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个来自冠县的女孩,用假名上了大学。替换状态是什么?
相信有很多关注新人的朋友,最近沸沸扬扬的就是发生在山东冠县的事件,而不是上大学。陈2004年参加高考,当时考了546分。当时本科线差三分,他落榜了。但他的第三志愿被山东理工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录取,却一直没有收到通知书,这让他觉得自己再也没有机会上大学了,于是开始进入另一种生活,那就是工作。
第一,进入教育专业,意外发现自己在大学。
在工作的生活中,他还是想当一名老师,于是报考了小学教育专业,却在大学里居然找到了自己,顺利毕业。经过进一步调查,发现有人冒用他的名字,上了大学,所以现在过得很好,成了审计局的公务员。这一事件使他更加难以接受,他的替代者被命名为陈双双。
二是花了2000块钱找了中介,换掉了。
经过进一步了解,据说是他父亲花了2000块钱找中介,取得了他的学籍。其实这个事情有些不靠谱,因为我国的高考制度对学籍管理极其严格,需要很多流程,各部门都有备案材料。如果你想替换一个人,那么你需要把这些部门都摆平。不过这个事情本来可以在2004年实现的,因为我们国家的学籍是2013年联网的,那时候非法中介的成本比较低,所以没有花太多时间就实现了这个事情。
3.任何人都无权剥夺他受教育的权利。
即使中国有一个黑暗而庞大的高考产业链,如果你的孩子考砸了,这些复读班的老师马上就会打电话来,这样高考的个人信息很有可能被贩卖,这已经成为一个大家都知道的秘密。获取这些信息是非常容易的,而且是通过正规渠道获取的,根本没有经过黑客攻击。像他这样的并不是个例,因为山东省高考分数线很高。
此事影响十分恶劣,不仅损害了当事人的受教育权,也让他们更加重视学籍管理。现在随着案情的进一步发展,细节会逐渐浮出水面。如今,被取代的人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要知道适合高考的年龄只是一段时间,这是人生大事。虽然现在上大学不是唯一的渠道,但是可以建立最基本的知识体系。谁也不能用非法手段剥夺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