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就业怎么样?

是的,95%的人力资源专业都是可就业的,好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都不对外招聘,国有集团都是自己选孩子。报公务员也不错。

附表: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就业质量调查报告

——以2015本科毕业生调查为例。

《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就业质量调查报告》通过深度访谈,调查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分析总结我院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和就业选择,以及就业过程中需要提供的服务,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中心更有效地开展相关工作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因为硕士和博士的就业质量都不错,提升空间不大。为了保证本次调查更有针对性,选择学院本科生代表作为研究对象。)

一、调查样本描述

本次调查的总样本为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15届本科毕业生465人。通过从各专业随机抽取20名学生参加面试。

二、面试的总体情况分析

(一)就业意向分析

通过访谈发现,大部分本科生选择工作,30%左右选择继续深造,最少的选择出国、创业或其他同学。但是如果学院考研失败,更多的同学选择二战。从2015届毕业生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未就业本科生选择二战生。

本科生第一次就业时,就业意向主要集中在金融机构、大中型国有企事业单位。

选择民营企业、基层就业项目和选调生的学生人数很低,这就要求各级就业部门和就业工作人员要营造去基层就业的氛围,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重点做好基层就业政策的引导和宣传。

说到预期就业行业,超过一半的同学期望进入银行,而选择其他金融机构的同学比较分散,证券、信托比例处于平均水平;选择保险、基金、期货的同学最少,但呈逐年上升趋势。说明我校学生就业目标相对集中单一,需要引导学生多元化目标。

说到愿意就业的地区,大部分毕业生更倾向于成都、重庆等西南地区。其次是北上广深;毕业后又一次回到了出生地。当被问及为什么选择四川和重庆时,大部分同学表示成都和重庆有吸引力,竞争压力小,生活舒适度高,生活成本低。因此,学院可以加强对学生就业地区的指导,创造条件鼓励我们的本科生走出西南,走向全国。同时,学校在制定招生计划时,也可以根据情况扩大华北和华南的生源数量。

说到工资,很多同学都有自己的理性认识。通常结合自己的专业和自身能力,期望的基本月薪水平是4500元,当然也和地区差异有关。其中,去北上广深的感兴趣的同学薪资要求是7000元。可以看出,我院毕业生普遍对第一次就业的薪资期望较高,高于市场平均薪资。

谈到选择就业单位时什么最重要,答案是:个人发展空间和行业发展前景。第二是薪资福利水平,说明我们学校的学生在选择工作的过程中有一定的长远规划。相比薪资福利,他们更看重行业的未来走向和个人的发展空间。再次,对职业稳定性和地理位置的要求比较高。

三。研究结论和建议

(一)我院毕业生定位明确,目标明确。

我们学院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更有竞争力;这与我校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密切相关。我校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科学训练、专业竞赛和实践锻炼,不断提高和改善就业能力。在就业选择过程中,选择个人发展与公司发展并重,体现了崇高的职业选择目标和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这与学院领导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高度重视密切相关。2014年,学院成立了学生职业发展中心,整合校内外资源,建立协同育人、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氛围,强调榜样的作用,通过举办就业经验交流会、调研分享会等方式,使学生在低年级明确职业发展目标。

(二)我国毕业生就业意愿相对集中。

毕业生就业意愿行业主要分布在金融机构、大中型国有企事业单位,这三个领域吸引的最多;而其他如民营企业、基层就业项目和选调生,只有少数毕业生参加。由此可见,我校作为知名财经院校,其学生的财经特色明显,大多以进入对口金融行业就业为目标。这和我们学校的就业传统有关;同时也反映出我院毕业生在金融机构多元化就业市场中的就业竞争力还相对较弱,缺乏与世界级投行、基金公司、保险机构等高端企业的全国乃至全球金融精英竞争的相应实力。

(三)我院本科生对第一次就业的月薪期望值很高。

我们学院的毕业生有一种倾向,希望他们的第一份工作月薪较高。第一次,求职者对月薪的期望一般是基于对自身实力的合理评估和对就业市场的全面了解。可以看出我院毕业生对自己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是乐观自信的。综合评估自身实力,了解整体就业市场后,才给出自己合理的月薪预期。

(四)加大毕业生服务基层的力度。

我院毕业生愿意从事金饭碗行业和高端行业,更注重单位性质和职业稳定性;他们不愿意参加基层就业项目,不愿意到基层做相关锻炼,不愿意到艰苦地区服务。另外,因为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相对有竞争力,所以基本都能找到满意的工作。所以创业的动力并不充足,都向往稳定、舒适、体面的生活。

因此,学院要加强基层就业项目的宣传动员,鼓励和引导更多优秀毕业生到基层和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锻炼,扎根艰苦岗位,为贫困落后地区的发展贡献青春和智慧。

(E)我们学院的毕业生在评估就业机会时是理性和经济的。

综合考虑一个就业单位的方方面面,我院毕业生一致认为单位的行业发展前景和个人未来的发展空间最重要,其次是薪资福利,可见其在选择时具有长远而理性的眼光;而专业对口、企业文化氛围、单位性质相对不太受重视,依次排在倒数三位。

这和我们学校的相关课程以及金融院校的文化氛围有关。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多元能力被培养而人文素养被忽视,可能会在未来造成信仰缺失、精神空虚、社会冲突等一系列负面问题。

因此,学校应提供就业技能的实践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同时,开展更多的文化素质课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的精神文化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