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的校徽是鲁迅设计的吗?起源是什么?
是的鲁迅在他1917的日记中记载了北大校长蔡元培委托他设计校徽的事。鲁迅虽然是个作家,但他也有深厚的艺术功底。蔡元培基于对鲁迅的了解和对其美学思想的信任,写信委托他,鲁迅欣然同意。
鲁迅设计的北大校徽是中国传统的瓦形形象,简洁的轮廓给人以现代感。“北京大学”两个篆体上下排列。上半部的“北”字是两个背靠背站着的人影,下半部的“大”字是一个站在前面的人影,就像一个人背着两个人,构成了“三个人凑成一群”的形象。
徽章以中国印的格式构图,笔画圆润,线条流畅,透着浓浓的书卷气和文人气息。同时,“北大”二字还有“脊梁”的象征意义。鲁迅用“北大”二字做了一个形象脊梁,希望北大毕业生成为民族民主进步的脊梁。
鲁迅先生眼中的北大校徽
鲁迅设计的北大校徽被视为现代标志史上的经典之作,凸显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正是五四前夕知识分子对人的价值、尊严、人格和创造精神的肯定。他怀着改造旧社会的热切期望设计了北京大学的校徽。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这个会徽中看到五四运动前夕的时代潮流,它已经成为那个伟大时代的注脚。
1925,北大建校27年,鲁迅写了一篇短文《我的北大观》,文中盛赞“北大始终与黑暗势力作斗争,哪怕只是它自己。”并且坚信“北大还活着,还在成长。任何活着并在成长的人总是有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这几乎可以看作是鲁迅对北大校徽的文字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