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彦直笔下人物的生活
1913毕业。他由耿公派赴美留学,进入康奈尔大学。他先学电气工程,后改学建筑,接受西方学历教育,五年后毕业。毕业前后,作为美国著名建筑师亨利·基拉姆·墨菲的助手,参与了金陵女子大学(现南京师范大学)和燕京大学(现北京大学)的校舍规划设计,同时描述和整理了大量北京故宫的建筑格局。1921回国,途中辗转欧洲考察西方建筑。回国后定居上海,先在郭和开办的东南建筑公司工作,从事建筑设计,以设计花园洋房为主,著名的是上海港路4号的银行公会大楼。后来又合资经营振宇建筑公司,不久又在上海开设延吉建筑事务所,是中国建筑师在国内开办的早期事务所之一。1924年,他与第一批留学归来的庄钧、范、、吴振英等人发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学术团体,旨在发展壮大建筑师队伍,进行学术研究。经过几年的筹备,“中国建筑师学会”于1927年冬成立,1931年更名为中国建筑师学会。
1925年5月,中山陵筹备处向国内外建筑师、艺术家征集陵墓设计图案。9月,在40多个设计方案的评选中,以简洁庄重的钟形图案(指墓地整体)获得一等奖。不久后,他被孙中山先生葬礼筹备委员会聘为陵墓建筑师,并监督陵墓工程。1927年5月,由他设计的广州中山纪念堂及纪念碑在中外建筑师提交的28个设计方案中获得第一名,蜚声海内外。中山陵主体工程施工期间,他不顾个人安危,跋涉在上海和南京之间,长期待在山上监督施工。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选材和监理都一丝不苟。最终因过度劳累,于3月1929日在上海因肠痈病逝,享年36岁,终身未娶。同年6月11日,南京国民政府向中国发布第472号嘉奖令。全文是:
“丞相治丧室的建筑师吕彦直,学识渊博,敢作敢为。这一次,他计划修建丞相陵墓,他很努力。项目刚完成,他就去世了,他对自己的损失深感惋惜。应该表扬他,给2000元营葬费,以示优待。这个订单”
次年,公墓管理委员会为吕彦直立了一座纪念碑。纪念碑的上半部分是吕彦直的半身像(由捷克著名雕塑家、《孙中山大理石卧像》的作者高琦制作),下半部分是于右任题写的碑文。文中写道:“19年5月28日,丞相陵管理委员会,丞相陵的设计者吕彦直,决定立碑纪念死者。”石碑原放在中山陵纪念馆西南角的休息室内(抗战时期不详,至今下落不明)。
短短四年间,吕彦直不仅承担了中山陵、广州中山纪念堂、纪念碑的设计,主持了陵园的建设,参与了孙中山像、卧像、棺椁底座、中国表、牌坊的设计,还九次出席孙中山葬礼筹备委员会会议,讨论决定了分项工程、造价、招投标、图案修改、施工进度等问题。他还接受国民政府的邀请,担任宰相陵园计划的特别委员,参与了陵园地区的规划和廖、范鸿贤葬地的选择。他得知自己患了不治之症后,仍忍着疼痛,在院内画了《首都市区两区(中央政务区和北京市区)规划图样》和《国民政府(含五院)建筑设计鸟瞰图》,留下了人生最后的遗产。临终前,他谆谆告诫同事,继承了建设祖国的遗志。一个孩子的心是感人的。受聘为中山陵建筑师,主持建筑大样图绘制、建筑材料选用、监理、工程验收等工作。(酬金为工程造价的5%)。接下这个重任后,他立即着手准备一个初步的估算(总共约50万元)。由于资金有限,葬礼筹备委员会讨论决定,项目分两部分进行。165438+10月1,在《申报》公开招标第一工程(含墓、坛、台、石阶、围栏、石坡)承包商。规定必须建过造价30.2万元以上工程的建筑厂才能投标,同时要交1,000银作为保证金。165438+10月3日,葬礼筹备委员会代表张静江与吕彦直签订了建筑师合同。吕彦直知道,为了保证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必须有一个资金雄厚、经验丰富的施工工厂。当时上海几个大厂中,只有建过上海电话塔、外白渡桥、南京南洋劝业会的姚新基最合适。谁知姚新基直到招标结束前五天才来投标。他一边延长投标期限四天,一边找人以他的名义写下邀请姚新基投标。到招标结束,* *社洪基、姚新基、新津基康豪、周瑞基、新和基、朱之基、新义基等七家营造厂已投标,姚新基投标48.3万两,居第二位。吕彦直在出席第16次殡葬事务筹备委员会会议时,不仅详细介绍了7家建筑厂的资金和经验,还提出要说服姚新基把报价降到44.2万元左右。几经商量,姚新吉同意以44.3万两的价格承包。年底,孙克作为家族代表与姚新基签订了第一份工程合同,吕彦直作为见证人签了字。合同规定工期为65,438+04个月。1926 65438+10月7日,吕彦直与治丧委员会委员叶楚伦、林焕廷、陈去病、杨杏佛赴宁。在家属代表宋庆龄、孙克等人指定的墓地内确定建陵的位置。第二天中午,在中茅山南坡召开了第二十次殡葬筹备委员会会议,当场确定了陵墓和纪念馆的位置和方向。吕彦直回到上海后,画了工程的详细图纸,然后关上门。65438+10月15,中山陵工程开工炸山填土,3月12举行奠基仪式。吕彦直委托他的助手黄谭福出席仪式。因为在荒无人烟的山坡上施工,条件极差,物资运输特别困难。从意大利、香港、青岛、苏州等地运来的各类石料约3000吨,只能运到沪宁铁路下关站,再由南京铁路(市内小火车)运出市区。城外的道路更加崎岖不平。几经周折,才能运到山下,再在山坡上铺上木枋和铁轨,用人力拖上山。意大利进口的850吨大理石和比利时进口的竹节钢通过香港转运到上海后,海关将征收巨额关税。沪宁铁路局和南京铁路局也以“无联运”、“烂枕木,不堪负重”为由,勒索巨额款项。当地的土豪劣绅以侵占农田,破坏道路为借口,进行勒索和阻挠。此外,当时南京被军阀孙占领,政局动荡。建筑工地经常被散兵游勇骚扰,工人被强奸,财产被洗劫,工程进度非常缓慢。姚辛集建筑厂多次给吕彦直写信,请求帮助解决施工中的困难。到7月中旬,已经开工半年了,主要材料还没到,墓和纪念馆的地基工程还没完工。于是,丧事筹备委员会于09年7月19致函建筑师卢,警告工期近半,如不能按时完工,将承担责任并罚款。为了加快工程进度,吕彦直不得不往返于沪宁之间。到了九月,我终于因为过度劳累,病倒在上海的公寓里。黄谭福全权处理所有工程事宜,但技术工作仍需亲自决定。所以每个分部工程的详图和模型都要送到上海,让他亲自审核修改。除了他指定的商标和产地,所选的建材也要送样品。经南洋大学检测,超过美国标准后,他才会签收使用,否则就得返工。他的严格要求和一丝不苟的态度,不可避免地引起了姚新基建筑厂“工程在南京,靠上海”“建筑师陆要成为他千载难逢的艺术之名,到处试用”的抱怨。
1927年3月,北伐军攻占南京后,丧事筹备委员会由上海迁至南京,增加了蒋介石等7名成员。5月份以来,物资运输顺利。6月,吕彦直·赖宁召开了葬礼筹备委员会会议,讨论了工程进度,规划了第二项工程的开工,并留在山上监督施工。65438年10月5日,第二项工程(包括挖填、沟渠、石质边坡、石阶、扶壁、平台铺装);原第二工程中的牌坊、陵门、大围栏因经费有限而延期,改为第三工程,由陶福记营造厂在奉安大典后才建成。上海新金基建筑厂(康豪)以268084元的造价计中标。
1927 165438+10月24日,第二个项目开工,两个项目同时进行,进展非常顺利。1928 65438+十月,南京天寒地冻。虽然因大雪仍照常施工,但由于迟迟未开工,工期已超过一年,工程量不足一半。7月,葬礼筹备委员会与成员、建筑师和承包商举行了一次联席会议,讨论如何赶上工作进度,并采纳了吕彦直关于日夜施工的建议。从8月11开始,两个项目同时夜以继日的工作。吕彦直拖着虚弱的身体,日夜在工地巡逻。65438+2月65438+3月,丧事筹备委员会召开第64次全体会议。会上,吕彦直和包工头姚新基要求在纪念馆西墙外嵌一块石碑,决定“建‘中山陵先生建筑’石碑,建筑师和包工头均可加入。”1929年2月,墓和祭堂基本完工。吕彦直在上海卧床不起,但他仍然痴迷于中山陵工程。20日写信给姚新基,要求必须在3月9日前完成全部工程,以便在预定的3月12日(后延至6月1日)丰安典礼前验收交付。没想到,就在工程即将完工,准备迎接他到现场验收的时候,他悄然离世。人们都为这位才华横溢、出类拔萃的建筑师未能看到自己辛辛苦苦设计、监造的中山陵英年早逝而感到惋惜。4月3日,治丧筹备委员会第66次会议通过了《继承建筑师陆作品案》、《认定本工程以延吉事务所名义,延吉建筑师李金培继任陵墓建筑师》。5月,李金培和黄谭福代表延吉办事处接受了该项目。1年6月,中山陵安葬孙中山遗体丰安仪式如期举行。孙中山先生去世后,人们准备在广州建造孙中山纪念馆。国民党第二次中国代表大会代表在观音山下(今越秀山,原总统府后中山公园)举行孙中山纪念馆奠基仪式,但因战乱、经费不足而一拖再拖。直到1927年初,“广州孙中山纪念委员会”才正式成立,由时任广东省政府主席李主持,陈、冯珠万、等人为委员。计划建设费用为1万两白银,决定广东省政府每月筹措1万两,由国库拨付。当时除了各个机关的工作人员捐款,各个学校的学生也走上街头卖画像和徽章,进行募捐活动。4月,纪念馆筹备委员会向中外建筑师颁发了孙中山纪念馆和孙中山纪念碑设计奖。当时,已被聘为南京中山陵建筑师的吕彦直报名参加了这项工作,并连夜绘制了中山纪念堂的建筑设计图。评选结果于5月中旬公布,吕彦直名列榜首。筹委会决定采用设计的图案,由主持详细的建筑设计,结构工程师李铿(清华学校毕业,1916赴康奈尔大学学习)、冯(上海技术学院土木工程学士,康奈尔大学研究院土木工程硕士)、建筑师李金培、邱、葛洪福。1927 165438+10月,钟山纪念馆招标,吕彦直委托黄谭福代为发函,邀请姚新吉的建筑厂投标。由于姚新基在中山陵建设中损失巨大(工程最终亏损14.2万元),他决定停止自己的建设事业,但婉言谢绝。招标结果,上海陶福记建筑厂以928085元的造价中标。1928年4月,设计图纸全部绘制成功。4月23日开工建设。纪念碑的详细设计完成于5438年6月+次年10月。15年10月15日,纪念馆正式举行奠基仪式。此后,由于政局动荡,广东省政府将每月筹资额从654.38+万元降至5万元,影响了项目进度。65,438+09,365,438+00+65,438+00基本完工,历时三年半,总造价65,438+00。至5月1933日,大门建筑、室内照明、空调设备、周边道路及绿化工程由香港弘毅建筑公司和广州五桥集建筑厂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