楚辞汉赋》都没收录,《大文豪的骨头是你的画笔》,魏晋天学派里都没提。这偌大的诗国,如何用一首《直答》来表达?现在的我们,是仅仅停留在小学课本里教的“漫无边际的草过平原”或者“二月的春风就像剪刀”的阶段,还是为了让她开心,而对爱人低声说“两人相爱久了,早晚都会的”?

我们现在还能从那些颓废的声音中感受到古人的优雅和远大志向吗?你知道古龙金庸小说里的“任侠之气”指的是“道在何处,虽千人已去;义举行了,女儿也不会后悔;在爱情的心里,世俗礼仪如粪土;兴,和你喝三百杯”而“侠之大者”是指“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把事抛在脑后,把功德功名藏起来”?大概只有沉湎于江湖恩怨,打打杀杀。

没有“花间自一壶酒”“西窗* * *剪烛”的浪漫情怀,没有“誓扫匈奴不顾身”“醉看刀剑”的豪迈胸怀。如果没有这些古韵的滋养,我们的80、90后是不是只能在欧美嘻哈、日本动漫、韩国风的多袋阔腿裤中展现潇洒不羁?没有任侠的少年轻狂和温柔的少年情怀,我们的青春还完整吗?

有多少人还知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出自孟子的“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天下兴亡不是每个人的责任,而是我的责任。有多少年轻人会以国家兴亡为己任,大概只是装酷说一句“我就是我,我喜欢,我可以。”他们只是整天把自己埋在蜡笔小新和机器猫里,拒绝长大。

有多少人还知道“仁、礼、智、信、忠、孝、勇”是什么意思?看完吴宗宪的《我猜》和《周日八点》,我大概只会迷茫的说,哦,台北忠孝路的小吃很有名啊。有多少人会认为“香九岁,能暖席子”是孝顺的表现,大概觉得他好傻。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身体温暖凉席,买个空调?还有谁会认为“七岁能做梨”是中国人的一种谦让和礼让?孩子从小接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达尔文式教育,在沉重的内外教训下不堪重负。谁会说,我不要第一名,我给你!我不知道做一个“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意味着什么,更不要说指望孩子是曹子建、王模树那样的漂亮公子了。现在孩子学习琴棋书画的目的多是为考试服务,没有“为你唱《红豆》”的感觉。

你看不到元宵节的花,你看不到端午的船上挂的香符,你看不到驱鬼的锅,你看不到重阳登高插山茱萸。我们开始相信基督和圣诞老人。我不知道阿福是谁,也很久没有放下爷爷的纸风筝了。在我们看来,传统节日除了意味着看无聊的文艺晚会和多去几天任何地方都是拥挤的假期之外,其他都只是苍白的。传统从我们的指缝中溜走,慢慢流失。

1900年,梁启超写道“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强”。今天,梁先生那种“希望、进取、创新、异常、及时行乐、狂傲、作世”的青春气质,在我们身上隐约可见,却闻不到中国的气息。纯粹的享乐主义和自大,如果没有文化背景的支撑,是那么的苍白和轻浮。失落的传统文化应该去哪里寻找?是不是在邻国日本的传统活动中发现的:“哎,这东西是中国唐朝传下来的!切~小日本~”但是,我们为什么不反思,为什么只在别人身上欣赏过去的精华?蓦然回首,国家已经不是国家了。

永远想着未来,但永远不要忘记过去。用千年的文化积淀充实自己,让我们走得更远。不会被迷住吗?

中国传统文化将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