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影学院北影探源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初期,由中国* * *制片方领导的延安电影集团摄制电影《延安与八路军》后,电影集团负责人袁受党中央委派,于1940年夏天将影片的全部底片带到苏联莫斯科进行后期制作。袁在苏联时期参观莫斯科全苏国立电影学院,受到很大启发,产生了中国需要成立一所“中国自己的电影大学”来发展人民电影事业的初衷。

随着我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迅速进行,为迎接全国解放,培养和挽救干部,根据中央东北局的指示,当时人民电影工业的唯一基地东北电影制片厂从1947开始,举办了四期电影干部培训班,培训干部520多人,其中参加电影工作的干部440人,参加军队和地方文化工作的干部70多人。这些培训班坚持办学方向和教育方针,为建立中国自己的电影教育积累了经验。

新中国诞生后,周扬、、袁、等新中国电影界的领军人物,在谋划旧中国留下的断壁残垣的改造、建设和发展时,感到需要大量的电影专业人士来扮演和书写工农兵。目前还不具备成立“中国自己的电影大学”的条件,委派陈波儿从实际出发进行规划和实施。于是人民的电影教育开始了它的初级阶段。在、谢铁力、巴宏、、姚等人的领导下,经过筹划,并经文化部、中宣部和同意,于6月1950成立了中央文化部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简称表演艺术研究所)。并于7月初开始在北京、南京、上海等地招生。1950 9月14日,首届三年制大学生演员班38名学生举行开学典礼。

表演艺术学院由陈波儿领导。遗址位于西城区石老娘胡同4号院,后逐步开发出石老娘胡同9号院、寿比胡同、大成巷三座校舍,占地* * * 3200平方米,使用面积2000平方米。在表演艺术研究所时期,中国* * *制片党支部隶属于电影局总支部,是第8支部。

演员一班在1951和1952招收两名转学生,毕业时有55人。

1951新学年开学,招演员和编剧两个班。演员二班24人,编剧班37人。

1951 5月,表演艺术学院更名为中央文化部电影局电影学院。

当时的专业教师,多是来自解放区、部队和国统区从事革命文艺多年的艺术家。授课老师先后有:王毅、、谢铁力、陈怀凯、巴宏、李芦玲、、、唐、、耿、、许、、、吴添、林毅。当时在教学方面,我开始学习已经传入中国的苏联戏剧与表演理论,并编写了《戏剧教程》等专业课的教材。同时,邀请裴文中、金克穆分别讲授社会发展史和政治经济学,王振智讲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石东山、蔡楚生讲授电影特色。此外,、周扬、、陈黄梅、于敏、俞平伯、丁玲、聂绀弩、孙、艾青、老舍、盛嘉伦等著名文艺家都曾来校作过专题讲座。

在表演艺术研究院期间,虽然专业老师不多,教学计划也比较简单,但教授的课程涵盖了文艺的方方面面,学生接受的知识也很广泛。这期间没有专门的教学设备,条件简陋。做法是在院里的砖地上,看电影得去电影院买票。教室和宿舍冬天都是烧煤球的炉子。学生实行供给制,虽然条件艰苦,但学风是团结、紧张、生动、严肃。

1951年秋,一、二班演员、编剧赴湖北汉阳参加土改6-8个月。之后编剧班深入石景山钢铁厂参加车间工会工作,和石家庄工人一起生活了三个月。1952期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以孙教授为首的南京金陵大学电影播音专业课、以教授为首的苏南文教学院电教专业课、以钱家军教授、范景祥教授为首的苏州美院动画专业课的师生,连同三校的教学设备一并调入电影学院。至此,电影学院成为了一个有美术系和技术部的综合性学校。这标志着中国电影教育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时,学校搬进了皇姑坟的新校舍,在新街口的缺口外。新校舍占地3.3公顷,建筑面积6900平方米,其中排练厅300平方米,剧场1.800平方米,教室和实验室600平方米,在校址南侧设置简易操场1.500平方米。

院系调整后,1952电影学院参加全国高校统一招生,开设了苏州艺术学院转来的新闻摄影、冲印、动画三个两年制大专班。除了专科班,冲印专业还招收了中专班。为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电影放映,举办了少数民族地区电影放映教师培训班。直到1954,先后举办了新闻摄影干部培训班、第一期投影教师培训班、俄语专业课等在职干部培训班。

1953年3月,中央文化部电影局电影学院更名为北京电影学院。

1953 1953 2月24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事务局第199次政务会议作出决定。"...电影局要积极准备条件,争取在四至五年内成立电影艺术学院,培养电影人才,首先是编剧、导演、演员……”。在电影管理局制定的第一个电影工业发展五年计划中,有一个在北京电影学院的基础上建立北京电影学院的计划。根据国务院决定,文化部派出一批留学生赴苏联和民主德国学习电影编剧、电影摄影、电影艺术和电影工程。组织专门人员考察苏联电影教育;同时聘请苏联电影教育专家授课,培训教师。1955 165438+10月由苏联专家B·伊万诺夫、B·卡赞斯基、A·西蒙诺夫、B·安东年科授课,为导演、演员、摄影师、制片人开设四个专题班,重点培训教师。学员均为来自各电影制片厂创意制作部门的在职干部,具有相当的实践经验,学制两年。同时,学校配备部分教师,协助苏联专家随班就读工作和学习。

除了理论教学,苏联专家更注重课间电影作业的实习。因此,学校在原表演系的基础上成立了实习办公室,增加了电影实习设备和教学辅助力量。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4个专业班先后拍摄了《小白旗风波》、《叛乱》等9部合拍片,演员专业班排练了舞台剧《敌人》、《第十二夜》。周恩来总理亲自观看了《第十二夜》的演出,并会见了苏联专家和学生,对专家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业成绩给予了肯定和鼓励。

1955年7月,北京电影学院筹备组的《北京电影学院筹建报告》被文化部上报政务局。7月24日,周恩来总理亲自对高教部作出指示,8月4日,教育部综合司正式将该计划列入名单。

从演艺学院第一届演员班到专业班,电影教育的最初历史阶段为新中国电影事业的急需和发展输送了576名专业毕业生。其中:李、、、庞学勤、、孙瑜、、林、林农、王艳、、董克娜、杨晶、于洋、张桂兰。、魏朵、、常艳、阿达等众多著名艺术家,以及、于谦、刘国典、孔、等教授、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

6月1956,1日,国务院批准北京电影学院改制为北京电影学院,任命王兰喜为电影管理局局长、院长。书院成立后,学校设在新街口外街道小西天。专业系设置为电影导演、电影演员、电影摄影、放映教师专业课。同时参加了全国统一招生。3个本科系(四年制)要参加专业考试(含初试和复试),已录取86人。他们是新中国电影团队的第一批本科生。29名专科生参加了教师筛选专题课程。三个系的课程设置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讲座课。在同一个班级里,分为:政治课、文史课、外语和体育课。虽然教材、剧目、书目等方面也包含了中国民族艺术教育的传统内容,但教学计划的框架基本采用了苏联电影教育体系。1958年8月,文化部批准成立北京电影学院实验电影制片厂。

1959新增电影与美术系,本科五年制。和注册学生。

1960年,文化部决定将北京电影学院新设立的电声、化工、机械三个专业班的新生和教职工全部转入电影学院,成立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工程系。

1961成立电影文学系,从文化部文化学院抽调15大二学生学习电影编剧和电影艺术理论,9月初开学。

1963上海电影学院撤销后,美术系学生转入北京电影学院电影美术系(61班)继续学习。

从1960到1965,有20篇短篇小说,71本书和许多由实验电影工作室组织的本科生毕业班制作的纪录片。其中,三部故事短片《过山龙》《大木匠》《父子》和两部纪录片《高炉焰火》《装卸之歌》已在国内上映。

这一时期的主要教学对象都是本科系的专业,但仍然坚持为电影事业的发展培养在职干部。1959成立短训部,培养了新闻编导、新闻摄影、录音、显影四个专业273名学生。今年举办了表演教师进修班,邀请了苏联表演艺术家尼·潘科娃来校授课。表演教师高级班1960年8月结业,演出苏联话剧《乐观的悲剧》。摄影系举办“电视摄影干部短训班”、“科教电影摄影短训班”,导演系举办“科教电影导演高级培训班”,工程系举办“放映教师专题培训班”。作为教学改革的一项措施,1960表演系尝试招收两个六年制初中毕业生班。

自1960起,学院摄影系接受越南、柬埔寨、阿尔及利亚、印尼留学生学习电影摄影,导演系也接受阿尔及利亚留学生。

1959年3月,受中共北京市委委托,北京电影学院制作了每月两期的定期新闻杂志《新京报》,以反映北京各条战线建设发展的新成就和新人物、新事。同时,他还制作了《修建密云水库》和许多关于北京工业和北京农业的大型纪录片。

1960新京报被评为北京市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到1962秋,* * *发行63期。由于电影进口锐减,市委决定暂停拍摄。

20世纪60年代初,该课程加强了历史课程的建设,增加了中国电影史、外国电影史和艺术概论,并为学生制定了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

从65438年到0966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电影教育全面瘫痪。1970年5月,全体教职员工被分配到部队农场工作,随后学校的校舍、设备、电影资料、书籍全部移交,电影学院被扫地出门。

这期间,迫于压力,电影学校陆续招收了大专、中专、高级班等22个“工农兵”专业班。

粉碎“四人帮”后,1977经国务院批准,恢复了原北京电影学院。

为了迅速重建北京电影学院,文化部于1978年3月成立了以王兰喜副部长为组长,梦露、钟敬之、沈申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拨乱反正,恢复了导演、表演、摄影、美术、录音五个系的本科招生,文学系通过举办进修班逐步恢复了本科招生。举办表演教师进修班,各部门举办干部专业班。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电影干部,1981年面向新疆、内蒙古少数民族学生招收表演、摄影、美术、录音四个本科班。1982年7月,罗广达、周传基作为观察员赴澳参加CILECT(国际影视院校联络中心)会议,学院派团考察东西部部分经济发达国家影视教育现状。

学院学术委员会恢复并创办《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后,成立了电影理论研究室,先后组织了电影美学、中国电影民族化之路、中国优秀电影创作实践、影视等系列研讨会。教师在《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和报刊杂志上发表了300多篇有影响的论文。各专业教师先后完成理论专著70余种,其中《摄影曝光控制》、《摄影镜头的表现与选择》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奖(国家级),《元美学》、《色彩学基础与屏幕色彩》获广电部优秀教材一等奖。在1987 -1992期间,获得国家和部级优秀教材奖9项。

在历史课程建设上,重建了7个国家的“电影研究”课程和35门选修课。

在1985年级的6个专业新生班试行“学年学分制”和“二四制”(按本科招生,两年后按学分成绩,少数学生专科毕业,其余继续学习)。

在老师指导下的毕业表演中,毕业生的毕业作业《中奖》、《童年往事》、《乱世佳人》分别获得国际大学生奥斯卡电影节奖和东京国际大学生电影节特别导演奖。

北京电影学院被1984录取为CILECT成员学校,被1988选为管校。6月6日,1991,受CILECT委托,学院主办了“亚太影视培训研讨会”,来自亚太地区22个国家和地区的35所高等院校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1984电影学院被授权招收研究生,并逐年扩大研究方向和招生规模。此后,与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以电影史和电影理论为研究方向的硕士教学班。

1989,北京电影学院国际培训中心成立。

1991 5月,学院制定了《十年规划和八五规划发展规划纲要》。

1992年,学院决定设立“金蜡烛奖”和“北京电影学院奖”。后者是对师生和往届校友所制作的电影作品的荣誉奖,以表彰他们在电影创作上的突出成就,从而推动电影教育,促进中国电影艺术的提高。奖项分为大奖、编剧、导演、表演、摄影、美术、录音七个类别。5月5日,1993,“北京电影学院学院奖”“金烛奖”首届颁奖大会举行,获奖作品及作者名单用金色镌刻在校园金字塔纪念碑上。

1993、1994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合作建立校际双学位学术班。从1994开始,研究生招生计划扩大。

1995,与中国摄影家协会合作办学,成立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此外,北京电影学院董事会成立。

2013年3月,教育部、北京市、国家广电总局签约共建北京电影学院。根据协议,北京电影学院还将在通州区建设占地500亩的新校区。建成后将保障6000名学生在校学习,比目前的学生培养规模增加一倍以上。

2015北京电影学院举行65周年校庆。中信国安投资有限公司与北京电影学院签署联合办学战略合作协议,北京电影学院相关专业中专将迁至河北香河中信国安第一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