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对高一语文教学的反思
首先,我们面临着课程结构的变化。
过去的高中语文教学是课程相对固定,变化不大的稳定结构。新课程改革突出了发展个性和以人为本的理念,相应地对新的课程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突出基础性、多样化、层次性和综合性。具体来说,在压缩必修课的同时,增加选修课,提供更充分的个性化空间。三年来,高中语文内容在新课标中被压缩为五个必修模块,在高一、高二两个半学期内完成。还有三个半学期可供学生选择。选修课现在设计成五个系列,分别是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作品研究。每个系列都可以设计几个模块。必修课每个模块计2学分,学生修满10学分即可达到基础水平。选修学生根据个人兴趣选择四个模块,修完八个学分后,与必修课一起计为18学分,这样才能算作合格的语文科目。
课程改革大大压缩了必修课的课时。我们每周的课时减少到了四节,课时减少了,但是教学内容不减反增。新教材的每个必修模块包括阅读鉴赏四个单元、表达与交流一个单元、梳理与探究一个单元、名著导读一个单元,相当于旧教材的一本书,而新课程要求一学期完成两个模块,即旧教材的内容要一学期完成。所以,在期中考试之前,我们高一师生都在和时间赛跑,用有限的精力奋斗,一路狂奔,最后到达一个终点。在我们喘口气之前,我们必须跑到下一个终点。课改变成了一滴滴汗水,凝结成了一个大大的“累”字,我们没有时间去体会这个“累”字给课改带来的好处。我们的困惑是,如果新教材要以牺牲师生为代价,它的价值有多大?不要说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学生很难舒展身心。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这么多的内容,的确是我们在新课程实施中遇到的最大难题。但是在接下来的必修课2中,这个问题缓解了很多。因为在教完必修课1之后,我们全组老师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和反思,大胆的对教材进行了选择和处理,减少了一些内容。比如第二模块中的演讲单元,这个单元的重点是拓展应用,所以我们只用了两节课,以这个单元的第一次演讲,蔡元培先生作为北京大学校长的演讲,美国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第二次演讲为例,让学生掌握一般演讲的特点,把口语训练放在课前的口语训练中,甚至放在正常的班级演讲中。同时加大课堂密度,争取有效教学时间。基本上我们每天晚自习都花在听课上,很少考试。果然时间充足,期末的时候实现了我们的期望,留出一周半的时间进行总复习。但与此同时,另一个问题也出现了。开设必修课的目的是为了打好语文基础,但稍有教学经验的人都知道,打好基础就开不快。语文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语文素养的形成有赖于积累、感悟和运用,分析和训练缺一不可。
缺乏分析和训练,即使能形成,最终也是薄弱的,难以提高。虽然新课标回避了训练的话题,参考“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课文学习必要的语法修辞知识,但没有必要进行系统的、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的说法,我们也可以理解为隐含着在教学中运用知识和能力分析课文、训练能力的必要性。但现实情况是课这么少,几乎每节课都要讲一篇新课文,这和夯实基础的初衷有些矛盾。比如必修1的第四单元是新闻单元,直接对应高考语文应用考点的新闻压缩。我们精心挑选了一些这方面的例题和习题,只是期中考试前没来得及做本该完成的习题,直到期末复习才安排,也就是学习新闻单元很久了。最突出的是文言文教学,无论新旧教材,文言文始终是重要的一环。过去的文言文教学非常注重文言文基础知识的学习,而新课程似乎弱化了语文的工具性,更加注重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那么,在课改的形式下,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教好文言文呢?同时,有一个事实我们不得不承认,很多好的甚至是必须的语文学习习惯(以前学生语文成绩好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此)之所以没有形成,是因为他们只是因为赶时间,没有时间复习和整理而疲于应付每天的新内容。我觉得可能是新课标的安排有些理想化,也可能是我们在思维和方法上还存在问题。我觉得这是下学期要重点突破的难题。
再说说选修课。这学期学校在高一开设了校本选修课。学生学习的自由度更大,教师讲课的灵活性更大,极大地调动了教学双方的兴趣。我们备课组在教材和高考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开设了选修课《中国当代大师概论》。结果深受学生欢迎,该课程选修人数达到。
课改给我们的感觉是“累”,是“累并快乐着”。
解读教材的快乐。
语文老师难。没有一门学科会让老师去思考“教什么?”而语文课就是这样,限制中包含自由,限制中包含无限。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和艺术性最强的感性学科,它在各科教学中突出个性,最能体现教师的个人气质和智慧。新课程标准倡导教师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也就是说,在新课程标准和大纲的背景下,语文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运用可以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可以说,教育改革给了我们很大的空间。当我们在课堂上用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和价值取向搭建起文本解读的平台,引导学生与具有认知价值、审美价值和发展价值的文体进行“精神”对话时,那种快乐是无以言表的。比如我们研究鸿门宴和《史记》中项羽的故事,就会发现太史公非常欣赏项羽作为悲剧英雄的人格魅力。提拔项羽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贬低刘邦,而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如果继续思考,就会发现太史公作为汉朝的臣子,轻视至高无上的权力,不得不含蓄表达的深层意图。也许这种解读可能不符合历史学家的正统,但谁也不能否认,这种国学可能是太史公与我们后代之间跨越几千年的对话,即使这种对话可能有很多误解。我们在处理教材的时候,设置一些相关场景,介绍一些背景知识,学生自己把思维推到这个层面。
这学期我们读古诗词,从《诗经》《离骚》到汉魏晋的诗词。从这些诗中,我们思考那个时代的兴衰和个人的喜怒哀乐。我们看了《赤壁赋》《狱青》《荆轲刺秦王》,深深地感受到有那么多那么强的。
广阔而不同的人生奋斗和人生选择;学习《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展望》和《飞向太空》,由衷地为人类孜孜不倦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感到自豪;在名著导读中,我们穿越时光隧道,与孔子、巴金、雨果、狄更斯对话,用他们的智慧照亮我们的人生旅程。
当然,新课改也对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目标的设定由单一的统一目标变为多层次目标,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提高;备课的时候,知识要准备的更充分,更重要的是要准备好学生的可能性。尽可能考虑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选择好切入点和提问方式,把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作为我们备课的出发点和归属点。
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与教学方法的改进。
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方式以学生自主建构为特征。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语文学习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在教学方式的变革上,新课程特别倡导“自主、合作、探究”。
因为课改刚刚开始,我们对课程的理解不可能一开始就迅速到位。即使认识到位,实践也无法快速跟进,出现了误区。比如,片面地认为“新课程就是要新”,于是课堂上花样百出,有时课堂上强调所谓的“自主性”,而学生实际上是在老师的组织下进行活动。他们非常“忙”,兴致勃勃地交流、报道、表演...而学生没有时间思考。说到“合作”,就是“小组讨论”。任何一堂课都是小组讨论,一切都要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很少考虑讨论的价值。有时候,合作是合作,但没有提供足够的时间。合作的过程很短,讨论研究很匆忙。因此,学生经常感到非常困惑,没有任何结果或结论。
通过学校后续的听评课和教育学院的示范课,我们及时反思,认为从根本上说,这种误解与我们对新课标精神的理解不够有关,从而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肤浅和浮躁,甚至有些急功近利。我们的结论是“多方面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和经验”,这应该是有条件的。要看正确的价值取向,一切脱离学习内容、违背语文特点、不切实际、把事情复杂化的体验都要慎重。自主学习应该是指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学习,有足够的空间思考,有更多的机会实践。在此前提下,面对相同的学习内容,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方法和学习伙伴,带着饱满的情感开展学习活动,从而实施自主学习,避免课堂上出现虚假自主的现象。合作学习要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学习只有经过独立思考才能有效。真正的合作学习一定要用在刀刃上,用在突破学习难点上。不是为了合作而合作。合作学习是通过许多人头脑中讨论的智慧火花来解决有一定难度和深度的问题,而不是普通的问题。因此,合作学习的组织也必须给每个学生足够的时间积极参与和发言,从而得到发展。同时,不要一有问题就组织学生去探究。如果没什么好探索的,不如把传统教学和“现实”“活动”“预设”“生成”结合起来。
在半年的课改实践中,我们遇到了很多问题(也许是我们对课改概念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和透彻),但我们相信,课改的道路上虽然有荆棘,但沿途的风景是无限的。尽管有这样的想法,但作为教师,我们仍然充满爱心,在课堂上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发挥自己的才能,努力达到新课程的要求和目标。我们相信,无论如何,课程改革将有利于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并将促进教师的不断学习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