屁股上不到一厘米就起了个疙瘩。我是学生,在大学里一天坐10个小时。很痒,但是我没带在身上。
褥疮(压疮)又称压疮。褥疮是身体长期局部受压,阻碍血液循环,使皮肤和皮下组织因缺血而出现水泡、溃疡或坏疽。一般来说,长期卧床、翻身不便、肢体感觉障碍的患者容易出现。过度消瘦、肥胖、水肿、动脉硬化都容易促进褥疮的形成。应尽早开始治疗,原则是立即停止对患处的压迫,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强伤口处理。一度褥疮可给予定时按摩、改变体位、局部酒精涂抹、烘烤。如炎症明显,可用0.5%新霉素溶液等湿敷。二度褥疮可涂抗生素软膏,盖无菌纱布。三度褥疮必须清除腐肉,反复清创。对于小溃疡患者,可外用0.5%硝酸银根除感染,可用康复新滴剂促进肉芽组织形成。皮肤移植可用于溃疡较大的患者。对于坏疽性褥疮,应通过充分引流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同时应给予高蛋白饮食,重症患者需加强支持治疗,必要时输注全血,纠正氮潴留倾向。伤口脓液常做培养和药敏,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外用。加之全身广泛感染,系统性使用抗生素。加强对卧床病人的责任感,坚持定期护理制度。避免局部受压,每隔2~4小时翻身一次,及时按摩受压部位。如有必要,可悬挂一些薄而易压的零件。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保持床铺平整、整洁、柔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经常用50%酒精按摩局部,按摩后涂爽身粉,每日2~4次。根据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临床表现可分为三度:一是褥疮的最早表现,局部出现红斑、水肿、麻木或压痛,缓解压力后不能恢复,但治疗后数日内可好转。二度:表皮紫黑色,或水泡或皮肤松动脱落,形成烂面。三度:溃疡形成,浅至皮下脂肪层,深至骨组织,继发感染后,脓多而臭。按Y-K分类法分为:ⅰA类:红斑持续30分钟至24小时;I B级:红斑持续24小时以上。II级:表皮和/或真皮溃疡不触及皮下脂肪。ⅲ级:溃疡深及皮下脂肪。ⅳ级:深至肌肉和筋膜。ⅴ级:深至骨表面。ⅵ级:累及关节腔。病程逐渐由轻到重。如受压部位的深浅组织同时缺血缺氧,导致褥疮的突然发生,即“坏疽性褥疮”。局部皮肤起初呈暗紫色斑点,指压不消退,伴有剧烈疼痛或麻木。补片可迅速扩张后死亡,失去痛感,坏死组织上覆盖痂皮,脱落后形成溃疡,直达肌肉层或骨骼。褥疮常伴有细菌感染,特别是局部蜂窝组织炎、脓肿、骨膜、骨髓炎和绿脓杆菌感染引起的败血症,迅速加重患者的恶病质。诊断昏迷和瘫痪的病人,长期卧床,虚弱的病人在没有肌肉覆盖或肌肉变薄的情况下常压迫骶尾部、踝部和足跟等骨突起,然后坏死形成溃疡,常伴有细菌感染、迁延性贫血和不同程度的氮潴留或钙沉积并加重病人原有疾病。鉴别诊断病因长期压迫并集中在身体小范围内,足以使局部血液循环受到压迫,造成组织缺氧而损伤或血管坏死。如果继续压迫,病变的进展可使全层皮肤坏死、缺失。溃疡常导致细菌感染。由于溃疡基底和边缘毛细血管和静脉充血,逐渐形成大量肉芽组织,抗生素系统应用的效果往往大大减弱。因此,溃疡或坏疽区可在皮下迅速渗透扩张,几天后其直径可达3~6 cm。渗透范围可达溃疡外观边缘8~10cm,深层发展可累及骨膜甚至骨,引起局灶性骨膜炎或广泛骨髓炎。脑血管病人如何预防褥疮?脑血管病患者由于半身不遂、长期卧床、局部组织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容易出现皮肤溃烂、组织坏死,产生褥疮。所以要加强皮肤护理,预防褥疮。具体措施如下:(1)勤翻身可以避免患者长时间被压在同一个部位。一般两小时翻身一次,但翻身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拖、拉、推,以免划伤皮肤。骨突处要加海绵垫,有可能的话可以加橡皮筋,减少局部压迫。(2)勤换。大小便失禁的患者应及时清除排泄物,以免因潮湿而刺激皮肤。衣服、被褥、床单等。被排泄物污染的应及时更换,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卫生,避免感染。(3)经常保持床铺干净、平整、干燥、柔软。每次翻身都要注意整理床面,使其平整无杂物,以免划伤皮肤。(4)每次翻身时定期检查局部受压皮肤,发现异常立即采取积极措施,防止病情发展。(5)定期按摩主要是对容易长褥疮的突出骨骼部位进行按摩。按摩时,手掌紧贴皮肤,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做环形按摩。按摩后用5%酒精或红花酒精。冬季可使用创伤油或皮肤乳液,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营养,预防褥疮。(6)强化营养不良皮肤对压伤的耐受力差,容易长褥疮。因此,应给予高蛋白和高维生素的饮食,并摄入足够的水,以增加皮肤的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