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陶瓷大学是本书吗?

按照教育局现行规定,本科一批和本科二批没有明确的概念。景德镇陶瓷大学是中国唯一一所以陶瓷命名的多学科大学。是全国首批365,438+0独立本科艺术院校之一,也是94所有资格招收中国政府留学人员奖学金的高校之一。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参与院校、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院校、文化和旅游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计划、全国创新创业典型体验高校和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院校。现已发展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陶瓷人才培养、陶瓷科技创新、陶瓷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基地。

学校位于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西省景德镇市。现有胡翔校区、新厂区、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和三宝陶瓷实训园,占地1970亩,学校建筑面积70.9万平方米。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陶瓷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学院、管理与经济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与文化学院、科学技术学院、法律系、体育与军事教育系等60个学院。

历史沿革:学校始于1910,由中国近代实业家、教育家中国陶瓷学校(位于江西鄱阳)创办。1912更名为江西丽饶陶瓷学校。1915更名为江西二类工业学校,1916在景德镇设立分校。1925更名为江西立窑学校。1927更名为江西省陶瓷学校。1934年迁至江西九江,更名为九江陶瓷职业学校,后迁至江西靖安(1937)、江西萍乡(1938)、江西景德镇(1944)办学。从65438到0948,升格为江西省陶瓷学院,成为全国第一所陶瓷学院。1952全国高校调整,撤销江西省陶瓷学院。在原有校址、设备和部分专业教师的基础上,成立了景德镇陶瓷实验研究所(现称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经江西省人委65438至0958批准,在景德镇陶瓷艺术学校、景德镇陶瓷职工技校、江西工业技校硅酸盐专业的基础上,以本科形式成立景德镇陶瓷学院,翻开了我国陶瓷高等教育史上崭新的一页。1975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原轻工业部直属高校。1998改造为中央和地方* * *建设,主要由江西省管理。1999中国轻工业陶瓷学院并入学校。1984年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3年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6更名为景德镇陶瓷大学。

在办学实践中,学校九次更名,四次迁址,四次中断。历经磨难,颠沛流离。但它植根于陶瓷业的沃土,经过一代又一代陶大人的辛勤耕耘,形成了自己的优良传统和独特的精神文化品格,即“培养懂理论、精陶瓷业的人才”的办学宗旨,“培养为陶瓷业服务的尖兵”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脑手结合、科学与艺术结合”的人才培养目标

学科:学校工艺美术并重,艺术与工商交融,突出“设计艺术与陶瓷工程”优势,建设并形成“艺术设计与陶瓷文化、陶瓷材料工程与智能制造、陶瓷经济与管理”三个特色学科群。学校拥有设计、材料科学与工程、科技史3个一级博士点,管理科学与工程13个一级硕士点,文物与博物馆8个专业硕士点,其中陶瓷设计与美术是十五规划的优势学科。在第四轮国家学科评估结果中,“设计”、“美术”学科均为“B+”(全国10,江西1),“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为“C+”(全国第69,江西第2)。学校现有59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艺术学、管理学、文学、理学、历史学等学科。精心培养了从陶瓷材料、设计、制造到全产业链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包括9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17个省一流本科专业、3个国家特色专业和3个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师资队伍:遵循大学教师的职业特点和发展规律,学校建设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教师队伍,聚集了一批享誉国内外的陶瓷艺术家、雕塑家、陶瓷工程专家学者。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46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517人,其中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估组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6人,省政府专家10人。“京港学者”特聘教授3人,“甘坡人才555工程”人选11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大师25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省优秀人才、省著名中青年文化专家、省“双千计划”人选等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200余人。

教育教学:学校以培养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工程与艺术相结合的高级专门人才为己任,形成了“本科-硕士-博”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被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专家组誉为“在全国工业大学中能够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的大学”。学校拥有博士后流动工作站1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4个,国家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1个,国家创业孵化示范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1个。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1个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个国家级精品教材、2部国家规划教材、12个省级一流本科,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二等奖65438+项。2018年,学校再次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进一步凸显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成果和人才培养特色。

人才培养:学校坚持为党和国家育人,不断强化“以学生为中心、以输出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努力构建各具特色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近年来,学生在各种课外科技创新竞赛中成绩斐然,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奖项600余项。其中《红日读书》成果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红色工程”特等奖(全国25件,江西2件)和“最具感染力”作品。学校全面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了“创造、创新、创业”和学习、专业、就业、职业、创业“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生自主创业率连续多年位居全省高校前列,就业创业案例入选教育部公布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典型案例100个(江西省唯一)。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陶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社会服务:学校立足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陶瓷行业科技进步,与全国主要瓷器产区、地方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全面开展科研攻关、成果转化、战略咨询等社会服务。大量科研成果成功转化为生产力,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广泛的社会效益。其中,环保陶瓷透水砖项目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为国家建设海绵城市提供了物质支持。新瓷石矿应用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解决了景德镇陶瓷原料资源枯竭问题。近年来,学校荣获首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被批准为科技部科技服务业试点单位,江西省首家具有可移动维修资质的高校(江西省),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科技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成功落户学校(江西省首家)。中国陶瓷发展研究院成为江西新智库,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入选江西省TOP10技术转移服务机构。

办学声誉:作为一所历史悠久、行业背景深厚、学科特色鲜明的高校,学校积极顺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时代发展需要,发挥作为千年瓷都景德镇基地的办学优势,先后为社会培养了65438+万名“专业基础强、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在中国陶瓷界,学校被誉为“陶瓷的黄埔”——全国各大瓷器产区到处都有毕业生,造就了一大批知名企业家和科技领军人物,造就了柯达、箭牌、金意陶、健一、欧神诺、陶氏等一大批中国知名品牌,为中国陶瓷行业的创新发展撑起了一片蓝天。在中国艺术界,学校享有“陶瓷学院现象”的美誉——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校培养了一大批艺术毕业生,成绩显著,其中一大批成为中国艺术领域的领军人物和重点艺术院校、研究所的学科带头人,对中国当代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留下了巨大影响。

追梦百年,锐意进取。学校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陶瓷大学服务陶瓷”,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实验区和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实验区建设,全力聚焦一流学科和专业建设,全面实施“五大高地”战略行动,向建设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陶瓷大学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