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一)增设美育课程和相关课程
1.增加美育课程
美育是研究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及其规律的科学,其中美的本质、形式、审美意识和审美过程是美学的基本研究内容。对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就是通过对美的感知、教育和熏陶,教育他们的心灵和行为,使大学生认识和理解什么是美,如何欣赏美,追求美。如何理解和把握美的规律,以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发现和创造美。德国诗人席勒在他的著作《教育书信》中指出,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是使人成为理性人和完美人的重要途径。一个不懂外在美和内在美,不懂美的真谛,不懂欣赏美和审美的人,不可能是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可以在教学中增加美育课程,向学生介绍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特点、分类和欣赏标准。要努力培养大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让他们明白人类的完美形象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在追求人的自然美的同时,也要追求精神美。“精神美”是决定人的美丑的最重要因素,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情操、学识、修养等方面。这些课程将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智力发展,建立健全的智力结构和健全的人格结构。
2.开设“艺术基础理论与欣赏”课程
在高校中,对大学生进行艺术素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情趣、文化品位和人文素质;培养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去年上半年,我承担了艺术团的舞蹈教育任务。许多大学生对艺术表现出不同寻常的兴奋和渴望,并报名参加。因此,可以通过美育的形式,开设音乐、舞蹈、绘画、书法、摄影、建筑、园林、雕塑、戏剧、影视、文学等鉴赏课程。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从音乐欣赏课开始。由浅入深讲解一些音乐专业的理论知识,欣赏一些中外名曲,教他们欣赏高雅的音乐艺术,同时突出对作品的分析,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这部作品所表现的内容,引导学生从本质上认识和理解艺术。让学生在愉悦中升华情感,在艺术欣赏和实践教育的愉悦享受中陶冶精神,最终起到净化道德的作用。使青年大学生逐渐脱离低级趣味,达到高尚的人格境界。同时利用合唱训练来巩固和提高在音乐欣赏课上形成的音乐能力。既陶冶了情感,又培养了学生合作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他们还可以将所学的音乐知识运用到校园文化生活的实践中,即上台演讲、唱歌、编曲、制作音乐节目等。,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也会活跃起来。同时,艺术教育应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教育发展规划。并制定全面、清晰、可量化的评估体系和标准,使之纳入整个教育评估体系。
3.在体育课教学中增加健美操和艺术体操课程。
健美操是一项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以锻炼身体为目的,以塑造健康、力量、外形美为主要特征,以增进健康、塑造形体、改善心肺功能、提高人体有氧代谢能力为目的的新兴运动。在音乐的伴奏下,我们可以轻松愉快地改善身体曲线,使外表更加匀称和谐,使体态更加矫健优美。健美操深受高校学生的喜爱。国家体育总局开展的十项最受欢迎的体育运动的结果表明,健美操是仅次于健身气功的亚军。另外,健美操不受场地、器材、季节的限制。我校体育教研室要充分利用每节课100分钟的体育课。老师专业指导学生做健美操运动,为他们的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后还可以开设艺术体操,对培养学生高雅的气质,陶冶美好的情操,提高审美意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有很大的帮助。
(二)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培养审美能力,需要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包括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文化素养和生活阅历。有一个高中生,从家里的衣箱里寻找清代吴昌硕的《阿莫河图》。他不明白它的艺术价值,就在上面打草稿,毁了名画,让父亲吐血。缺乏文化素养的青少年如何学会正确的审美?我们必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学生除了专业外什么都不懂或者知之甚少是不可取的。我建议同学们在这方面要“博采众长”、“一枝独秀”。可以加强课堂教学,举办文化素质教育讲座、科普知识竞赛等活动,通过对学生进行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对于文科生,可以增加一些自然科学教育,对于理科生,应该增加更多的社会科学教育。同时,人文素质教育要渗透到专业课的教学中,贯穿专业教育的全过程,使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交融、相互渗透;大学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教育,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优势、劣势和发展趋势,引导学生,建立浓郁的文化氛围,从而提高大学的文化品位和风格。
(三)重视专业教师的引进和培养,美育教学应有配套的基础设施,并有专项经费支持。
提升审美能力,不仅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更要重视教师的教师角色。美育一个突出的薄弱环节是师资短缺,音乐教师合格率低,流失严重。目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必须招收一批高素质的艺术类大学毕业生或硕士生。(2)每年选派一批具有艺术技能的教师到我校进行专业培训,提高艺术教师的学历、学位和合格率。力争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提高我校美术教师的整体素质。(3)成立艺术教研室,在我校开设艺术教育课程。加大对美术教材、教法、教学的研究。(4)要有配套的基础设施,要建立文化活动中心、舞蹈训练馆、工作室、健身房、体操室。(5)要有专项资金支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样老师才会有信心,工作才会更积极。(6)利用利益机制和政策导向,留住和用好现有的美术教师,稳定这支队伍。艺术教师在职称评定、评先评优、晋升、住房、福利待遇等方面,应与其他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一视同仁。为了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向普通高等教育转变的需要。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学生审美意识。
1.塑造大学精神,提升文化品位,营造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生活。
生动活泼、健康文明的校园生活是健全人格的要素之一,校园文化建设应始终围绕促进人格的形成来设计和开展。文化艺术本身的精神价值:自由、民主、创造、开放的文化精神是大学生课外文化艺术活动的灵魂。校园文化活动要创新,大胆尝试,不断提高文化品位。大学生在艺术文化的享受中探索艺术的创造精神,艺术欣赏的自由精神,文化包容的宽容精神,艺术和谐所表现出来的合作精神,这才是大学文化真正追求的。随着学习型社会的建设,知识型、创造性和表达性的文化活动将得到充分发挥:科技文化艺术节、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和科学作品竞赛,我们倡导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即艺术欣赏和艺术实践相结合。比如可以举办国乐CD鉴赏会、校园原创音乐会、校园话剧表演、话剧小品大赛、中外经典电影展评、人文景观摄影大赛、集邮、创意展、中秋灯谜会、校园文明大使评选大赛、环保手工艺制作大赛、校园原创文学、校园诗歌征集以及校园网上的各类校园原创作品和文学鉴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