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90后都是什么样的心理?

当90后“长江后浪推前浪”,我们期待对他们有更多的了解。经过连续三年的尝试,我在2010感觉到了一些东西。通过《对话》这个平台,90后的形象在我们脑海中历历在目。我们试图描绘一幅90后的画像,勉强选择后,留下了这十组个性句子。我们知道这不可能面面俱到,但至少这是一个勇敢的开始...

性格一:敢爱敢恨。

从小到大,90后还没有学会隐藏自己的秘密,但他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无论是喜怒哀乐,还是轻蔑不满,都清清楚楚地写在脸上。他们讨厌做作,拒绝虚伪,喜欢透明。这一代人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阴郁复杂。一个是一个,一个是两个,不前看不后看,不面面俱到,不找两边。

周围人的评论:

我个人不敢敢爱敢恨,因为这也需要一定的勇气。我身边就有这样的朋友,我很喜欢他们的风格,但是他们付出的代价也比较高。毕竟一个人即使很讨厌,也总有另一面。在没有全面了解的情况下,说他敢爱敢恨还为时过早。

(被调查人:黄凌云,学生,出生于1991;校媒记者:福建农林大学校报王选辉)

其实敢爱敢恨是每一代年轻人的特点,只是这个特点随着年龄的不同而不同。90后都在青春期,这是青春期的正常表现。此外,由于90后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特殊群体,他们的行为自然会受到网络媒体的关注和放大。

(被调查人:陈,厦门大学学生,出生于1990;校媒记者:厦门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黄玉丽)

敢爱敢恨的90后性格鲜明独特。我们判断谨慎,处理感情严格勇敢。喜欢或者讨厌都要直截了当,毫不犹豫:爱就死心塌地,恨就不离不弃。有些人认为这是必然的武断,但优柔寡断会让他们更加无所适从。性格上的独立和倔强,给了我们这样刚毅坚毅的性格。我们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敢爱敢恨是我们的标签,我们有自己的坚持,这就足够了。

(被调查人:王艳梅,学生,出生于1991;校媒记者:漳州师范学院青少年宣传中心学生记者团陈)

90后更爱生活,更爱自己。我们会花很多时间在长辈认为没有价值的事情上,比如我们喜欢的街舞。我们觉得只要喜欢,哪怕再苦,也是值得的。我们只是想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但是如果我们不喜欢,强求也是徒劳的。如果我们不爱它,我们就不爱它。总之,我们是勇敢、自信、有抱负、敢爱敢恨的一代人,这有时会让我们看起来过于棱角分明、傲慢自大。

(受访者:Selina(留学英国),学生,出生于1991;校媒记者:魏蓉蓉,福建师范大学报社)

大多数人总以为90后是敢爱敢恨的人。其实不管哪一代,敢爱敢恨的都是少数。在我看来,敢爱敢恨也分“良性”和“劣根性”。良性的敢爱敢恨就是正直和勇气。另一方面,如果你审视自己,你真的无法做到无所畏惧。而坏人敢爱敢恨,太招摇太不理智。作为90后,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有很多自我为中心的现象。所谓敢爱敢恨,也容易让他们在一起变得不可理喻。

(被调查人:张宏华,学生,出生于1990;校媒记者:福建师范大学青年通讯社钟)

作为90后,我的同龄人大多敢爱敢恨,嫉恶如仇。这不仅是一个好现象,而且令人担忧。他们一方面是非观鲜明,同时个性很强,不畏强权,愿意直言不讳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90后独特的个性往往导致他们缺乏冷静的思考,他们总是不顾客观事实或未经全面考虑就热情支持或激烈反对某件事。所以,90后如果能在爱恨分明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理性思考,会更加成熟稳重。

(被调查人: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文系学生,出生于1991;校媒记者:费景华,福建师范大学青年通讯社)

性格二:有管理“钱”的方法

理财“算盘”在90后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他们知道如何削减成本,更注重开源。老年人要节俭生活的唠叨,往往会引来90后的嘲笑:你out了。钱生钱,花出去。他们懂得享受生活,懂得规划财富。在90后眼里,资源、才能、人脉、亲情、健康都被归为“财富”,需要精心呵护。

周围人的评论:

理财这个话题和年龄无关,不能一概而论。60后有不会理财的人,90后有企业家。从一个成年人的角度来看,90后大多理财意识不强,甚至不如80后,我认为最关键的原因是国内物价的快速上涨和购物方式的多样化强烈刺激了年轻人的购物欲望,使得90后的年轻人理财越来越难,如何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也变得越来越难。

(受访者:韩寒,知名青年学者,出生于1985;校媒记者:厦门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黄玉丽)

我身边的90后真的有很好的理财方式。他们有充分的创新思维,对金钱越来越重视,所以很有进取心,创业也比较早。他们很舍得在自己身上花钱,但90后大多对家人、亲戚、朋友都不是很大方。这可能是因为90后非常独立的性格特征,缺乏分享意识。

(受访者:刘洋,大学生,出生于1989;校媒记者:华侨大学《华大青年报》童静)

90后思维活跃,胆子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能称之为理财,但有些90后确实很会花钱。对于绝大多数还处于纯消费阶段的90后来说,给他们贴上“金融”的标签还为时过早,因为他们还没有真正接触过金融教育。

(采访对象:李伟,教师,80后;校媒记者:漳州师范学院于颖)

在理财观念上,我很佩服华夏儿女。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很多孩子的信用卡严重透支,甚至“负债累累”。而中国孩子在理财方面非常理性,主张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消费。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他们把目光投向了物美价廉的网店,懂得用小钱办大事。

(受访者:史密斯(芬兰),大学外教,1955出生;校媒记者:福建师范大学青年通讯社李雅琼)

90后爱“财”没有错,但我觉得爱“财”首先要学会节俭,浪费在90后学生中比较普遍。如果一个人不珍惜人民的劳动成果,又怎么谈得上热爱“财富”呢?所以,对“财富”的热爱,一定要学会从节俭做起,反对浪费。

(被调查人:薛义清,西南电力设计院高级工程师,1958年6月出生;校媒记者:四川师范大学姜妍)

个性三:国际风格

90后的中国,说着地道的英语,唱着纯正的英文歌,和国际同龄人文化差异不大。与60后、70后、80后相比,他们的国际视野更开阔,思维能力更强。90后是现实社会中最“国际化”的一代,他们承载着中国从世界大国崛起为世界强国的希望和未来。

周围人的评论:

相比其他时代出生的人,90后更新潮、时尚、灵活、开放,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他们都能更快地接受和适应新事物,因此更容易与国际接轨,更“国际化”。要知道,他们大多在还在上幼儿园或者小学的时候,甚至是刚学会说话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和学习外语,而且很早就练就了一口流利的英语,所以和外国人打交道相对顺畅,文化障碍也不大。90后虽然年轻,相对幼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应该会变得更加理性和成熟。

(被调查人:胡友珍,员工,出生于1989;学校媒体记者:江西财经大学周桓)

受经济一体化、教育国际化、信息网络化的影响,90后比60后、70后有更成熟的国际化条件和基础,但仍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特别是90后的扎实奋斗。国际化并不意味着英语化和西方化。培养国际化人才,需要正确处理世界与民族、传统与创新、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培养90后的“世界眼光”,以及“中国之魂”,坚持国际化与民族化的统一。

(受访者:陈益达,副研究员,出生于1970;学校媒体记者:林(福建农林大学)

个性4:自尊和团队合作。

在很多人眼里,90后就像四川辣鸡翅一样,辣,古怪,以自我为中心,个性十足。的确,崇尚自我发展、自我呈现、自我成就是他们的信仰,但这显然不是他们信仰的全部。他们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充分展示个人风格,什么时候应该适当收敛自己的能力,以便更好地融入集体,为整个集体的目标和荣誉而奋斗。

周围人的评论:

很多人说90后自私,缺乏集体荣誉感和合作精神,但我觉得这只是少数。一些极端案例经媒体报道后被无限放大,造成社会群体对90后的普遍误解。在我们班,大部分90后都愿意和齐新一起干。我们排练晚会节目时,虽然舞蹈动作反复修改,但大家都毫无怨言,还积极增加排练时间。练得好的学生教不好的学生。有时候合作就是这种不用言语的默契。虽然每个人都有个性和自我,但在必要的时候,我们还是责无旁贷。

(被调查人:黄杰,学生,出生于1992;学校媒体记者:江西财经大学周桓)

我的孩子和侄子都是90后。他们给我的感觉是什么都不太在乎,更在乎自己喜欢什么,喜欢呆在家里围着电脑转,让父母操心。90后有强烈的自我表达欲望。当然,他们也有表达自己的能力。他们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有自己的主见。很多我们认为经典的东西,往往被他们颠覆。这让他们很容易在团队合作中摆脱孤立,也有可能提出更有效的解决方案。我认为他们还需要更多地了解社会,才能理解团队合作的意义。只有社会对他们更加包容,他们才不会那么投入。

(采访对象:赵方向,教师,出生于1966;学校媒体记者:福建莆田学院林)

在我看来,把“自尊和团队”作为90后的关键词是有失偏颇的。我接触了几个新同事。一方面,90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但对挫折的承受能力较差。他们喜欢在团队工作中展示自我能力,但往往无法正视自己的错误,容易自以为是,夸大其词。他们中的一些人有合作精神,但从整个群体来看,这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训练。

(采访对象:肖金发,工程师,出生于1963;校媒记者:福建工程学院肖军)

性格五:抗孤独

自称“网络原住民”的90后,最常被贴上“自我”、“孤独”、“冷漠”的标签,但90后却说,“其实我们自己从来不这么想。”作为独生子女,他们其实比有兄弟姐妹的人更渴望和珍惜友谊。他们交朋友从来不刻意,更不功利。他们喜欢建立自己的朋友圈,喜欢有很多种伙伴。

周围人的评论:

谁没有孤独过?我们没有理由担心90后,也没有资格教他们。90后没有经历过大的政治战争,也没有经历过大的经济波动。他们的战争只是他们自己的精神恐慌。他们爱金钱,爱游戏,爱自己,爱自由。生活在小圈子里让他们更加独立,但创新和独立的头脑也是他们孤独的衍生品。有时候“孤独”和大环境有关,比如教育制度,比如家庭环境,但有些东西是相通的,比如热爱,比如珍惜纯洁的友谊...祝福总比担心好!

(采访对象:艾,唐山晚报记者,1970s出生;学校媒体记者:中国尤氏大学孙伟)

90后不是孤独的一代。他们充满了爱。他们在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面前关爱他人,尤其是在奥运会、世博会的志愿服务中,充分表现了他们对祖国的热爱。现在很多90后都是独生子女。确实有一些90后整天被局限在一个小世界里,内心并不开放,但这种现象在任何一代都存在。社会不应该过多指责90后。

(被调查人:黄,大学教授,出生于1953;校媒记者:林(福建农林大学校报)

90后是孤独的。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过于重视孩子,宁愿把孩子关在家里,也不愿让孩子出去和同龄人玩。渐渐的,90后的孩子养成了孤僻的性格,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回想起自己的童年,是和同龄人一起度过的,一起收割秸秆,一起玩耍。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优越,却像金笼中鸟,看似安逸,实则孤独。

(受访者:谢贵华,长期在小学工作的普通教师,出生于1958;校媒记者: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理工学院徐珊珊)

人格六:现代家庭观。

爱孩子不是付出就有回报的,但是溺爱会阻碍孩子的成长,打消他向上的动力,关键时刻的支持能让他体会到逆境中爆发力量的成就感。高质量的代际关系其实比单方面的父爱母爱更重要。要教会孩子盯着父亲慈爱的眼神,感受母亲温暖的双手,少抱怨,恨铁不成钢。

周围人的评论:

其实很多人都回答不出亲情是什么概念,但都能感受到它的存在。这是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情感。“天下父母心”。每个父母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虽然他们的方式可能不合我们的口味。所以遇到矛盾的时候,我和父母好好谈,尽量做到理解和体谅。越长大越觉得父母真的不容易。而且,在我看来,无论我们出生在什么年代,亲情永远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

(被调查人:张海星,学生,出生于1990;校媒记者:福建医科大学青年通讯社张美莲)

很多时候,孩子的想法来自家庭,与年龄无关。我不会拿孩子和别人比较,而是给他一个温暖的拥抱,一个鼓励的眼神;我不仅关心他的成功,也愿意分享他的成长。希望儿子多听,不要只是表现出来;多历练,不躲在父母背后,永远长不大。我愿意给孩子一个信念,亲情是相互的分享和支持,是不变的温暖和力量。

(采访对象:余天,大学教师,1970年代出生;学校媒体记者:中国尤氏大学孙伟)

有时候,舆论会给我们贴上标签。当我们不懂得孝顺的时候,就因为“不孝”而成为众矢之的。其实对于我们来说,父母长辈还是值得我们尊敬,应该孝顺的人,行动会检验一切。

(被调查人:李源,学生,出生于1992;学校媒体记者:福州大学报林迪安)

亲情就像仲夏徐徐吹来的凉风,冬天热气腾腾的牛奶。它如影随形,给予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感动。亲情是爸爸在寒暑假兼职回家的小巷路口熟悉的身影;是姐姐在学习工作不顺心的时候孜孜不倦的开导;就是业余时间在家听我妈唠叨;就是听我姐考试不及格急了...它从我们的祖先传到我们的父母,再一代一代传下去,教会我们如何去爱别人,以及“血浓于水”的道理。

(被调查人:高必清,学生,出生于1990;校媒记者:莆田学院报刘春荣)

90后对父母的态度是矛盾的。他们一方面可以意识到父母的辛苦或者父母所做的一切,但另一方面又把父母所提供的一切都视为理所当然,很少用一些行动来表达对父母的爱或者缓解压力。我觉得最根本的原因是90后不善于表达自己,尤其是男生。

(采访对象:李荣凯,大学生,90后;校媒记者:漳州师范学院青少年宣传中心学生记者团杨碧双)

娇生惯养的环境让90后养成了很多不好的性格。90后大多爱表现却缺乏耐心倾听,尤其是亲人的唠叨。90后如果不注意自己的表情,往往会在不经意间伤害到所爱的人。90后不善于和亲人沟通。他们宁愿在电脑上把自己的感受告诉陌生人,也不愿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亲人。他们不断追求时尚,心里总觉得父母观念落后,思想跟不上潮流。

(被调查人:杨,学生,出生于1992;学校媒体记者:福建师范大学青年通讯社周晓彤)

在宽松富裕的环境下长大的90后,对亲情有着自己独特的执着。一首《听妈妈的》唱出了一个人对长大后要孝顺的期望。一首《世界上最美的歌》直接哼出了90后对家庭的记忆。其实90后的家庭观很简单。“父母工作太辛苦,我要赚钱,买好房子,给父母养老”是他们简单而坚定的想法,也是他们对家庭最好的诠释。

(被调查人:林莹,学生,出生于1991;校媒记者:福建师范大学青年通讯社聂李荣)

性格7:动画一代

动漫已经深深嵌入了很多90后的精神结构中。动画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是快乐,还有感动、思考和启发。他们对中国动画的现状并不满意,只是不知道当他们成长为动画制作的新生力量时,是否有改变这种局面的力量。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周围人的评论:

我喜欢两代情,我喜欢90后火影忍者。虽然没看过火影忍者,但我猜一定很独特。也许它能通过稀奇古怪的故事和新奇的想法,让孩子体会到和书本、电影里一样甚至更生动的道理。这种冲击更生动,更平实。如果动漫能同时带来休闲和感悟,我觉得可以成为成长的理由。

(受访者:唐山一中教师王翠红,60年代出生;学校媒体记者:中国尤氏大学(华东)孙静)

人格八:纯现代观

相比70后、90后,大棚、温室、阳光、肥料都是科学喂养的,什么都是充足的,生的就像熟的一样,好像根本没绿过。但他们还是纯洁的,只是这种纯洁不是张艺谋导演心目中的“1975”版本,而是2010版本。

周围人的评论:

在我心目中,“纯洁”是一个专为思想单纯,内心清明的女生保留的词。但现在,90后女孩和孩子不一样,有手机,有电脑,有名牌衣服,在一个复杂的世界里长大。他们见多识广,很正常。天真可能只是一个时代的名词,它包含着年轻,无知,甚至愚昧和贫瘠。现在,纯真已经失去了成长的养分,更多的是与外表的美丽或者气质的清新联系在一起。既然“熟”,怎么才能“返老还童”呢?可能时间过得太快,我们的思维跟不上...

(被调查人:何,退休工人,60年代+0950年代出生;学校媒体记者:中国尤氏大学(华东)孙静)

诚然,60、70、80年代出生的人正在从青春走向成熟。他们所经历的困难是90后无法想象的,他们的拼搏精神也是值得尊敬和学习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个互联网飞速膨胀的时代,90后接触的世界比上一代更广,大量的日剧、韩剧、美剧充斥网络。90后的穿着和行为与上一代不同是很自然的。只要不是过度模仿,为什么不做适当的改动呢?

(受访者:薛皓仁,大学生,出生于1989;学校媒体记者:Xi交大徐攀)

人格9:娱乐精神

宣称“我每天可以吃的有限,穿的有限,花的有限,但我的快乐一定是无限的”的90后一代,是娱乐能力超强的一代。在他们眼里,娱乐是自然的释放,是一种让自己更快乐的生活方式。与我们任何一代人相比,他们都希望“在娱乐中生活,在娱乐中学习成长”。

周围人的评论:

其实每一代人都期望自己活得像90年代出生的孩子一样轻松快乐。90后是幸福的一代。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通过娱乐来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虽然有时候看起来很疯狂很野,但其实很多都是边玩边学的。与我们这一代人相比,他们是最享受生活的人。

(被调查人:周,农民,出生于1963;学校媒体记者:江西财经大学周桓)

大多数90后不用太担心吃不饱穿不暖,所以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追求精神上的慰藉。娱乐是生活的调味品,适当的娱乐可以放松自己,缓解压力,消除烦恼。但90后的玩世不恭和舞蹈学院的“泛娱乐化”现象也值得警惕。

(采访对象:匡娟,大学生,2月出生,1990;学校媒体记者:江西财经大学周桓)

个性10:爱在当下

90后有充分的行动力。他们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加思考,喜欢挑战。他们说:“其实我们并不复杂,我们只是需要一个表达的空间。”他们还说:“给我阳光,我就灿烂;给我空间,我会成长。”

周围人的评论:

和许多90后一样,我也乐于在适当的场合展示自己的风采和个人魅力。但这种行为往往会被老师或其他老年人误解为过于招摇,不够谦虚,甚至被批评为无知。遇到这种情况,我一般不会噘嘴,也不会急着和他们争论。在我看来,只要不违法乱纪,不触碰道德底线,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何必看别人的脸色呢?战胜怀疑的最好方法是行动。90后也会默默努力,给自己一个机会,证明自己并不比别人差。

(受访者:王庆丰,大学生,出生于1991;学校媒体记者:江西财经大学周桓)

有人说90后爱出风头,爱炫耀自己,很自大,但我觉得这不是普遍现象。相比之前的大学生,90后更以自我为中心一点,但如果你真的和他们深入交往,你会发现他们更容易和老师交心。只要你对他们真诚,他们很快就会接近你。很多人并不是发自内心的去对待他们,或者接触不多,不太了解他们,导致了这样的误解。

(受访者:魏丽艳,大学教师,出生于1977;学校媒体记者:江西财经大学周桓)

“90后”的典型特征

1.在熟人面前说个不停,在陌生人面前一言不发;

2.一个爱好一定是睡觉;

3.总觉得别人理解不了自己;

4.不要问问题,查谷歌和百度就行;

5.热衷于研究占星运势;

6.电脑里一定要有聊天工具;

7.眼镜的度数在快速增长;

8.对动漫情有独钟,尤其是日韩动漫;

9.QQ号级别在一孙以上;

10.发短信的速度和宝马Z4一样;

11.坐在电脑前,可以坐在屁股上抽烟;

12.我喜欢制定一个周密的个人计划,然后不去实施;

13.没事喜欢查手机有没有短信;

14.所有电器都不看说明书;

15.我讨厌父母拿自己和别人比较;

16.晚上效率很高;

17.在所有人面前放开疯狂;

18.喜欢一个人在家;

19.总是一起吃早餐和午餐;

20.每天,家-学校-家,两点一线;

21.报喜不报忧;

22.不能保证一天刷两次牙;

23.可以用火星文;

24.长期饮用某品牌饮料;

25.至少有一个背包;

26.最常用的称呼是“同学”;

27.路过有镜面反射的地方,一定会注意自己的外表;

28.至少每两周清洗一次;

29.永远不知道你的钱去了哪里;

30.懂一两种方言;

31.喜欢酷酷的女生或者漂亮的男生;

32.写博客,但从不努力;

33.网友成为朋友,朋友成为网友;

34.可以借书,千万不要借光盘;

35.至少有一个明星曾经是偶像,现在却羞于承认;

36.R & ampR、R & ampb、嘻哈,喜欢至少一个;

37.拼音每个字都可以打,但不一定会写;

38.少打电话,勤发短信;

39.键盘磨损很快;

40.CRBT每两周改变一次;

41.有不止一个MP3玩家;

42.不要看500字以上的帖子;

43.永远不要对自己的发型满意;

44.爱去小店淘宝;

45.鄙视80后;

46.喜欢QQ但不喜欢MSN;

47.动力游侠和奥特曼肯定看过;

48.两分钟往往是这样安排的:一分钟是崇拜,下一分钟就变成了鄙视;

49.总想尝试广告里的新产品;

50.千万不要找自己的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