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与刘秀的差异

历史上有名的流氓皇帝刘邦,在创业之前和他的第九孙刘秀有一些相似之处。两人都是平民,创业时都经历了很多磨难。最后,他们终于成就了大事。但是刘邦和刘秀之间有许多不同之处。首先,他们的学历不同。

刘邦是文盲。临死前给英写了一封劝诫信,说我乱世不读书,秦禁学时,我洋洋自得,说读书无用。刘邦把自己的文盲归因于乱世,这是绝对没有道理的。其实他不喜欢读书,认为读书无用——似乎早期的刘邦就是读书无用论的鼻祖。

大学生刘秀泽,在历代开国皇帝中学历最高。他就读于王莽创办的国子监。因为学历不同,推断出他们对待人才的态度也不同。

刘邦马上重用他喜欢的人,比如刚刚投奔刘邦成为参与者的陈平。对于不喜欢的人来说,刘邦显得傲慢无礼。在会见儒生李诗琪时,刘邦很随意地给他洗了脚,便与他见了面。后来,当他看到李诗琪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迂腐和衰老时,他立即停止洗漱,起身,拿起衣服,并请李生坐下来感谢他。说起来刘邦的脸色变的真快。刚才还在骂儒,转身道歉。真的是大事。不过刘邦对人才的渴求也可以从中看到。

与刘邦不同,刘秀是一位文质彬彬的学者。西凉求见,被召入宣德堂。没有隆重的仪式,也没有随行人员,刘秀本人打扮很普通,只戴了一条头巾,坐在那里对马援微笑。这使马援非常激动和感动,她始终不渝地追随刘秀。

两相比较,难免让人觉得刘邦差了点。这也说明了学历的重要性。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整个体系。十年寒窗不会白过,无数书籍经典不会白读。他们会深入人心,然后外化为行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综合素质。

刘邦和刘秀的整体素质差异造成了他们在认识问题和处理态度上的差异。公元前205年,刘邦被项羽追杀,拼命逃跑。途中,他几次把孩子推出车外,怕跑得太快。司机夏侯婴不忍心丢下这两个孩子,几次把他们拉进车里。这件事让人们对刘邦的印象一落千丈。虎毒不食子,刘邦要丢下自己的孩子逃命。多么自私的人。

在对待父亲的问题上,刘邦也露出了流氓的真面目。当项羽要煮刘邦的父亲时,刘邦在另一边大声吼道:项羽和我都奉命怀北王,说‘约兄弟’。如果我是翁,我就把它煮了。请分享一块我的蛋糕。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我把球踢给你。这取决于你。

与刘邦相反,刘秀在失败时选择了忍耐。公元23年,刘秀的弟弟刘伯生被重新做人所杀。刘秀自然很难过,但他从不在人前表现出来,像往常一样吃着笑着。人独居后,酒肉不计较,枕边有泪。眼泪只流向自己,这不仅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更是一种态度。只有忍受苦难,才能成为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