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师范学院2016有哪些专业?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专业设置

1,小学教育专业

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擅长素质教育,能胜任小学多门课程教学,从事小学教育研究和教育管理的复合型高级人才。目前有全科培养和分科培养(语文和数学)两种模式。

小学教育师资结构合理,拥有一批青岛大学特聘教授和优秀青年人才,在教学和科研方面成绩突出。许多教师获得了青岛大学和师范学院的优秀教师、优秀青年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和优秀党员,以及师范学院的许多先进科研单位。

在学生培养方面,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的培养,历年教师考试均名列前茅,多次获得先进就业单位、先进学生工作集体等荣誉称号。

副教授以上教师

1,马拥军,男,教育学博士,副教授,青岛大学2013、2014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青岛大学小学教育与学前教育学院副院长、师范学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青岛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讲授《科学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学原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多门课程,指导学生获得山东省首届师范生技能竞赛二等奖。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科学教育等领域的研究,科研成果突出,每年被评为师范院校科研先进个人。发表论文30余篇,专著2部,教材2部,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4项。曾获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三等奖、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青岛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宋庆龄青少年发明创造”全国优秀园艺奖、全国素质教育先进个人。

2.王芳,女,学前教育博士,副教授。历任学前教育系副主任、教研室主任。如学前教育学、幼儿园游戏、学前课程理论、家庭教育学、学前健康教育、教育学(大学公共教育)、教育心理学与哲学基础(研究生)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研究、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学前教育政策研究、家庭教育研究。发表论文多篇,如《美国各州学前教育项目发展面临的挑战》、《美国各州学前教育项目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教育研究中的生态学:从隐喻到方法论》、《美国学前教育质量评级与提升体系介绍》、《转变幼儿园教学理念的现实必要性》、《提高幼儿教师职前培训水平的背景、路径与问题》等。承担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面向体验建构的幼儿园发展性教学研究”、省属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农村学前教育质量评价与促进体系建设研究”、青岛市教育系统委托研究项目“完善学前教育包容性发展机制的对策研究”。《完善青岛市学前教育包容性发展机制的对策研究》获2012年度全省教育系统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出版了两本书和教材:《69名优秀幼师的成功教育细节》和《幼儿园课程》。

3.孙玉洁,女,教育学硕士,副教授。多年从事基础教育领域的教师培训、教育和科研工作。曾任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初等教育系(学前教育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幼儿教师培训、幼儿园管理、学前社会教育等。主持完成山东省“十五”和“十一五”两项重点项目,出版个人专著1部,编写国家教师教育教材1部,参与教育著作4部,在核心期刊上独立发表教育论文20余篇。

4.何静瑜,女,博士,副教授。本人从事幼儿园实践多年,有丰富的一线经验。我精通日语和韩语。我教过学前教育,研究过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我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中日幼儿教师教育的比较研究。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日本幼儿教师教育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等多篇论文。

5.苏静,女,教育学硕士,副教授,2014入选青岛大学青岛市优秀教师。向当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先生学习。曾任青岛市嘉峪关学校语文教师、班主任,2001获青岛市精品课程一等奖。2003年,创建“苏静魅力诗歌”专题课程,赴全国100多所大学、小学、小学进行“诗歌教学”专题报告,培训骨干校长、教师100多名。2010获得青岛大学师范学院优质课竞赛一等奖,学校三等奖。指导学生获山东省首届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三等奖。2008年至今,主持国家教育科学计划重点项目1项,山东省教育科学计划重点项目2项。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十余篇。在中华书局、苏静《别样诗话》、《魅力诗话》等出版社出版儿童教育学、心理学专著7部,共计654.38+0.3万字。其中,《大一来了》被中国教育报评为“2013年度最受教师欢迎的100本书”,《为什么让学生爱上你》获得青岛市优秀科研成果奖。

2.学前教育专业

学前教育是青岛大学的特色品牌专业,是师范院校的重点发展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学前教育机构从事保育、教育、科研和管理工作的教师、行政人员和研究型人才。

学前教育专业拥有一批毕业于国内外著名高校的学前教育博士,学科齐全,教学科研优势明显。承担了多项省级重点幼师培养项目,获得了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多名优秀教师、优秀青年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党员,获得了师范学院多项先进科研单位。

在学生培养方面,注重实践教学,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的培养,与多家幼儿园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历年来一直走在师范院校各专业前列,多次获得先进就业单位、先进学生工作小组等荣誉称号。

副教授以上教师

1,马拥军,男,教育学博士,副教授,青岛大学2013、2014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青岛大学小学教育与学前教育学院副院长、师范学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青岛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讲授《科学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学原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多门课程,指导学生获得山东省首届师范生技能竞赛二等奖。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科学教育等领域的研究,科研成果突出,每年被评为师范院校科研先进个人。发表论文30余篇,专著2部,教材2部,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4项。曾获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三等奖、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青岛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宋庆龄青少年发明创造”全国优秀园艺奖、全国素质教育先进个人。

2.王芳,女,学前教育博士,副教授。历任学前教育系副主任、教研室主任。如学前教育学、幼儿园游戏、学前课程理论、家庭教育学、学前健康教育、教育学(大学公共教育)、教育心理学与哲学基础(研究生)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研究、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学前教育政策研究、家庭教育研究。发表论文多篇,如《美国各州学前教育项目发展面临的挑战》、《美国各州学前教育项目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教育研究中的生态学:从隐喻到方法论》、《美国学前教育质量评级与提升体系介绍》、《转变幼儿园教学理念的现实必要性》、《提高幼儿教师职前培训水平的背景、路径与问题》等。承担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面向体验建构的幼儿园发展性教学研究”、省属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农村学前教育质量评价与促进体系建设研究”、青岛市教育系统委托研究项目“完善学前教育包容性发展机制的对策研究”。《完善青岛市学前教育包容性发展机制的对策研究》获2012年度全省教育系统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出版了两本书和教材:《69名优秀幼师的成功教育细节》和《幼儿园课程》。

3.孙玉洁,女,教育学硕士,副教授。多年从事基础教育领域的教师培训、教育和科研工作。曾任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初等教育系(学前教育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幼儿教师培训、幼儿园管理、学前社会教育等。主持完成山东省“十五”和“十一五”两项重点项目,出版个人专著1部,编写国家教师教育教材1部,参与教育著作4部,在核心期刊上独立发表教育论文20余篇。

4.何静瑜,女,博士,副教授。本人从事幼儿园实践多年,有丰富的一线经验。我精通日语和韩语。我教过学前教育,研究过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我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中日幼儿教师教育的比较研究。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日本幼儿教师教育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等多篇论文。

5.苏静,女,教育学硕士,副教授,2014入选青岛大学青岛市优秀教师。向当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先生学习。曾任青岛市嘉峪关学校语文教师、班主任,2001获青岛市精品课程一等奖。2003年,创建“苏静魅力诗歌”专题课程,赴全国100多所大学、小学、小学进行“诗歌教学”专题报告,培训骨干校长、教师100多名。2010获得青岛大学师范学院优质课竞赛一等奖,学校三等奖。指导学生获山东省首届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三等奖。2008年至今,主持国家教育科学计划重点项目1项,山东省教育科学计划重点项目2项。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十余篇。在中华书局、苏静《别样诗话》、《魅力诗话》等出版社出版儿童教育学、心理学专著7部,共计654.38+0.3万字。其中,《大一来了》被中国教育报评为“2013年度最受教师欢迎的100本书”,《为什么让学生爱上你》获得青岛市优秀科研成果奖。

3.应用心理学专业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心理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企事业单位、各级学校(包括特殊教育学校)需要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劳动者,提高管理和生产效率,发展心理健康服务。在这种背景下,心理学迅速成为当代一个突出的学派。

我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创办于2004年,心理学系成立于2006年。该专业在青岛招生,报名人数逐年增加。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三届毕业生,20多名学生修了研究生课程。

应用心理学专业以培养面向教育教学、政府管理、企业管理和社区服务的心理学人才为目标,强调在教学过程中理论素养的提高和实践技能的掌握有机结合。通过几年的建设,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逐渐成熟,学科发展步入正轨,成为青岛大学的特色学科。

心理学系有心理学实验室和心理健康研究中心(自闭症研究中心)。

(1)心理学实验室有基础心理学实验室、生物反馈实验室、脑电图实验室、眼动实验室在建,拥有北大青鸟、华东师范大学科教仪器厂生产的各种实验仪器和软件系统数十套,心方舟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心理学实验系统和心理评估系统、多参数生物反馈系统、中科院认知能力评估系统等。,可以进行几十个常规实验和一些实验研究。

(2)心理健康研究中心下设团体咨询室、个体咨询室、行为观察室、感觉统合训练室等。既满足临床课程教学的需要,又开展心理健康、心理咨询与治疗、自闭症干预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基于此,建立了“蒲公英”心理服务热线平台(85956095),为校内外提供心理专业服务。

心理系专任教师11人。80%以上的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是一支相对年轻、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专业教师:周东明、石建普、李姣、丁月增、陈兴华、兰玉萍、胡林丽、黄艳、张莉。

4.教育技术专业

专业发展

进入新世纪,为适应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青岛大学于2001开始招收教育技术专业本科生。2002年,经山东省教育厅批准,青岛大学教育技术本科专业正式成立。教育技术学每届招生不到40人,本专业师生比为1:10。专业教学采用小班课堂教学模式,每个学生配备学业发展指导老师——学业导师,以班主任和辅导员为单位。

2011设立硕士专业学位点,成为本科和研究生教学科研一体化专业。

培训目标

教育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遵循“双专业基础、多领域发展”的理念,即夯实以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应用基础和以现代教育思想为引领的知识传承与构建基础,实践信息技术教育、网络教育环境建设与运行、数字媒体资源创建、人力资源培训和知识管理的基本能力。为本专业学生的进一步学术学习和职业发展搭建坚实的优质能源平台。

本专业培养的合格毕业生能胜任中小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能够从事教学系统设计、教学资源开发、教育技术装备、信息环境建设和运维等教育教学发展支撑工作;能够胜任企事业单位的知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培训、信息管理等工作;也可以继续读教育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研究生。

截至目前,教育技术专业平均考研率为12.5%,平均就业率为92.5%。

培养规格

本科是4年。被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具体培训规范要求:

1.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恪守职业道德,具有与时俱进的学教理念;具备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2.具有优秀的科技、文化、艺术和信息素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强健体魄,心理健康,自尊自律;具备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基本素养和国家教师资格。

3.掌握教育技术的理论、技能和研究方法;能够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估学习过程和资源;了解技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方法、实践和发展趋势,从事相关研究。

4.具备基础应用软件与信息系统设计开发、信息技术教学与应用指导、数字媒体与影视作品创作、信息环境建设与管理、技术设备规划与运维、项目培训课程开发与实施等专业能力。

5.具有阅读和翻译专业英文文献的能力,并能撰写专业摘要和用英语交流。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简介

学院的前身是青岛师范学院,其历史沿革可以追溯到1951年成立的青岛教师业余进修学院。1993经国家教委批准,青岛师范学院与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山东纺织学院合并组建新的青岛大学,更名为青岛大学师范学院。2015 12、学校调整教研单位,重新组建青岛大学师范学院,成立青岛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学院以教师教育为根本任务,主要承担为青岛市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重要职能。目前有一级教育学硕士专业学位点和教育学硕士专业学位点(涵盖教育管理和学科教学?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思想政治、英语等八个学科),有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教育技术、应用心理学四个本科专业。现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900余人,教职工9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49人,教授3人,副教授17人,博士20人,硕士21人)。是山东省省级教师教育基地,拥有山东省教育厅青岛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青岛大学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培训基地、青岛教育发展研究院、青岛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中央和地方共建的特色优势高校心理学实验室等研究培训机构。《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更名为山东高教201982)在国内外公开出版。

学院以建设高水平教师教育学院为目标,坚持服务基础教育方向和教师专业化方向,大力加强教师教育内涵发展和学科体系建设。积极实施“学术与教师和谐统一、综合性与适应性有效结合、学科与教育并重、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有机渗透、教学技能与教育智慧协调发展、专业素质与师德全面提升”的教学改革策略,初步形成“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研究生教育为导向, 中小学教师教育纵向衔接,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这是区域教育与社会的振兴。

未来,学院将围绕特色优势学科建设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提升办学水平,全面推进高水平教师教育学院建设,努力成为国内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的成功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