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家德大学
(儿童创新)
在美国,一个6岁的小女孩成了百万富翁。她作为最年轻的百万富翁和最年轻的商人进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玛丽亚出生在萨尔瓦多一个贫穷的印度家庭。在她6岁的时候,有一天她和父亲一起去著名玩具商唐纳德·斯佩克特的家里擦窗户,碰巧遇见斯佩克特手里拿着一个玩具。斯帕克特问她:“你喜欢这些玩具吗?”她回答说:“你手里的这些玩具我一个都不喜欢。”然后我把这些玩具的缺点一个一个的数了一遍。斯佩克特觉得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小女孩,就把她带进屋里,把各种玩具放在她面前,向她征求意见。
Maria的意见非常准确和中肯,Sparket非常高兴地聘请她担任公司的设计顾问,并签署了长期合同。在谈到为什么6岁的玛丽亚被聘为公司的顾问时,斯帕克特说:“所有的玩具设计师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我们早已成年,失去了直接反应的能力,眼光过时,缺乏激情。”从此,小玛丽亚认定的玩具为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变废为宝
(创新需要逆向思维)
2002年初,一艘满载美国世贸中心废钢的货船抵达上海,买方是上海宝钢集团。宝钢以每吨不到120美元的低价收购了5万吨废钢。工作人员说,世贸中心的钢材质量远高于普通废钢。据悉,“宝钢”不仅将按计划回收大部分世贸废钢,还准备保留一部分作为纪念品。
据了解,在“9·11”事件中倒塌的世贸中心双子塔产生了大量的废钢,估计共有40万吨。大楼残骸中有几尺厚的钢铁骨架,大楼内部有大量烧焦的钢铁办公桌和文件柜等办公家具。美国纽约的一家钢铁经营公司已经开始向全世界出售这些废钢。
上海宝钢集团是中国唯一参与收购世贸中心废钢的企业,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收购方。宝钢进口废钢集团的徐先生告诉记者,“世贸中心用的钢是精品钢,是70年代世界上最好的”。考虑到世贸中心废钢的特殊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宝钢的领导考虑过,除了用废钢炼钢,还可以把一些废钢做成工艺品或者纪念品,比如做一个世贸中心的模型或者一个小纪念品。
高端红酒的教训
(谨慎创新)
一个猎物被抓住了,但是狮子还没有吃掉它。狐狸想吃,就得考虑:狮子为什么不吃?是因为狮子不饿不爱吃,猎物太小吃不下,还是根本就有毒吃不下?如果狮子觉得猎物太小不能吃,可以上去饱餐一顿,否则后果只能是被狮子毒死或者吃掉。
新疆有一家葡萄酒生产企业,这家企业的老板也知道,自己的实力远远无法与张裕、王朝、长城等行业巨头抗衡。但通过市场调研,他们发现高价红酒并没有这些行业巨头涉足,他心中窃喜。这不就是大家的突破点吗?经过一段时间的紧锣密鼓筹备,重点推出高价红酒,但进入市场后,周转很快就不灵了,企业陷入困境。
后来经过调查发现,这个价位的红酒完全是洋酒占优。尽管这些洋酒在中国并不知名,但洋酒优于国酒的观念根深蒂固。高档高价红酒完全被洋酒垄断,连国内红酒行业巨头都不敢贸然介入。但是这个企业以为是行业机会,一下子冲进去,吃了狮子都不敢吃的有毒猎物。
陈东升的创新观
(创新不拒绝模仿)
作为中国最年轻的民族寿险公司的领军人物,现任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陈东升对创新有自己的理解:创新就是率先模仿。
陈东升说:“许多人标榜打破法律,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是创新,结果是打破头。这样的案例太多了。所以我觉得还是老老实实找最好的葫芦画瓢吧。”
拥有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的嘉德,尽管经历了三年的创业历程,却成功地从学者转型为商人。但当他1996站在保险业的大门口时,陈东升还只是一个没有任何实践经验的学生。陈东升找到了复制国外保险巨头数百年积累的先进做法的捷径。
几年间,陈东升拜访了21家世界级跨国保险金融集团。从公司架构、营销模式、高级管理人才到公司的装修风格、服务设施,陈东升都是从国外带回来的。
率先模仿让泰康站在了一个高起点上,也让陈东升站在了中国保险业的一个高点上。
索尼成功的秘密
(企业创新需要不断开发新产品)
被奉为公司座右铭的“索尼:研究让它与众不同”是索尼成功的最大奥秘。从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公司就提出了“做别人没做过的事,开发全世界都能接受的新产品”的理念。在工作中,我们要研究新情况,发展新技术,开拓新领域,占领新市场,走在前面。
有一天,在日本放送协会国内新闻教育处的办公室里,伊布卡(Masaru Ibuka)看到了一台美国产的录音机,音质很美。这个在当时的日本鲜为人知的东西,让伊布卡(Masaru Ibuka)立刻意识到了其巨大的市场潜力。他免费购买了它的生产专利。经过多次试验,我终于生产出了自己的录音机,并在几次创新后获得了巨大成功。
1954 1月,索尼买下了晶体管生产的专利。因为他们意识到电子技术领域的更新换代浪潮即将到来,他们生产了世界上第一台袖珍晶体管收音机。创新使他们比国内同行早了两年。
索尼最愿意用那些有不同经历,喜欢标新立异的实干家。在这样的环境下,索尼人特别愿意承担有挑战性的工作。每个人都积极进取,争第一,整个企业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
“鹰钱”翻身的故事
(创新是企业活力的源泉)
广州鹰钱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40多年历史的集生产、经营、科研为一体的大型食品加工企业,拥有自营进出口权。进入90年代后,“鹰钱”逐渐失去了市场活力:R&D资金没有了,新产品开发不出来,即使开发出来也无法形成生产规模;缺乏开拓市场的资金,眼看着市场被别人吃掉...2000年春节前夕,公司连续第七年亏损,连员工都要为过节钱发愁。
为了生存,“鹰钱”在大刀阔斧改革管理方式的同时,大力开发新产品。他们听说中国香港某集团有一款“减肥茶”产品在海外市场很受欢迎,于是积极与其洽谈合作。在短短一个月内,集团完成了对香港提交的减肥配方的技术研究,并向市场推出了名为“沈绣爽”的纯天然中药保健饮料。
也是“买一送一”
(创新不是“荒谬的想法”)
哈利十五六岁的时候,在一家马戏团当童工,负责在马戏团卖零食。但是每次看的人不多,买东西吃的人就更少了,尤其是饮料,很少有人关心。
有一天,哈利脑子里冒出一个想法:给每个买票的人发一袋花生来吸引观众。但老板并不认同这种“荒谬的想法”。哈用自己微薄的工资做担保,央求老板让他试试,并承诺如果赔钱就从工资里扣,赚了就只拿一半。然后,未来马戏场地外响起了志愿者宣传员的声音:“来马戏吧,买票送一包好吃的花生!””在哈利的不断喊叫中,观众比平时多了好几倍。
观众入场后,小哈利开始推销柠檬冰等饮料。绝大多数观众在吃完花生觉得口渴的时候会买一杯。一场马戏下来,营业额翻了十几倍。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创新需要极大的勇气。
创新是险峻山峰上的无限风光。要攀登创新的高峰,首先要有无穷的勇气。鲁迅先生曾经夸过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因为螃蟹又丑又凶,别说吃了,我怕看到就躲开。创新也需要这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17世纪,西欧的一个年轻人也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当时的水手将美国番茄带到了英国。从未见过这种红色血状水果的英国人对西红柿敬而远之。他们认为西红柿有剧毒,所以给它们起了个绰号叫“狼桃”。几十年来,没人敢咬一口。后来,一个勇敢的年轻人冒险尝了一个,发现很好吃。因此,我们今天在餐桌上有了西红柿的位置。
无论是吃螃蟹还是吃西红柿,都需要很大的勇气。事实上,所有创新的开始都是一场不知道结果的冒险。但是,不创新,永远不知道结果是什么。
齐白石晚年改变了绘画方法。
(创新需要突破自我的勇气)
190年,年近六十的齐白石在艺术上已经做到了炉火纯青,但他并不满足于现状。他希望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展现新意。
一天,绘画大师陈师曾来到家里。齐先生拿出画,请大师指正。陈师曾看后称赞齐白石技艺高超;同时也指出了一些不足,希望齐白石能在此基础上另辟蹊径,形成自己的风格。从此齐白石闭门谢客,刻苦读书,刻意求新。经过十年的艰苦探索,他终于走出了一条突破自我,超越前辈的新艺术之路!
此时的齐白石摆脱了民间艺术中粗犷繁复的元素,结合文人画简洁隽永的笔墨,创造性地运用篆刻和石笔作画,最终形成了自己形神兼备的特色和浓烈清新的艺术风格,在中国画坛开创了自己的“红花墨叶”派,达到了更高的、全新的艺术境界。
非常规广告
(创新需要改变思维方式)
做化妆品广告,按照“常规思维”,你应该请玉女做模特;但是南京一家化妆品厂,请了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太太现场试用,然后对工厂的产品大加赞赏。于是,买家蜂拥而至。按常理应该说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但某手表厂却坚持说苦,并郑重向消费者声明“我们的手表不准,24小时慢24秒。购买前请三思”。“神”们深表诚意,纷纷戴上“慢24秒”的手表。
世间万物似乎都有一个套路,但如果我们打破了这个套路呢?不妨开放一下自己的思维,往往能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摩根是美国首富,年轻时带着妻子去美国时还很穷。为了谋生,他开了一家杂货店卖鸡蛋。当摩根卖鸡蛋时,他发现顾客经常抱怨他卖的鸡蛋很小。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总结,他让妻子去卖鸡蛋。结果,顾客并没有觉得鸡蛋太小。原因是摩根的手又粗又大,两个人都是一个鸡蛋,放在女人纤细的手上和男人粗壮的手上。在购买者看来,这个鸡蛋不是同一个鸡蛋。把鸡蛋放在苗条的女人手里卖掉。“厚”和“薄”一换,客户就拥挤不堪,财源就滚滚而来。
做瓦工还是培训瓦工?
(创新是唯一的生存之道)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建筑业大发展,泥瓦匠的价格也在上涨。许多报纸刊登了招聘“砌砖工”的广告,这对失业者来说简直是天赐良机。
可怜的迈克从明尼阿波利斯来到芝加哥谋生。看到广告后,他真的后悔当初为什么不先学泥瓦匠,不然也不会到处跑着找工作了。
有朋友拉着他去弥补他做过的事,他去做瓦工。虽然工资差不多,但总比失业好。
迈克不这么认为。他冷静下来后,一个独特的想法冒了出来:“既然到处招瓦工,那瓦工从哪里来?”我为什么不办个培训班,给楼主提供技术人员?"
想到这里,麦克不由得哑然失笑。他根本不懂砖瓦技术。他怎么训练别人?然而,迈克毕竟不是一个墨守成规的人。通过朋友,他了解到一个带了很多徒弟的熟练瓦工,并说服他和他一起开办培训班。
很快,“迈克瓦工速成培训中心”挂牌,很多想当瓦工却没有资格的工人蜂拥而至。他们愿意花高价接受技术培训。后来,迈克与建筑行业联手,使他的“中心”不仅具有培训的功能,还能帮助学员安排就业。不懂砖瓦技术的迈克,在砖瓦行业发了大财。
没有人能做所有的事情,所以在多变的生活中遇到阻力是有可能的。思维灵活,曲径通幽,不懂砖瓦技术的人能在砖瓦行业赚大钱,得益于创造性思维的能量。
长高
(创新需要毅力和坚持才能成功)
一个皮货商喜欢钓鱼,他经常去的地方是纽芬兰渔场。一个冬天的早晨,皮货商又来到了这个渔场。也许是因为前一天晚上雪下得很大。那天很冷,呼啸的风像刀子一样吹在脸上。皮匠费了很大力气在冰冻的海面上凿了一个洞,然后开始捕鱼。他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被抓到冰上的鱼很快就冻硬了,只要冰不融化,三五天之后鱼就不会变味了。食物冷冻后能保鲜吗?皮匠问自己这个问题。他开始了实验。经过多次探索,他发现冷冻条件下不仅鱼可以保鲜,其他食物也可以保鲜,比如牛肉、蔬菜。他决定制造一种能使食物快速冷冻的机器。摸索之路艰难。在研制速冻机的过程中,皮货商吃了不少苦头。但他从不气馁。通过反复实验,不断总结经验,皮货商终于成功了。他向国家专利局申请了专利,并把这项技术以300万美元的天价卖给了美国通用食品公司。他就是世界上第一代冰箱的发明者——美国人巴卡。
两位书法家
(创新是艺术的生命)
清朝乾隆年间,有两位著名的书法家——刘世安和翁方纲。翁方纲很认真的模仿古人,对每一幅酷似前代的画都很讲究。比如这条横线应该是苏丽珂东坡的,这条应该像李太白的。而刘世安不仅苦练,还要求每一幅画都与古人不同,讲究自然。有一天,这两位风格迥异的书法家相遇了。翁方纲语带讽刺地对刘世安说:“请问亲爱的朋友,你的哪一句话是古人的?”刘世安没有生气,相反,他笑着问:“对了,亲爱的朋友,你的话哪一句是你自己的?”翁方刚顿时张口结舌。
重视前人,继承前人的成果,无可厚非。但是,任何知识和技能总是会向前发展的,墨守成规,不敢越雷池一步,只会让这种知识失去生命力,直至消亡。
齐白石先生说:“学我者,生如我也。”如果你走不出前人的框架,自然就不会有自己的世界。
鬼谷子的创新思维
(创新时不要拘泥于常识)
相传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孙膑的老师鬼谷子,在教学中非常善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它的方法是独特的。有一天,鬼谷子给孙膑和庞涓每人一把斧子,让他们上山砍柴,要求“柴无烟,有百担以上”,期限是10天。想都没想,庞涓天天砍柴。孙膑经过深思熟虑,选了一些榆树放在一个大肚子小门的山洞里,烧成炭,然后用柏树枝做的扁担把烧焦的榆树扛回鬼谷洞。意思是一百棵(柏树)结的比(榆树)多。10天后,鬼谷子第一次在山洞里点燃了庞涓的柴火。虽然火很旺,但浓烟滚滚。然后鬼谷子点燃孙膑的木炭,轰轰烈烈,无烟。这正是鬼谷子所期待的。
果然,孙膑和庞涓下车到学校后,孙膑打得很精彩,不拘泥于常理。而庞涓就有点逊色了。
旋转的毛虫
法国科学家法伯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毛毛虫”实验。
费伯把一些毛毛虫首尾相连地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围成一个圈,并在花盆周围不到15厘米的地方撒上一些毛毛虫最喜欢的松针。毛毛虫开始一只接一只地绕着花盆走。一个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毛毛虫一直走啊走。就这样,毛毛虫走了七天七夜,最后被饥饿和疲劳弄得筋疲力尽。
实验结束后,费伯在笔记中写下了这句话:在这么多毛毛虫中,其实只要有一只稍有不同,就会立刻避免死亡的命运。
卡特彼勒的行为是一种“从众”。美国社会学家所罗门·阿什认为人类33%的错误来自于“从众”。从众是创新的大敌,要创新就要打破从众心理。有时候,创新可以生存。
金矿就在拐角处
有一次,一家电台邀请了一位商业奇才做嘉宾主持。人们非常渴望听到他谈论他的成功。没想到,他只是淡淡一笑,说了句“出道大家考考吧。”
“某地发现了金矿,人们蜂拥而至。然而,一条大河堵住了唯一的路。是你。你会怎么做?”人们七嘴八舌地说着,有的说绕道走,有的说游过去。然而,这位商业奇才只是笑了笑,什么也没说。过了很久,他说:“你为什么一定要去淘金呢?为什么不能买船做航运生意?”人们都吓了一跳。他接着说:“那样的话,即使渡船乘客被屠杀得只剩一条短裤,他们也会心甘情愿,因为前面有座金矿!”人们是来淘金的,却没想到金矿就在眼前。其实一切都一样,只要你稍微改变一下思维,创新一下,财富就会滚滚而来。
从另一个角度切苹果。
子自豪地告诉他的父亲,当他切开苹果时,发现苹果里有一颗五角星。困惑的父亲想,为什么他从来没有见过苹果里的五角星呢?当儿子把削好的苹果给父亲看时,父亲惊讶不已:没想到苹果是横着削的。
一般以果柄为起点切苹果,刀垂直切,一分为二。如果你把它横放在桌子上,切掉它,你会发现苹果里有一个清晰的五角星图案。这让人感叹。吃了这么多年苹果,一直没发现苹果有五角星图案。而仅仅是换了一种切割方式,我就发现了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
创新的源泉,其实就是突破自我和常规的思维模式,不仅在生活上,在管理上也是如此。
植物园的告示
美国有一个著名的植物园,里面种满了各种珍稀花卉。每天都有大量游客前来观赏,但有时也少了花。为此,经理在植物园前竖起了一块牌子:“凡举报偷花者,将奖励200美元”。从那以后,植物园里就没再丢过花。
一位好奇的游客问植物园经理,为什么不写“谁偷花谁罚款200美元”。经理回答说,那样的话,我们只能靠有限的几个人去见管理层;这样就可以调动所有游客参与到我们的管理中来,动机不纯的人就会产生一种“到处找”的恐惧感,花自然也就更不容易丢了。这种“变惩罚为奖励”、“变大家参与管理为大家”的做法,真是妙不可言。
应用和创新
创新不是一切。
我们崇尚创新,呼唤创新精神。但也要看到,创新不是一切,也不是一切都适合创新。
可口可乐被称为“清凉饮料之王”,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饮料,日销量达3亿瓶。它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饮料公司。然而,上世纪80年代的一项创新几乎毁了这一切。
为了满足新一代年轻人的需求,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决定改变原有配方,放弃正在逼近的百事可乐,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可口可乐的新配方上市了,但是可口可乐公司收到了数万封抗议信和无数来自可口可乐老客户的抗议电话。他们强烈抗议可口可乐改变了原来的配方和文化,这严重伤害了他们对可口可乐的信任,让他们无比难过,强烈要求变回原来的配方。在休斯顿和亚特兰大,消费者甚至举行了示威游行...
几个月后,迫于市场和公众的压力,可口可乐不得不撤回所有新可口可乐。可口可乐的新配方以失败告终。从那以后,可口可乐的味道就没怎么变过。三个月后,公司推出了可乐的老配方,通过大量的促销活动及时挽救了危机。到1986年底,新可乐已经从市场上消失了。
如今,“创新”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有段时间大家都在说创新,什么都要创新。的确,无论我们做什么,都不能拘泥于旧的东西。但是,我们不能就这样把那些优秀的传统抛到九霄云外。毕竟,创新不是一切。
创新应该来自“踏实”
如今,“改变”和“创新”似乎成了一种时尚,仿佛全世界都在谈论这些时髦的概念。中国有句古话“变则通,通则久”。每个人乃至整个社会都需要创新才能不断前进,就像很多伟大的发明和很多成功人士的奋斗一样。
但是创新的基础是什么?我们不应该忘记,创新来自于日常的“脚踏实地”的努力。没有努力,创新就不会凭空产生。
创新的基础是做每个人都能做却不屑做的动作和事情。这些东西贯穿了整个日常生活,甚至是你完成的一个动作你都不记得了。创新的那一刻确实是质的飞跃,但之前量的不断积累需要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有时候,我们只能看到创新带来的成绩和辉煌,却看不到背后的辛酸和努力,但这一切都是取得创新成果的必然。
众所周知,电灯是伟大科学家爱迪生的一项伟大发明。爱迪生能够发明电灯,不是心血来潮,不仅仅是靠他的智慧,更是靠他脚踏实地的行动,一次次的失败,一点点的进步。最后,灯亮了,爱迪生的创新成功了。有很多创新是用实际努力做出来的。创新的确是我们社会进步的动力,但脚踏实地的行动才是我们成功的最基本条件。简而言之,创新刺激我们前进,然后我们需要一步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