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山县文化
灰烬
王匡、王风与绿林起义。这场斗争持续了10年。这次农民起义的主要策源地是湖北省京山县,其主要领导人——《绿林好汉》的主要领导人王匡和王峰都是京山人。绿林赤眉起义是继陈胜、光武起义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历时10年,席卷全国,推翻了王莽政权,打击了强大势力,扫除了奴隶制残余,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
屈家岭文化
屈家岭遗址位于京山县西南部,距县城30公里,现属屈家岭管理区园林分局。1954年冬,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配合石龙水库工程进行文物调查,在干渠必经之地屈家岭发现遗址。水库工程指挥部文物队、中国社会科学院、湖北省考古研究所、荆州市博物馆先后进行了三次发掘。中国社会科学院专门发表了一份科研报告《京山屈家岭》,结论中指出:“屈家岭遗址出土的遗物具有许多独特的文化特征,应该属于一个已被发现的新的文化体系,因此我们将其命名为“屈家岭文化”。此后,在长江中游的广大地区发现了屈家岭文化遗存。屈家岭文化是长江中游第一个命名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体系。
屈家岭文化遗存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经济和生产发展状况。大量精细打磨的石器,显示了生产工具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在屈家岭遗址,1956处仅发掘了800平方米,就发现了一块面积为500平方米、约200立方米的焖土(烤地基或抹灰土),焖土中夹杂着密密麻麻的稻壳。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丁莹教授对屈家岭出土的谷壳进行了检查鉴定。结果他说,“从图中的毛发、粒形、标本来看,这些粒属于粳稻,是我国比较大的粳稻品种,最接近今天栽培的粳稻品种。”这说明以生产优质大米闻名的京山,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种植了大量的水稻。屈家岭文化遗址出土的猪骨、牙齿和陶鸡表明,当时家庭普遍养猪,养鸡是主要的家禽业。大量出土的有轮陶器和纺车说明手工已经形成了独立的生产门类,有专门的制陶作坊。制成的陶器胎壁均匀,造型美观规整,能做出薄如蛋壳的彩绘杯碗。
屈家岭文物也反映了我们祖先的文化艺术精神生活。彩陶,黑红对比,富贵庄重;不同的碗和豆都采用双弧双肚,做到了多样性的统一;各种彩绘纺车、彩绘蛋壳杯碗,展现了先民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情趣。屈家岭文化遗存中出土的陶祖(陶男生殖器)和陶祖组合成套陶器表明,当时的社会奉行男性崇拜,证明屈家岭文化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经进入宗法社会,人们经常在公共场所举行祭祀祖先的宗教活动,祈求氏族平安昌盛。
科学家用木炭14对屈家岭文化的烧焦遗迹进行了科学判定。科学测定表明,以京山屈家岭遗址命名的屈家岭文化存在于4600年至5000年前,文化延续了400年。屈家岭遗址发现并命名后,在长江中游各地发现了大量的屈家岭文化遗存。屈家岭文化的中心是京山、天门、钟祥,覆盖整个长江中游,北至河南方城、榆中,南至洞庭湖北岸,东至孙艺程、黄石,西至宜昌西陵峡西端。
苏家龙文化财产
苏家龙文化遗址位于京山县平坝镇罗兴村,1966年7月,在开挖郑家河水库总干渠时发现。出土的古代生活用具经鉴定为西周晚期的青铜器。这些出土的青铜器包括鼎、荆、荆、圭、斗、方壶、齐和子。丁、豆、方壶都有曾钟父亲自制器皿的铭文(两个丁铭文为“”,豆、方壶为“岔”)。文献记载,历史上有三个曾国:有两个姓,一个在山东易县,一个在河南柘城县北;第三个姓是纪,住在今天的湖北。
苏家龙出土的这些青铜器分别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荆州博物馆、京山县文化馆收藏。部分实物参加过中国对外文物展,并摄取了相关影片,在国内外广受好评。其中以曾侯乙壶最为著名,壶身镌刻着“曾忠父用金骥自造至宝敬壶”的铭文。其精湛的制作工艺,典雅优美的造型,丰富流畅的装饰图案,展现了中国青铜文化的魅力,是中国青铜文化的杰出代表。其碑文被许多文献学研究著作和书法辞书收录。曾后湖多次出国展出,仅德国一次展览的保险金额就达3000万马克,是国宝级文物。陈方是曾后湖的复制品,位于人民大会堂湖北厅。荆州出土的京山曾后湖、随州曾后羿的编钟和王月勾践的宝剑是湖北省博物馆的珍品。
施婕明北
京山县政府大院里有一座碑亭。亭子里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碑文碑”。碑正面有四个字十六个字,即碑文:“发薪则民耻,民易虐,天难欺。”纪念碑背面镌刻着重建环的石碑铭文。
时过境迁,旧官邸已被拆除,石碑下落不明。然而,中国古代的反腐文化已经漂洋过海,传到了日本。石刻碑文在乾隆年间传入日本。严宽二年(1749),日本福岛县第二任松坂王余丹在该市下城公园的一块巨石上刻下十六字碑文,作为诸侯官吏的座右铭,后谱成歌曲,使官吏每天上班前吟唱,一直延续至今。1935年,日本政府将该石刻定为“国家历史遗迹”(即国家保护文物)。
京山县、二本松市因戒石刻命运,开始由鸿雁传书。1989年2月,二本松市市长冈内英一行到访京山,表示愿向京山捐款重建石碑。同年8月,县委大院的碑刻亭正式落成。不久,县政府在城南7公里的空洞景区为该石碑建了一座纪念馆。1989 10 10月,二本松代表团访问京山,并出席京山石碑落成仪式。165438+10月,县政府代表团赴日本回访并出席两松环石题词240周年纪念大会。后来日本政府照着大院里的样子抄了一块石碑,送给了二本松市。1991年9月,日本政府派代表团访问京山县,并出席二本松新市政厅落成仪式和石碑揭幕仪式。至此,京山献礼碑竖立在二本松市政厅。此后,两县市间的交流连年不断,在农业科技、文化交流等方面开展了一些交流与合作,并于1994年签署了缔结“经济友好合作关系”的文件。
景山石碑是中国廉政精神的象征,是中国廉政文化的形象代表,是中国廉政教育的有效形式。
八角寺新罗太子墓
八角寺遗址位于京山县宋河镇八角寺村。该寺建于盛唐,宋代称为元极寺。之后,它经历了一系列的战争和领域。乾隆年间,海云和尚重修了八角寺。“芭蕉夜雨”是景山八景之一。清末民初,寺庙再次被废弃。在唐太宗李世民统治的全盛时期,景山的八角庙是新罗太子锡居住和修行的地方,后来他就葬在这里。山中有新罗太子墓,山中有泉,名曰“新罗泉”。京山老县志和当地百姓口耳相传,留下了许多关于新罗王子的记载和美丽传说。康熙年间《京山县志》载:“新罗泉出于山中,曾有新罗僧居于此。人们想要回来,上帝阻止了他们。和尚思故乡水,神指大地,泉水喷涌而出,和尚味同故乡;和尚也讲家乡的鱼,神指水中的鱼。鱼骨细长,有斑点,红眼。我不考虑我的家乡。”“新罗太子墓:县城东北七十里,墓很高。相传新罗太子穆禅随其国僧入中国,住在八角寺,葬于此。”八角寺:县城以北60英里处的嵩明元吉寺,位于新罗僧人居住的八角山上,比目鱼泉喷涌而出
清代八角寺重建后,刻有“中兴八角寺碑文”(石碑现保存于京山县博物馆)。碑文上写着:“原暹罗(笔误:应为“新罗”——作者注)受唐太宗之命,住在西峪子。捣棒出暹罗(新罗)泉,剁鱼养母,成比目鱼。载于县。”这个碑文直接写明新罗太子奉唐太宗之命,来到景山八角寺居住西佛。光绪八年《京山县志》载:“新罗太子墓在县城东北七十里。据说新罗太子随全国僧人入华,住在县城的八角寺,葬在那里。”
京山老县志早就被国内一流大学、国家图书馆甚至美国图书馆收藏。这段关于新罗王子的记载引起了中韩学者的极大兴趣。1994期间,在上海召开学术研讨会,纪念我国历史地理学大师谭启祥教授。交流中,中国学者向与会的韩国学者介绍了景山八角庙的史实,立即引起了韩国学者的关注。会后,华中师范大学地理系教授刘胜佳来到京山,与史志办县县博物馆的同志一起研究史料,并到八角庙实地调研。研究结果表明,在唐太宗时期,今天的朝鲜半岛有高句丽、新罗、百济三个国家。半岛三国和日本推崇盛唐文化,经常派唐朝使节和皇室子弟到大唐学习经典和佛学。据一些学者统计,唐代仅新罗就派出唐使团161次,包括使节、皇子、僧人、翻译官、歌舞伎等。新罗位于朝鲜半岛东南部,首都是金城(今韩国庆州)。新罗奉行亲唐政策。新罗皇后金善德曾经派一个王子去大唐学习经典和佛学。京山是唐朝时朝鲜的重要地方,有州有县,有名臣受命掌管。在唐代,景山大洪山的寺庙远近闻名。据推断,新罗皇太后的思乡故事,源于她入唐后,受唐太宗指示,在景山八角寺学佛。王子死后,葬在这里。新罗太子墓在宋河镇八角寺村祖山上。
景山八角庙、新罗太子墓、新罗泉见证了中韩友好交往的历史,也引起了中韩艺术家的浓厚兴趣。2005年,两国演艺界已决定合拍40集电视剧《新罗之恋》。荆门市计划与韩国全罗道福安郡结为友好城市,京山也与韩国部分县域企业建立了经济合作关系和交流。如果新罗王子从坟墓里知道了,他会得到精神上的安慰,不再感到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