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的原名是什么?
路遥原名王卫国,陕西清涧县人。1949年2月3日出生于陕北山区一个贫苦农民家庭。7岁时,因家庭困难,被延川县农村的舅舅收养。文革开始后,直到1969年底才有人回乡种地。在这段时间里,他做了很多临时工,在一所农村小学教了一年书。65438-0973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期间开始文学创作。
1980发表惊险一幕,获首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生活》和《在艰难的日子里》也接连获奖。1991年,小说《平凡的世界》获得第三届矛盾文学奖。他的工作生活被改编成电影后,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平凡的世界》还没播完就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了。他的散文《早晨从中午开始》向人们展示了他对文学执着的信心和他所付出的代价。正如《悼念路遥》一文中所写:“计算成功的方法是苦难和苦难。他努力工作,努力写作,努力自我折磨。在艰难而孤独的文学创作道路上,他竭尽全力,用汗水和汗水攀登高峰。”对生活的执着追求,对挚爱故乡的热爱,对现实主义写作风格的自信,这些都构成了路遥小说的基本特征。
因为路遥出生在农村,所以他的写作素材基本上来源于农村生活。他一直相信自己是“一个农民血统的儿子”,“一个既有农村味又有城市味的人”。他坚信“人生最大的幸福可能在于创造的过程,而不在于结果”。因此,他认为“只有在极其繁重的劳动中,人才能活得更充实。”他总是带着深深纠结的故乡情结和生活的沉重感去感受生活,把陕北大地作为永恒的诗意象征。每当他的创作进入低谷时,他都会独自前往家乡陕北的毛乌素沙漠,在那里审视自己,观察社会。
路遥的创作散文《早晨开始于中午》正让我们透过他的作品,走进他的内心世界,从中可以看到他对文学的执着,以及创作中的艰辛。“字字珠玑,十年心血非比寻常。”正是这一点,让我们看到了鲜花和掌声之后的艰难之路。他默默地、无争议地建造了一座理想的建筑。即使在获得茅盾文学奖后,他仍然深情地说,这个桂冠应该颁给“那些淳朴的山河,那些耕耘未耕的土地,那些在祖国西部黄土高原土地上弓着背的父兄”。
路遥的追求与成功,他的忧虑与矛盾,都与他的心理结构密切相关。他被称为“土著”作家,主要受农民文化的影响。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他深爱着自己的家乡,继承和接受着传统文化的熏陶,把农民生活作为自己取之不尽的源泉。但他也是一个“文明”的作家。他雄心勃勃,善于接受,总是对世界文化充满期待。他喜欢《红楼梦》和鲁迅的作品,对巴尔扎克、托尔斯泰和肖洛霍夫的作品百读不厌。他经常阅读各种报刊,勤于大量阅读,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加上独特的人生经历,使他的创作博大精深。
1992路遥积劳成疾英年早逝,距离他43岁生日只有16天。路遥平凡的一生,创造了一个辉煌的世界。先后出版《姐姐的爱情》、《生活》、《路遥小说选》,作品全部收入五卷本《路遥文集》。
路遥只活了42岁,但他的文学生活远非如此。他每天自暴自弃的写作吞噬着他的健康,这让他的作品充满了对生命的向往和讴歌。他曾说:“要对自己残忍。如果你不能重新从事牛马一样的严酷劳动,无论是作为作家还是作为人,你的真正生活都将结束。”对生活的理解,他体现了一种从容,一种洒脱和一种大度。普希金只活了38岁,而雪莱和小林多喜二只有30岁,但他们的文学生命之树依然立于不败之地。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一生的绝唱。它展示了我们这个世界上所有的普通人,并慷慨地向每一个普通人敞开了大门。你可以自由地进入一个广阔的世界,不需要打扮,不需要礼貌和谦逊。无论你是市民还是农民,无论你是高雅还是低俗,你都可以把自己定位在这个任务的某个角色或者某个属性上。所以,你感受到的是亲切而不是疏远,熟悉而不是陌生。书中的孙氏兄弟之所以吸引和感动读者,是因为他们不希望命运在逆境中为他们分担一切,而是在血与火、荣誉与屈辱交织的人生旅途中发掘潜在的价值。在他们的人格世界里,作者本人的影子若隐若现,或者说路遥本人就是他们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对应物。
刘清是路遥的精神导师,这给路遥的文学生涯带来了巨大的动力,但也滋生了一些局限。如果说刘清的《创业史》违背了农村现实和客观规律,错误地超越了它,那么路遥的创作方式就滞后于文学的发展。但是,这个缺陷并没有隐藏起来。作为一个成为作家的农家子弟,家乡赋予了他无尽的题材和智慧。由于强烈的乡土情结,他深爱着自己的家乡和人民,以一个信徒的虔诚,将自己的精神和身体投入到赞美美、创造美的生命历程中。当脆弱的文学在尚超的冲击下日渐衰弱和萎缩的时候,路遥依然坚守着心灵的净土,努力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
路遥曾经用过的闪闪发光的文字,闪烁的篇章,将为他搭建一个安静、温馨、优雅的小屋。我想,在那里,他可以举着绿灯侠,陪着冷月,听着蛙声,远离尘世的羁绊和干扰,继续书写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