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江南四大才子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吴中四才子,即江南四才子。最早见于《明史》:“徐祯卿与朱允明、唐寅、文徵明齐名,并称吴中四才子”。成化、郑德年间,江南地区盛行“头七”文学流派。成员有、何敬明、、边贡、康海、王和),而唐寅、朱云明、文特立独行,不谈复古,自立门户,以抒写性情诗为第一义,颇为难得。

同时,徐祯卿虽然是前七哲学家之一,但他不仅谈论复古,而且还写了许多优秀的诗歌。所以当时的人把徐祯卿、朱允明、唐寅、文徵明这四位才华横溢、洒脱不羁的人合称为四大才子,又因为这四人都生活在江南的苏州,所以被称为“吴中四大才子”。

唐寅

说起唐嫣,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他,但如果说起他的另一个外号,恐怕大家都知道!他就是周星驰《通波湖点秋香》电影里的男主角唐伯虎,没错,他就是电影里搞笑又痴情的唐伯虎。

历史上,唐寅确实是一个风流多情的物种,有“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美誉。当然,唐嫣的命运并不像电影表现的那样是大团圆结局,而是悲剧。

作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唐寅的才华横溢是毋庸置疑的。28岁在科举考场连中二进,成化二十一年(1485)中举苏州府考第一名,成为第一例。弘治十一年(1498),天府乡试第一名,成了谢园。能够在万里挑一的科举考场上获得如此耀眼的权力,足以说明唐寅的辉煌。

不过,唐嫣的才华虽然惊人,可也太轻浮了。文徵明曾在信中对唐寅说:“一个害怕的孩子,应该得到解脱,但他轻佻,最终可能一事无成;我的儿子总有一天会远走高飞,这是我力所不及的。”效果是唐寅!我父亲说你很有才华,但是你很轻浮。如果你不改正自己,你将来可能会一事无成。文徵明的父亲是对的。是他的性情最终毁了他的前途。

唐寅的气质太嚣张不羁,太轻浮。他的人格早在乡试之后就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弘治十年(1497),唐寅和他的朋友张玲一起喝酒,他是一个妓女,成了一个堕落的人。一向对这种行为深恶痛绝的地方志得知此事后,将唐寅从孙山除名,不让他参加乡试。后来在苏州知府曹锋和苏州著名学者的父亲、沈周、等人的斡旋下,方志同意唐寅以“补遗”的形式参加乡试。

经过这件事,按理说他的放荡气质应该有所收敛,但唐寅没有。相反,他变得越来越放荡。最终,他为自己的不守规矩付出了应有的代价。弘治十二年(1499),唐寅卷入考试舞弊案(考前用金币向程乞文),锒铛入狱,贬为浙江小官吏。从此,唐寅受到重创,失去了科举的主动权,退出官场,在江湖中漂泊。

起初,因为唐家家境殷实,唐寅得以为所欲为,游走于福建、浙江、江西、湖南各地。但随着唐家中坚力量的死亡,唐家从此失势。没有家庭经济来源的支持,唐寅只能靠卖画为生。

明朝嘉靖二年(1523),秋天,唐寅在好朋友的邀请下,去了东山的王家。说笑间,忽然看见墙上挂着苏东坡的一句诗:“百年强半,来日无多痛。”当他触景生情的时候,回想起后半生的坎坷与贫穷,唐寅很难过。告别家后,他从此病不起。

文徵明

“吴派”创始人之一的,与沈周、唐寅、并称“明四家”。与唐伯虎早年在考场上的成功相比,文徵明在科举考试中并不骄傲,他一生中9次参加乡试都失败了。直到嘉靖二年(1523),也就是54岁的时候,才以龚升的身份被授予国子监的职位。

可以说,年轻时的文徵明很乏味。八岁的时候,文徵明还不会说话,一直到11才开口说话。因此,有些人一度怀疑他是个白痴,但他的父亲林文坚信他可以大器晚成,事实上他也确实如此。弘治二年(1489)起,开始随沈周学画。随着文徵明绘画技巧的不断提高,他的名气逐渐打开,越来越多的人视他为大家,他永远是一个“大器晚成者”。

嘉靖二年(1523),文徵明入国子监。在朝期间,因为名声在外,受到嘉靖的高度重视。一是参与编纂《武宗实录》和《皇帝实录》,还担任过皇帝的助手。但由于文徵明为官过于直言,不拍马屁,不参加党争,所以在朝廷上受到其他大臣的打压,最后实在忍无可忍,心灰意冷。嘉靖五年(1526),文徵明辞官回乡。

回到家乡后,文徵明在家自娱自乐,写写墨迹,置身世外,靠卖画和为别人写墓志铭为生。嘉靖三十八年(1559)二月,在为燕杰的母亲写墓志铭时,突然辞世,享年90岁,成为“江南四大才子”中年龄最大的一位。

朱云明

朱允明,家世在四才子中最为显赫,祖父是“夺门之变”中为英宗复辟立下汗马功劳的大功臣之一徐宥箴。因其对复辟的积极贡献,被兵部和华盖殿授予武学状元称号。当然,当朱云明长大后,他的祖父徐宥箴已经乘起重机回家了,所以他没有从他祖父的权力中受益。

朱云明从小就表现出了异于常人的智慧和能力。当他5岁的时候,他能写一尺见方的汉字。他9岁就能写诗,被称为“神童”;10岁被广泛阅读。但明中期以后的官场极其腐败,朱允明又清高,不屑于跟风得其所,所以聪明绝顶,却在科举考试中接连受到重创。我参加了七次考试,都失败了。直到我儿子朱序中了进士,他还是失败了。

七击之后,朱允明彻底放弃了科举做官的念头,开始专心书法。对于他的书法,是人们公认的。他的书法是百家中的翘楚,借鉴了唐代的于世南、元代的赵孟頫的书法神笔,弘扬了晋代的王羲之、王献之的行书、唐怀素的草书之风,发展成为自己独特的狂草,被誉为“明代第一”,引领一代。著有《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因此,自明代以来,就有“唐伯虎的画就是祝枝山的话”的说法。

嘉靖五年(1526),祝枝山去世,享年67岁。

徐祯卿

徐祯卿和唐伯虎因他们的画而出名,朱云明因他的书法而出名,徐祯卿因他的诗而出名。他以绝句闻名于世,被世人称为“吴中诗冠”、“熊文”。他的《覃逸陆》是明代诗话史乃至整个中国古代诗话史上为数不多的名篇之一。钱称赞他:“专于诗学,研文类,上探雅,下包,融折衷,备文质,取东方之草,删一切,奉海内之宝至今”,可见其影响之大。

相对于江南四大才子中的其他三位,徐祯卿的科举之路还算顺利,虽然也有一些小插曲,但好在他也考中了进士。但由于其相貌丑陋,不能像往常一样入仕翰林院,只能在大理寺担任大理左思寺副馆长。也许正是因为这段经历,他义愤填膺,写了一本书专门诋毁朱元璋。

虽然徐祯卿科举成功,但他的仕途并不顺利。他做了几年官,只做到了国子监博士,八品小官。也许正因为如此,他虽然以诗闻名天下,但仕途并不顺利,郁郁寡欢。明郑德六年(1511)死于京师,享年33岁,是四大才子中死得最早,寿命最短的一位。

总的来说,江南四大才子都是同时代才气横溢的人,他们的才华为人们所称道和敬仰。也许正因为如此,文人向来高傲,尤其是有才华的人。他们认为自己才华惊人,不效仿也能被朝廷重用。所以即使进入官场,也因为自大而被同事排斥。他们在官场沉郁,只能后悔辞掉仕途。

当然,因为他们的才华是全世界公认的,他们在官场失意,但在文人圈混得很混。即使他们在唐伯虎混,死后连丧葬费都要收,他们依然可以靠卖画卖字过上比普通人更好的生活。

只能说,上帝在给你东西的同时,也会让你失去一些东西。四才子虽有过人的才能,获得了举世闻名的人才,却失去了进入仕途,享受高官厚禄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