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功权的人物轶事

季公权与鲁迅

-精神交流

1959、11年6月,时任中央政法委委员、山西省政协副主席的纪功权和他的儿子、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主席、中国银行副行长纪在政协参加一个聚会。在这里,他遇到了鲁迅的遗孀许广平。他们谈论了鲁迅。谈在北洋政府教育部时与鲁迅先生的交往。季公权先生回忆说,他和鲁迅先生在教育部的时候是“同部同室”,“同部”就是社会教育司,夏曾佑当时是处长;室友是社会教育系一个大房子里的两个同桌工作的人。许广平见到鲁迅先生的“老同事”时感慨万千,于是请他“写点回忆录留作纪念”。季公权先生“慷慨”。回去后晚上睡不着。回想起和老公在一起的那些年,感慨万千。我写了《我对鲁迅风华正茂的印象》这篇文章。

文章发表在《光明日报·东风》上,这是回忆鲁迅北京教育部时期的重要文献。在文章中,季公权谈到了自己对“鲁迅风华正茂”的深刻印象:“他整天看书,不浪费时间闲聊。”“什么都不要说,不要笑。”他喜欢提“人定胜天”这句话,“他对民主的态度很热情。”“他的生活勤劳而简单”...在季公权的心目中,鲁迅是一个“直爽、宽容、有见识的朋友”,是一个“看之如暖,惟听其言”的君子。"

1963 6月16日,季公权先生在回忆自己82年的生活时,也谈到了自己与鲁迅先生的交往:“辛亥革命那一年,我从日本回到上海的时候,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了。我给教育部蔡宇民先生(蔡元培)提了个建议,他让我去南京(。我见到了周树人先生(鲁迅先生于1912年2月在教育部工作)。后来调到北京,仍然担任委员。他也来过北京,也是留日学生。我们太听话了,以为自己了解自己。鲁迅的日记里有三次提到我,我受他的影响很大。我常常想,工作之初能遇到这样的朋友,真是莫大的幸运。”纪回忆说,鲁迅“根本不喜欢和人说话,除非有正事要谈。”但两人同桌工作。“正好我们俩都喜欢看书,每天都面对面坐下来看自己的书。我记得他好像经常看一份西文文献(德文,他在日本学医,懂德文),每天都看得津津有味。”

据鲁迅先生日记记载,1913年4月27日,鲁迅等“同僚”曾在“劝业场”小有天饭店公款宴请,大概是送别嵇故里。可以说他们接触的时间也就一年多。正是这一年,他们结下了一生的友谊。甚至50年后,年过八旬的季公权也深受感动,要他的夫人张女士写下这段历史和他对鲁迅先生的敬仰之情。

在教育部任职期间,因为理念相同,两人非常和谐友好。据鲁迅日记记载,“季先生介绍一些同乡来京应聘巡抚”,鲁迅欣然为他们担保。作为律师的季公权也得到了鲁迅的担保。同事期间,在教育部工作的鲁迅、季公权、徐守尚、齐寿山等人经常请他们到饭店喝酒。共商国是,寻求真理。王先生虽然是绍兴人,但只喜欢喝汾酒。季公权多次特意将鲁迅喜欢品尝的山西名优特产杏花村汾酒赠送给他。

当时他们社会教育署第一分部主管北洋政府的文化艺术工作。尽管军阀统治无意进行文化建设,但鲁迅和他的一些同僚们还是做出了许多令后人印象深刻的文化成就:制定音标、举办儿童画展、查禁不良小说、倡导美育、考察新剧、筹建历史博物馆和史静图书馆(今北京图书馆)等。,这些都凝聚了鲁迅的心血,也包含了季公权的参与。比如收集全国各地的展品和书籍,山西官书转移到北京等。,都有纪的帮助。

季公权先生回乡后,历任省政法学校教务长、校长。我和鲁迅先生交往频繁,关系很好。1915年,季公权到了北京,曾经邀请鲁迅等人到泰丰楼。两天后,鲁迅回访了嵇下榻的“高盛店”。纪功权转学为山西大学大四法律系学生。他在北京聘请教师时,总是抽时间去见鲁迅先生。鲁迅日记中还记载了教育部前同事鲁迅、徐守尚、齐寿山等“* * *燕子”季公权于7月1916在北京“宜昌”餐厅。这反映了当时嵇与鲁迅先生的交往非常密切。

回忆往事,嵇先生说,有一次在北京遇到鲁迅先生,嵇先生开玩笑地对他说:“你还是办个政法学校,培养男人,侯,伯,子,男人。”季先生说:“这是洪宪酝酿的时候。他接近了蔡宇民先生,知道了这个消息。我深深地记住了这两句讽刺的话。”抗日战争时期,他在美国以笔为枪,宣传国内* * *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的伟大成就,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制造的皖南事变真相,为建立国际抗日统一战线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季公权先生主持制定了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并参与释放日本战俘。

人与人之间有价值的,在于心的沟通和交流。这是鲁迅先生和季公权先生的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