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的学习制度是怎样的?

建国后,由于社会事务的复杂和分工的细致,教育的有益功能开始显现,教育活动自然成为政府的重要事务,于是官办学校建立起来。据古书记载,官学出现在夏商时期。但学界普遍认为,官学的真正规模应该在西周。西周官方学分有两种:国学,专门为高级贵族子弟设置,按学生年龄分为小学和大学。小学在法院附近,大学在郊区。西周时期的大学有不同的名称,如比雍、大赤、社稷、谢玄等。也是周皇帝带领大臣和学生学习射击和表演乐舞的地方。田字创办的大学规模很大,分国子监。五校:成俊、上库、浙宗、徐东、西永;而督抚设立的大学规模较小,只有一门学问。乡村学校,其教育对象主要是中小贵族的子女,因为年级不同,有“学校”之类的名称園”、“序”和“校”。

西周的国学都是政府发起的,老师都是由官员充任的。由于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了解贵族礼仪制度的官员,而体现这种礼仪制度的法律、文物、书籍都保存在官府中,由专门的官员保管,这些官员实际上具有教师的社会角色,所以“学在官府”、“官师合一”成为西周官学的显著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官学垄断地位被打破,私学出现与官学竞争。直到秦汉时期,新官派才重新获得统治地位。秦朝禁止私塾,推崇“以官为师”的教育模式,以培养实用人才。

汉朝建立后,拨乱反正,不仅让私塾得到发展,还进一步建立了完善的官学制度,奠定了古代学校制度的基础。汉代官学制度建立于汉武帝时期。学校分五级,中央设太学,地方按行政级别设学、校、痒、令四级。当然,就整个汉朝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地方受条件限制,学校荒废无常,这种等级教育制度并没有形成。帝国理工属于大学,教授都是学过家法的“博士”。学生被称为“博士弟子”或“学生”、“学生”,是按照严格的标准从全国各地选拔出来的。国子监的教学内容是儒家五经。每节课都有自己的“家法”,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师法”,学生必须严格遵守,不允许逾越。起初规定一年考一次,考试通过者授予官职。东汉改为两年一考,考中者授官,不及格者重修。考试方式以拍摄为主。答案通常是写一篇议论文。如果回答不合格,就叫“错过攻略”,可以再拍攻略。中策分为甲、乙、丙三科,中策授予郎中、舍人王子、文学故事等职。除了国子监之外,汉朝中央还设立了专门的学校,其中最突出的是汉灵帝时期的“洪都门学校”,专门学习书法和绘画,被称为专门的艺术学校。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学校数量锐减。但在西晋初年,国子监一度发展迅速,学生数量剧增。为了保证贵族子弟的教育,金武帝时朝廷在国子监之外还设立了国子监,规定五品以上官员的子女都要在国子监接受教育。这是古代国子监外立国的开始。北魏时期,除了国子监和郭子学校之外,还建立了另外四所学校,它们遍布全国。三国时期,吉炜邀请祖鲁教授刑法,招募法律弟子,培养专门的法律人才。此后,后秦和南朝的梁都建立了法学,改变了秦汉以降“以官为师”的法学教育模式。晋武帝立博士弟子,教授书法。这是中国古代专门书法学校的开端。此外,南宋时,文帝开医,培养医学人才。这些专业对隋唐时期专门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隋代教育蓬勃发展。隋文帝时期,从中央到地方普遍建立官学。在中央政府,有一个国家寺庙和一个酒祭仪式来管理学校的教育。这是中国历史上设立特殊教育行政部门和特殊教育长官的开端。在郭子庙下面,有五个学校:郭子、国子监、四校、书法和算术。在太常寺设置医学博士和太仆博士。此外,太仆寺还有一名兽医学博士,大理寺还有一名法学博士。

唐朝的教育制度进一步完善,建立了庞大的学校体系。中央直属学校有所谓“六学”:郭子、国子监、四书、书法、算术、法律。从直隶国子监学起,郡守敬国子监一杯酒。此外,东宫下辖崇文阁、弘文阁,中医科下辖医药。按照行政区划,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政府。州县学校,并设立医学系作为附属系。到了唐代,道教受到推崇,中央和地方都建立玄学,专门研究道教经典。学生毕业后可以参加道聚考试。

唐朝完备的学制不仅激起了国内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引起了周边国家的高度重视。朝鲜、百济、新罗、日本、高昌、吐蕃纷纷派遣弟子出国留学,有力地促进了唐与周边地区的文化交流。

宋代的官学制度继承了唐代的制度,但由于宋代出现了几次高潮,又有了进一步的完善。郭子学校是国家的最高学府,国子监是中央官学的主要形式。王安石变法曾在国子监推行“三畲”法,即按学生成绩分级升级。大学教育继续发展,除了旧的书法、法律、算术和医学之外,新设立了绘画和武术。宋代的地方官学也比较完善。按照道、州、县三级地方行政区划体制,州、县两级设置官学。在教学管理上,有明显的特点,如设立行政长官主管地方教育,政府拨款研究领域,保障教育经费。

元朝是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学制具有鲜明的特点。中央官学分为三类:郭子学派、蒙古学派和归国学派。郭子学校的管理实行整体禁食法和贡品制度。整体斋戒法:学生根据程度分为不同的斋戒所,先从三个斋戒所开始,再改为六个斋戒所。第六宅朝东朝西,后两宅名为“娱”和“仁”,学位最低,小学读书;国内两大学派自称“依德”和“有志于道”,研究四书和诗法。后两种斋戒叫“时不时之学”和“得新”,程度最高。当你学习五经的时候,你就会明白其中的义。学生每季度考试,依次晋升。“龚升制度”指的是这种选拔优秀学生并直接授予官员的制度。蒙古子部是从蒙汉官员的子弟中选拔人才,用蒙古语教授《通鉴》一书,考试合格后才授予官员。回国留学,招医生,招富家子弟,学波斯语,给各种政府机关培训翻译。

在元代,学校设置为四级:政府,州县。所有道路都配备了提升学术官员的管理教育。地方也开设蒙古学,主要研究蒙古文字、医学和阴阳学(天文历法),目的是为地方培养专门人才。

明朝的教育制度源于元朝,但更为细致。中央官学是国子监。国子监的学生按学历分为六等:精通小学生四书的,有“才”、“志”、“宽”的;学习一年半以上并经考核合格者,晋升为《编修实录》《诚意》二等;又过了一年半,考完试就进了“气质堂”。学生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四书五经,同时要读《性理大全》、《刘向说苑》、《圣旨》、《大明律》。

明代国子监有两个值得注意的现象:一是教育范围扩大。中小地主的子弟都有机会入国子监读书,为广大中小地主提供了分享政治权利的机会;第二,监管人的身份可以通过金钱获得,也出现过监管捐款的情况。

明代的地方学校比以前更发达了。建国之初,明太祖在国民政府、专区、县和边防都设立了学校,甚至在发达地区的农村还设立了村学。但到了明代,学校教育成为科举的附庸,八股文的学习成为核心内容。明代,为了加强对地方教育的管理,各省都设立了教务,负责教育行政。学政治三年,主要负责学生的考试。一般两次,第一次是年度考试,第二次是科考。选择年度考试一、二等生进行复试,排名第一,即获得已取得省考资格。

清朝的官学制度自明朝以来变化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