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某些人在电视舆论中以丑为美的作文
自去年年初以来,相亲电视真人秀备受关注,并多次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这类节目所蕴含的“审丑”意识,以及大众“审丑”的热情。在审美范畴中,审美规范分为美、崇高、滑稽、丑四类。所以“丑”也是审美对象,包含在审美范畴之内,但传媒时代的大众审丑颠覆了传统审美意义上的审丑。审美意义上的丑不同于实用意义上的丑。通常作为审美对象,探索丑中之美。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认为,丑陋的现实和令人厌恶的生活,经过艺术家的复制和加工,可以转化为艺术美,给人以快感。在描绘丑陋的实物的艺术作品面前,审美对象因丑而引起审美主体的痛苦,但艺术家描绘作品的高超技巧却引起审美主体的愉悦。现实丑与艺术美是对立统一的,丑可以通过艺术家的再创造来实现其审美价值。所以,审美意义上的审丑,其实是审美课题中的意义,是更高层次的审美体现。相对于审丑而言,大众传播语境中的审丑正在消解美感。在媒体传播中,媒体在原生态中把所有丑陋的人物或现象呈现给大众。这种赤裸裸的丑陋展示无疑会吸引更多的关注,以实现商业利益最大化。在这场审丑的狂欢仪式中,大部分观众都是旁观者,大多给予嘲讽甚至人身攻击,而较少有人理性思考和评判。所以,从现代传媒的角度来看,无论是传者还是受者的目标心态都不是探索和追求美,而是视丑为丑,借丑说丑,甚至靠丑卖丑,进入了审丑的误区。我们无法对丑的对象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这无疑是对传统审丑审美的彻底颠覆。媒介传播语境下的相亲真人秀节目迎合并刺激了这种欲望,赢得了高收视率。
二、相亲为什么流行“审丑”?
相亲电视真人秀迎合了消费时代大众的娱乐需求,成为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主要类型之一。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不少省级卫视打出“相亲牌”。一时间,《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成了大家耳熟能详的电视节目。随着这些节目的热播,“审丑”的意味越来越浓。现就相亲“审丑”流行的原因分析如下:
一是参与者为了吸引眼球,自我炒作,主动秀“丑”。相亲舞台上有很多话题明星,比如《非诚勿扰》中的马诺、、,还有《咱们约会吧》中的、和葛。他们都是靠着自己的糗事甚至出格的言行一夜成名的。对此,栏目组不仅没有及时做出正确的引导,而且对各种丑态表演都抱着欣赏和鼓励的态度,参与者因此对丑态表演乐此不疲,并引以为荣。这种以丑争位的病态心理在相亲节目中非常流行,为观众提供了审丑的资源。
第二,制片方创造丑陋的欣赏特征来提高收视率。相亲节目虽然在时间上有明显的社交需求,但游戏意味浓厚,服务大打折扣。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魏说:“这些相亲节目一次次放大了年轻人拜金、自私、做作、享乐的恋爱观和价值观。节目充满了作秀的迹象,节目工作人员提前埋下了‘非主流价值’的地雷,等着大家去踩。嘉宾之间的相互尴尬和羞辱,似乎是节目最大的看点。”上海大学社会学教授顾军直接指出,“相亲节目的流行,是电视节目策划人利用当代社会一些扭曲的价值观,盲目迎合低级趣味的产物”。以审丑为特色的相亲节目,完全异化成了一场无关痛痒的真诚娱乐秀。
第三,观众对“丑”感兴趣。传播学之父麦克卢汉把“新奇”和“好奇”列为人类的主要本能和情感之一。观众看节目不仅是为了看到别人爱的精彩,更是为了实现欲望的另类满足。所以男嘉宾被女嘉宾批评指责的过程,极大的刺激了观众的探索和参与心理。这种喜欢看热闹,甚至喜欢看别人出丑的心理,就是鲁迅所说的“看客心理”。这种身份属于反讽身份,指的是这样一种审美接受水平:一种意想不到的身份呈现给观众或读者,只是为了让人拒绝或反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