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学校隶属关系:教育部电话:0431-5684088

学校地点: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传真:0431-5684009。

邮政编码:130024网址: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创建于1996,其前身是地理系和环境科学系。地理系成立于1949。它原是东北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系的一部分,也是新中国在东北根据地最早建立的地理系。环境科学系成立于1986,其前身是东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成立于1978。是中国高校最早培养从事环境科学研究、教学和环境保护人才的基地之一。地理系下设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和地理信息系统三个教研室。环境科学系下设环境科学、环境生态学和环境工程三个教研室。学院还包括东北亚地理研究所、环境科学研究所、泥炭与沼泽研究所、城市规划研究设计院等科研单位。2002年,学校成立了“东北师范大学中国东北研究院”,隶属于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现有教授29人,副教授24人,高级工程师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8人。近五年来,* * *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118项,其中国家重大项目2项。拥有人文地理学、环境科学、区域经济学3个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建立了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拥有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区域经济学6个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权。目前有5个本科专业: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生态学、环境科学、地理信息系统。

一、专业设置

1.本科专业

地理科学专业是师范类专业,主要培养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地理教育和地理工作者。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非师范类专业,主要培养从事城市规划、国土资源(土地)管理和区域规划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政府公务员。

环境科学是非师范类专业,主要培养环境监测、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质量评价、环境污染控制等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

生态学专业是非师范类专业,主要培养生态监测与评价、生态工程与生态系统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城市生态建设等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非师范类专业,主要培养将数字技术应用于城市、交通通信、土地、自然资源、环境保护、监测等领域的管理和建设人才。

2.主程序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包括两个研究方向:资源环境经济学、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学包括区域发展与规划、区域经济与管理、国际区域经济学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四个研究方向。

课程与教学论包含了地理教学论的一个研究方向。

自然地理学包括三个研究方向:土地资源与规划管理、湿地与环境演变、资源与环境信息工程。

人文地理学包括区域经济地理与区域发展、城市地理与城乡规划、文化地理与区域旅游发展、经贸地理与物流四个研究方向。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包括遥感信息分析、GIS理论与发展、专题地图编制三个研究方向。

城市规划与设计包括三个研究方向:区域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小城镇规划和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

环境科学包括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和环境地理学三个研究方向。

环境工程包括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和生态控制工程三个研究方向。

土地资源管理包括三个研究方向:土地资源管理、土地规划和土地评价。

3.博士专业

区域经济学包括七个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现代化、城市与区域一体化研究、区域科技创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区域资源整合与可持续发展。

自然地理学包括综合自然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和湿地生态学三个研究方向。

人文地理学包括区域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理论与方法、城市地理学理论与实践、区域经济地理学和区域规划四个研究方向。

地图学和GIS包含1空间信息集成分析模型的研究方向。

环境科学包括环境生态学、环境规划与评价、保护生物学、生态毒理学、环境污染化学、环境分析化学、低温等离子体与污染控制工程、辐射环境学八个研究方向。

第二,教师队伍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10人(含专业教师80人),其中教授29人(博士生导师18人),副教授26人,高级职称教师约占70%,讲师16人,助教9人。教师中,博士学位29人,约占36%,硕士学位36人,占教师总数的一半。学院聘请了两位校外教授作为“特聘教授”,其中一位是中国科学院院士。

第三,人才培养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服务基础教育的办学特色。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成功创造和谐的人文环境。在教学中,注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积极实践“宽口径、厚基础、精专业、多出路”的培养模式,构建灵活多样的课程体系,注重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和创造力。

五年来,学院为中学、大专院校、科研机构、政府职能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249人,本科毕业生911人。2004年上半年博士生91,硕士生216,本科生680。

四、办学特色和优势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青年教师数量多,学术水平高,教师梯队结构合理。既有资深院士、博士生导师,又有高学历的年轻学术骨干,具有明显的地理学、环境学、生态学、地理信息系统等学科交叉优势。近年来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18项,在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869篇。形成了区域经济地理、城市地理与城市规划、湿地科学和地理信息理论与技术等鲜明的研究方向。拥有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区域发展信息系统先进实验室,拥有丰富的图书资料和网络资源,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区域经济、城乡规划管理、国土资源和环境监测与研究人才。

动词 (verb的缩写)实验室建设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重大科研项目,我院教学条件不断改善。有多媒体教室、自然地理(地质、生物、土壤)实验室、区域开发信息工程实验室、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环境科学实验室、生态实验室、环境工程实验室和计算机房。2002年,经批准,学院成立了湿地生态与植被恢复国家重点实验室。学院图书馆有中外文图书5万余册,中文期刊245种,外文期刊42种。学院网站和地理信息港网站通过校园网与互联网相连。

不及物动词“九五”以来科学研究概述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鲜明的研究方向,多年来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国家科学事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地理学、湿地科学、城市地理与城乡规划、综合自然地理学、地理信息理论与技术、生物地理学与生态恢复、地理课程与教学论、环境生态学、有机污染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区域环境规划与评价、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近五年来,我院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1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5项,1项“973”项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项目3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总资助2396万元。近三年来,在SCI检索的《地理杂志》、《环境科学》、《地理科学》、《地理研究》、《第四纪研究》、《古地理杂志》、《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生态学杂志》、《湖泊科学》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869篇,发表学术专著36部。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中国科学院一等奖,教育部二等奖。与地质学密切相关的第四纪环境演化和湿地环境演化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国家资助了多个项目,在东北季风区环境代用指标、全新世环境演化、定量古生物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七。国际合作与交流

广泛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是学院的长期方针。近年来,对外学术交流不断发展,与俄罗斯、日本、德国、白俄罗斯、韩国、朝鲜、蒙古等国家和地区的有关科研部门和高校建立了长期的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关系。

(执笔:解冬梅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