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比亚大学背包

从北京海淀区到大洋彼岸的纽约上东区,“育儿战”已经成为大多数父母,尤其是中产家庭必须面对的难题。在阶级逐渐固化的曼哈顿,“如何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成为美国精英育儿的主题;在竞争激烈的海淀区,“送孩子上985”是每个妈妈心中的目标。

另一方面,当育儿已经成为一个圈子,身处其中的妈妈们,无论是中国的还是美国的,都面临着如何融入这个圈子的问题。有意思的是,无论是在中国还是美国,精英和中产家庭的育儿方式似乎已经变成了一场母亲独自的战争。爸爸负责赚钱,养家,辅导孩子,收集信息,打入父母的社交圈,这些责任自然应该落在全职妈妈身上,尽管她们都有着亮眼的学历和优秀的工作经验。

我们采访了《我是母亲,我需要一个铂金包》的作者星期三·马丁博士和《上岸》的作者安珀,看看中美两国的精英妈妈们在这场育儿大战中分别经历了什么,收获了什么。

作为鸡宝宝的典范,海淀妈妈一直被认为是教育大战中的拼命三妈。Amber第一次听到“鸡宝宝”这个概念是在她儿子Peanut下学期上四年级的时候。当时她感觉自己是个外地人,对“海淀六小强”“坑班”之类的称呼很陌生。她完全不知道把孩子送到“六萧蔷”的任何一所初中有多难,但很快,一无所知的琥珀就卷入了海淀母亲的育儿内卷中。

安珀在回忆当时的经历时,多次感叹与现在的父母相比,自己的育儿焦虑起步相对较晚。“一方面是因为我们那个时候没有朋友圈,如果没有线下的交流,你不会知道别人在做什么。大家都在盲区。没有特别明显的对比,不容易焦虑。”微信普及后,人们获取信息的来源越来越多,很多媒体也会重点报道和宣传牛娃的一些经验。在多方压力下,父母的鸡宝宝争夺战会越来越早开始。

琥珀

有趣的是,家住纽约曼哈顿的Venesti Martin在谈到这个话题时也表达了同样的感受。相对于海淀妈妈们把初中入学考试当成第一场正式战役,上东区妈妈们的育儿战开始的要早得多。马丁一家在儿子两岁的时候搬到了上东区,这是她育儿焦虑的开始。然而,在她看来,她仍然是幸运的一个,因为其他上东区的母亲从怀孕的那一刻起就一直在为育儿而焦虑——她们需要在最正确的月份生下孩子。

“对于上东区的妈妈来说,如果在合适的时间怀孕,可以让孩子在合适的月份出生,这样在申请幼儿园的时候,就不会因为出生的月份而错过最好的机会。为此,母亲们甚至会使用一些医疗技术来确保自己怀孕的时机是最佳的。”

资源是育儿战中的另一个关键词。琥珀提到,海淀妈妈养鸡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自己去养鸡,二是外包。为了更好地帮助孩子做作业,成为全职妈妈的安珀开始和孩子一起学习奥数和英语:奥数时,为了提高效率,她会看儿子听不懂的题目,听老师讲解,然后再给他解释儿子听不懂的内容;英语方面,她干脆报了一个新东方的在线雅思七分班,花了三四个月复习,最后考了7.5分。

工作相对比较忙的家长可以选择通过钱把宝宝外包出去。最极端的例子就是艺考。“有些孩子因为成绩不好,转了音乐和美术。这种小班或者一对一辅导的费用比普通学科班要高很多。同时,这些孩子还要参加考试(高中水平考试)。身边有朋友为了让孩子通过考试,找了各科一对一的老师。一年要50-60万,够买几个铂金包了。”

在上东区,金钱在养育孩子上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对于大多数不缺钱的中产阶级来说,金钱可能是这场战争中最不重要的因素。马丁提到,在美国的大部分城市,父母可以直接把孩子送到所在小区的托儿所。他们几乎是免费的,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在等级森严的曼哈顿,最富有、最有权势的父母会在孩子一岁时把孩子送到昂贵的迪勒-奎尔音乐学校。“这是一个需要很多关系才能送你孩子的学校。”

威尼斯提·马丁,耶鲁大学人类学博士

买学区房只是上东区妈妈的第一步,进好的托儿所才是上好小学、中学甚至大学的门票。因为开始得太晚,很多人告诉马丁,她已经错过了大多数托儿所的报名截止日期。

“我丈夫动用了他所有的关系。他有个亲戚的朋友在上东区的托儿所工作,所以我们在最后一刻报名了。之后,我参与了上东区母亲的圈子,这导致我的儿子转到了一个更好的托儿所。后来我二儿子出生,就申请了这个托儿所。”

回忆起这场关于托儿所的资源争夺,马丁在书中说:“托儿所所长简直就是曼哈顿最有权力的人。能进这些托儿所,就像有了联排别墅,有了大钻石,意味着你有了很多人脉和门路,相当于进了一个学校的直班。”

谁也不知道谁打的更狠,疯狂报名上课的海淀妈妈和努力挤进顶级公寓的上东区妈妈,但毫无疑问,教育的战争在海淀区和上东区从未停止。

如果说金钱和资源的争夺是育儿战的背景,那么更严肃的问题是:这是一场只有女性参与的战争吗?

马丁和安珀在接受采访时都提到,虽然他们的家庭是一个男女分布合理的家庭,但女性仍然承担了大部分育儿责任。在Amber的家庭里,丈夫通常负责跑腿、联系、接送孩子,这些都是需要“感动”的,但涉及到辅导孩子、规划深造等琐碎的部分,他还是承担的比较多。

“从一般情况来看,妈妈的付出可能比爸爸多很多。一方面,父亲们的工作压力会更大;另一方面,爸爸的要求可能没有妈妈高,会觉得差不多就够了,不要那么累。妈妈们比较担心,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会看到各种各样的情况。越是参与教育,比如陪孩子上辅导班,在学校看到的东西越多,越会有紧迫感。这也是一个循环。管得越少越不焦虑,管得越多越焦虑。"

海淀区的妈妈为了孩子的学习很努力,而上东区的妈妈则需要担心自己的衣服能不能融入当地的“女士圈”。当他第一次搬到上东区时,马丁正在写一本关于他继母的书。此外,他白天要照顾孩子,晚上只能学习和写作,所以他经常要熬夜。因为很难早起,她原本想让保姆每天把孩子送到托儿所,但她很快发现这在上东区根本行不通。”因为如果我不接他去学校,我就无法融入上东区妈妈的圈子;如果我不融入,学校就没有孩子愿意和我的孩子一起玩了。"

因此,马丁不得不改变他的计划。刚开始,她每天起床,穿上毛衣,裤子,外套。刷完牙后,她出去了。有时候她连头发都不梳,睡觉的时候用枕头在脸上做记号。但是,她发现自己是其中的异类,因为别的妈妈看起来都很精致:她们化着完美的妆,穿着时尚的衣服,每个人的身材都很好;送走孩子们后,他们会一起去参加慈善早餐会或慈善午宴。

为了看起来像他们,马丁每天必须早起一个小时。“上东区的妈妈们有严格的着装要求:你需要携带合适的包包(爱马仕铂金包或香奈儿包),穿着得体时尚,了解当时的流行趋势。”

作为人类学家,这种现象一方面困扰着马丁,另一方面也让她对研究产生了兴趣。在她看来,上东区的妈妈们之所以如此看重穿着,甚至把一个爱马仕铂金包视为进入这个圈子的邀请,正是因为曼哈顿有着根深蒂固的“女人秀身材的文化”。在曼哈顿,几乎所有的家庭都有类似的分工:男人负责赚钱,女人负责养孩子。这使得很多上流社会的女性在社会对完美女性形象需求的压力下,即使学历很高,能找到好工作,也要辞掉工作,成为全职太太。当男人成为女人的全部收入来源时,女人就会变得极其脆弱,因为“男人有权随时抛弃他们——如果失去了丈夫,就失去了一切资源”。

“在上东区,男性是更稀缺的资源,他们垄断了很多工作资源。在这样的环境下,女性必须让自己的外表看起来很美,很有魅力,能讨男人喜欢,这是她们获得财富和安全感的唯一途径。这也意味着女性之间存在强烈的同性竞争。你不仅需要通过精致的穿衣打扮来维持现有的婚姻关系,还需要让其他女性知道你处于食物链的顶端——不要幻想通过美貌把你的丈夫抢走。”

在Amber看来,这也是海淀妈妈和上东区妈妈最重要的区别。相比追求时尚精致的上东区妈妈,琥珀觉得海淀妈妈更注重实用,很少有人会在接孩子的时候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她还记得有一次因为面试,穿了一点衣服,穿了一条裙子。到了学校门口,她认识的一些家长对她说:“你穿得真好。”“我当时还挺尴尬的,因为我妈妈大部分都是灰色的衣服,让我看起来特别鲜艳。这种感觉非常奇怪。”

Amber还观察到,身边很多朋友在生完孩子后都经历了一定程度的“消费降级”:以前买的是MaxMara等意大利奢侈品牌,现在买的是Zara、优衣库等快时尚品牌;以前买大牌包的,现在干脆学学,想想新东方的帆布包。

“但是大家并不是刻意的节衣缩食,而是这些都不重要,也没有心思逛街,买包,买漂亮的衣服。他们所有的心思都在孩子身上。我们非常喜欢背着帆布包,因为我们的重量很轻,可以装很多书。背包也很受妈妈们的欢迎,背很多书也不会很累。”

不过,马丁在采访中也特别提到,疫情的发生正在悄悄改变这一切。一方面,疫情增加了母亲抚养孩子的压力,因为大多数家庭已经不能雇佣保姆,所以女性需要承担更多的家务。另一方面,疫情让上东区的妈妈们从长期自我展示的压力中解脱出来,因为她们无处可去,无人可展示,所以她们不再需要每天去想背什么包,穿什么衣服,每天去健身房健身,与其他女性竞争。“现在很多妈妈都很享受这种状态,虽然有些妈妈想利用居家隔离的时间,把身体练得更完美。”

如果说中国的孩子想上985只靠高考,那么美国的孩子想上哈佛大学这样的顶尖学校,有更复杂的因素。

虽然官方没有给出权威数据,但哈佛大学的校报《哈佛深红》每年都会对新入学的本科生进行全面调查,并将结果公布在网站上。

家庭背景和收入是本次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从结果来看,哈佛大学对富裕家庭和校友子女的偏好依然明显。

“钱”是哈佛新生的第一个标签。在1083名大一新生中(占大一新生的76%),近三成表示家庭年收入在25万美元以上,高于美国95%的家庭水平。而且年收入25万美元远远超过中产阶级的标准。即使在经济水平相对发达的纽约,一家三口有这样的年收入也算是上流社会了。

高昂的学费显然是哈佛成为精英聚集地的重要原因。尽管受疫情影响,哈佛今年取消了面授,学生无法享受公共空间和线下学习资源,但哈佛今年的学费仍然迎来了连续三年的增长。官网数据显示,哈佛大学2020-2021学年学费为49653美元,比去年增长了4%,超过了通货膨胀率。如果算上食宿等生活费用,哈佛官方给出的参考数据是一年7.5万美元。

高昂的学费只是阻止普通家庭的孩子进入哈佛的第一道门槛。事实上,为了增加录取的机会,给高中的孩子找一个职业顾问(也叫申请机构)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超过20%的哈佛新生表示,他们在申请阶段得到过私人顾问的帮助。

这不是一件便宜的事情。据报道,在2020年,雇佣一名职业顾问的平均费用是4035美元,许多家庭花费超过100美元是正常的。哈佛的新生调查也印证了这个结论。在已经聘请中介机构的学生中,42.9%来自年收入超过25万美元的家庭,他们确实取得了比同龄人更高的SAT成绩。

钱是最直接的标准,但另一方面,哈佛大学对校友子女的偏爱也让很多家境不好的孩子很难得到这所常青藤名校的青睐。今年入学的新生中,12%的人父母毕业于哈佛,近30%的人有兄弟姐妹或其他亲戚在哈佛读书。校友家庭也意味着更高的年收入,32.58%的校友子女表示家庭年收入超过50万美元。

从以上数据,我们不难得出一个“哈佛新生画像”。家庭年收入超过25万美元,能聘请私人顾问,从私立学校毕业的校友的子女,确实是最容易进入哈佛的学生。

那个普通家庭的孩子有机会去哈佛吗?

从数据上看,还是很有可能的。虽然哈佛的确是美国精英的聚集地,但去年入学的新生中,仍有近30%来自年收入低于8万美元的家庭。但显然,与精英和富豪家庭相比,普通家庭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把孩子送进哈佛。

一个普通家庭每个月需要存多少钱才能把孩子送到哈佛大学?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曾经做过一项调查。如果你的孩子出生在2020年,你想在2038年送他去哈佛大学,你只需要存够四年的学费和生活费(考虑到学费上涨和通货膨胀),从现在开始每个月至少需要存65438美元+0,700。当然,哈佛不是最贵的。如果你想进入最贵的藤校,哥伦比亚大学,你每个月至少要存65,438美元+0,850英镑。

虽然学费高和录取率下降都是事实,但近年来,哈佛也努力向各行各业的学生敞开大门,其中一项重要措施就是向新生提供丰厚的财政补贴。以今年为例,57.1%的新生获得了学校的财政补贴,这一数字与过去五年基本持平。

助学贷款是美国普通学生支付著名私立学校学费的另一种方式,但毕业后如何还清助学贷款一直是美国社会的一大痛点。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统计,70%的美国大学生毕业时将背负沉重的学生贷款,平均每人3.7万美元。这一方面是由于私立名校每年学费上涨,另一方面是很多美国人高估了自己毕业后的工资和还款能力。

根据纽约美联储银行的报告,2015年,美国有280万60岁以上的老年人仍在偿还学生贷款,平均债务高达23500美元。就连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也是花了21年才还清自己的大学生贷款。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堵用钱筑起的墙,越来越把名校录取变成了精英之间的竞争。

对于大多数美国家庭来说,无论家庭条件如何,把孩子送到哈佛大学这样的名校都是一种竞争。但对于美国最富有的人来说,把孩子送进常春藤盟校更像是对他们家庭财富和地位的一种认证。

在美国大学的录取制度中,一些富豪长期捐款数百万美元就能保证自己的孩子被录取,这是一种心照不宣的“潜规则”。在这个漏洞下,越来越多的富人开始用金钱和权力玩弄这个不公平的教育体系。

2065438+2009年3月,美国司法部破获史上最大高考舞弊案。* * * 35名家长向私人教育顾问威廉·辛格(William Zinger)支付高额费用,希望他帮助孩子进入斯坦福、耶鲁等名校。

从2011到2019,辛格尔获得了2500万美元,而这些巨额的“咨询费”来自于传统的上层家长:金融企业高管、顶级律师、商业巨头,甚至好莱坞明星。Zinger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帮助这些孩子进入名校。第一种是雇佣“枪手”或贿赂考官,帮助学生获得更高的SAT分数。这项服务的收费相对较低,一般是一次654.38美元+0万美元,因为即使你的SAT成绩很好,也不能保证学生一定能考上名校。

为了更好地服务这些渴望的家长,辛格尔决定从美国高校招生制度的另一大漏洞入手:贿赂高校体育教练和管理人员,将这些学生包装成体育人才或明星运动员。特招体育人才一直是精英大学的一个录取偏好,名额主要给参加长曲棍球、帆船、水球的富家子弟。哈佛大学的录取数据也显示,每年大约有10%的新生是体育特长生,他们因为自己的特长而大大降低了名校的录取门槛。

辛格看中了这种招生偏好,贿赂大学体育教练向招生办推荐指定学生,即使这些人可能根本不擅长这些体育项目。辛格会为学生的简历伪造几乎任何一种体育专业,但“帆船”是他的最爱,因为用Photoshop把学生的脸放在一个身材相似的水手身上就能轻松搞定。这些假“体育天才”考上名校后,有的以受伤为由退出运动队,有的则根本不参加活动。

比起在SAT考试中作弊,造假简历的价格要贵很多,一般一次在50万到200万美元之间。

事实上,震惊美国教育界的辛格尔造假案并非孤例。不久前,有爆料称,马里兰州一名中国商人为了将自己的两个儿子送进哈佛大学,向哈佛前击剑教练行贿65438美元+0.5万美元。

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的一位教授在接受《今日美国》采访时提到,美国之所以会发生如此惊人的名校招生造假案,正是因为优秀的定义越来越窄:考试得高分,有体育特长,进好大学。“你的孩子能为社会做多少贡献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不能玩好这个招生游戏。”

参考资料: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这是你每个月需要存入529储蓄计划的金额,用来支付每所常春藤盟校的学费

今日美国:里克·辛格的崛起:大学招生丑闻的策划者如何在谎言上建立一个帝国,利用一个破碎的系统

面试&;作者:Ec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