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大学生中的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五千年的长期发展中,由特殊的自然环境、经济形态、政治结构和意识形态所形成的文化积淀。它不仅以程式化的经典文献和制度的形式存在,而且以长期历史过程中积累的民族思维方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行为方式、审美情趣、时尚习俗等形式存在。中国传统文化将制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成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文化背景。正确引导大学生积极接触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其有价值的部分可以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产生积极影响,也有利于消解市场经济的一些经济原则带来的负面效应。在人生态度上,司马迁与逆境抗争的精神,苏东坡豪放豁达的胸怀,张衡、徐霞客对真理执着的热爱,孟子的“我善养浩然之气”,都是健康的精神境界。在处理自然与命运的问题上,荀子的“制命而用之”论和王夫之的“与自然互动”、“创造命运”论,都包含着人定胜天的光辉思想。关于个体生命的权利和自由,《古诗十九首》和阮籍爱情诗对生命意义的关注,《世说新语》对个人价值的肯定,《红楼梦》中贾宝玉、林黛玉对自由恋爱的热烈追求,都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中国人崇尚亲情,“身在异乡,每逢佳节倍思亲”和“慈母手里的线,为任性的孩子做衣服”极大地温暖了我们的生活,支持我们克服各种困难。“鸟兽不能同群,我也不是斯里兰卡的追随者。”和“跳舞找出影子就像在地球上。”中国人热爱和关心现实,这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各种虚无主义思想对人们思想的影响,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来建设现实生活。“君子自强不息”。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中国人没有屈服,而是始终保持一种信心、斗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仁者爱人”,中国人往往讲究道德,待人友善,这对优化社会秩序、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意义。在处理个人、民族、国家的利益时,“利国利民,不为身”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在义利取向上,“见利忘义,见危舍命”和“见财不得,见难不得”。拜金主义、金钱至上、金钱至上等思想的侵蚀,其反抗闪耀着道德光辉。在修养方面,《国语》中的“从善到成,从恶到崩”,“从胜到强”都是良言,都是警示。在因为咄咄逼人的自由而处处丧失责任感的今天,什么是白居易的“人之忧而不救,孤芳自赏是什么感觉”,什么是顾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在道德沦丧的当下,“三杯吐槽,五山轻”的承诺,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在其漫长的形成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落后,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弱点。我们通常的做法是对这些负面的文化现象避而不谈,违者必究。其实躲是免不了的。不如正视它,走近它,反思它。反而可以作为反面教材,起到提醒人们节约时间,深入思考的作用。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去认识和理解这些负面的文化现象,同时督促他们去克服负面的作用和影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认知的价值取向、保守的心理、“守一”的惯性和“忌讳”,都会阻碍学生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的形成。崇尚中庸会直接影响学生竞争观念的形成。等级观念、忠孝文化、“不可居高临下”的封建原则,都会阻碍学生民主意识和作风的形成。传统文化中的“官本位”文化将官僚视为整个社会的核心阶层,必然导致崇尚“人治”而忽视“法治”、排斥民主的后果。这肯定会影响到现在许多学生和人们对体制的根本改革,这很容易使改革成为一句空话...在新的时代,我们需要建设新的文化和新的人文精神体系,使人变得更加高尚和高尚。但中国新文化的建设,正如人们常说的,必须坚持继承、吸收和创新。继承是必须的,主要是因为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或者反映了中国人改造自然和社会的一些高尚品质,应该继承。当然,我们反对无限提升。中国传统文化是在特定时期形成的,必然有其时代局限性。任何夸张都是不对的。关于如何继承上述,即如何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新文明、新文化、新人文精神体系的对接,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中其实有精辟的理论。首先,“不管愿不愿意,我们都应该接受!”首先是继承,然后是批判、吸收和吸收后的创新。中国独特的社会历史条件使得中国传统文化也具有鲜明的两面性。中国传统文化是精华与糟粕并存、正反因素并存的双面体。而且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并不是完全泾渭分明的。它们往往是融合在一起的,交织在一起的,往往一方面是精华,一方面是糟粕。这种复杂的局面要求我们谨慎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要有意识地尽可能地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系统学习、理解和研究来渗透,以突出其目的性和倾向性,增强其正面效应。点亮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之灯,高
抬高人文,以雷击鼓,以风雨滋润,一定会改变大学。
人文精神缺失、淡化、衰落的现实,也将有利于民族文化的整理、挖掘和振兴!
第一,如何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指中国历史上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族为背景,以儒家伦理为核心的社会文化制度。她是我们祖先传下来的丰厚遗产,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她所包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一方面,她具有强烈的历史性和遗传性;另一方面,它具有生动的现实性和多变性。她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中国人,为我们创造新文化提供了历史和现实的依据。
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其主导地位长期被儒家伦理文化的价值取向所占据。儒家伦理文化五千年来一直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从中国的原始人类到现代社会,它仍然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另外,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特点来认识它。
首先,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封闭的生态环境条件下,以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的产物。它是以汉族为主体,集各族人民智慧而创造的。这种特定地域和特定人类圈子的社会精神形态具有强烈的民族性。
其次,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完整而庞大的体系,延续了五千年。它从哲学思维、思维方式、心理倾向等方面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非常丰富,具有内容的完整性。
第三,作为一种文化传统,它会代代相传,无论是自然的还是选择性的,它永远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停止。教育的传承属于选择性传承,就是把优秀的部分传承下去。因此,它具有永久的遗传性。
第四,传统文化属于旧时代,由于时代的局限总是被一分为二,精华与糟粕并存,养分与毒素并存。它对教育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具有双重效应。
二、如何理解中国的传统教育
中国传统教育是指中华民族长期形成和定型的教育遗产,它已成为一个实际的教育历史实体,是中华文明演进的教育源头。[2]
中国传统教育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1)中国儒家传统教育;(2)中国
道教传统教育;(3)中国佛教的传统教育;(4)近代西方教育科学传入后形成的传统教育;(5)本世纪以来,特别是二三十年代,我国许多教育家和教育学派通过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创新,形成了传统教育;(6)中国无产阶级的传统教育。
中国传统教育的主要特征被学术界概括为:天人合一、政教合一、文道结合、尊师重道。
[3]这种观点主要来自
论哲学整体结构的层次。另外,如果中西教育的特点是正确的
总结起来就是:重世俗而轻神性,重道德而轻功绩,重政务而轻自然,重和谐而轻竞争,重整体而轻个体。
从中国传统教育的各种思想和现象来看,其基本精神和理念可以概括为:综合观、辩证观和内在观。
(1)综合观,即大教育观。中国传统教育认为教育是整个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很多教育问题本质上都是社会问题。《礼记》开篇说:“忧宪而求善,足以闻,不足以动众;是智而远之,足以动众,不足以转民。君子欲化人为俗,必学之!玉不琢,不成器;人家不学也不知道。是古王立国民,教为先。“这就是说,统治者可以通过颁布法令、招揽品德良好的人辅助来获得小名声,但不能激起群众的听觉;如果他们亲近智者和与他们疏远的人,可以激起群众的听觉,却不能起到教育人民的作用。君子要教育百姓,形成良好的风俗,就要重视设学,重视教学!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会懂道理。所以,古代君王要立国、治民,首先要立学、教书。同时,《礼记》和《学记》也引用了《尚书·对明》的话:“对岳明,读书始于学。原来是这样!”本文旨在强调君主在治理国家时,应始终以立学、立教为先。可见,在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教育被视为国家大事,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认为教育可以培养国家需要的人才,形成社会道德。
(2)辩证的观点,即对立统一的观点。中国传统教育把德育放在首位,但同时也不忽视知识教育的作用,德育与智育形成对立统一的关系;同时也强调教与学的关系也是一对矛盾,但这一对矛盾,却同时指出教得益于学,学因教而日日进步。
(3)内在观,即强调激发人的内在道德意识和心灵的内在道德功能观。中国传统教育的显著特点是启发人的内在意识,教会人如何“做人”,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实现入世的理想精神,重点是自我肯定。
第三,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教育的关系
教育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没有整个文化系统,就不可能理解这个文化系统中的教育要素。实践和理论反复证明,教育、政治和经济之间的关系绝不是线性因果关系,它们之间存在一系列中介因素,文化就是其中之一。只有将教育置于文化的整体框架中,才能充分理解其意义,把握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中受传统文化影响的合理性与荒谬性。
传统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一般表现在两个层面:
首先,从历史的显性层面来说,一定的教育必须建立在原有教育的基础上,绝不可能在没有完全摆脱传统基础的情况下任意创造。原始基础其实是传统文化在政治、经济、宗教、礼仪、思想、教育等方面的具体表现。比如唐朝的文化积淀倾向于比较开放、外向、热情的类型,所以它的教育也倾向于“宽容”,从唐诗的辉煌就可以看出来;宋代的文化趋于相对封闭、内敛、高雅,所以其教育也趋于精致细腻,整个教育更注重理学的建设。
其次,从历史的隐蔽性来看,文化传统往往以“遗传基因”的形式渗透于整个历史过程,作用于现实教育。一般是作为一种潜在的意识,无意识地嵌入教育中。教育目标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受传统文化影响更深。比如“好好读书就做官”“书中有黄金屋,书中有千斤粟,书中有颜如玉。”学习动机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今天的现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