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非民生建筑是什么?
一.公共建筑
在公共建筑设计中,功能分析和组织的核心问题是建筑的空间组合、功能分区和人的分布。
(一)公共建筑的功能和空间构成
各种性质和类型的公共建筑一般由三类功能和空间组成:主要使用部分、交通连接部分和次要使用部分。
以校舍为例,教室、实验室、教师备课室、行政办公室是主要使用部分;厕所、仓库、储藏室等。是二次使用零件;以及走廊、门、大厅、楼梯等。是交通联系。公共建筑空间的构成可以概括为三大空间:初级空间、次级空间和交通联系空间。三个空间以不同的方式组合,从而形成不同的设计方案。
利用空间建立紧密的有机联系,依托交通联系空间有效组织各类空间。一般是过道、大厅、走廊、人、楼梯、电梯、自动扶梯、坡道等。被称为建筑的交流空间。交通连接空间的形式、大小、位置受制于建筑空间处理和功能关系的需要。交通交往空间一般要有适宜的高度、宽度和形状,流线要顺直、简洁、清晰,不能曲折,同时要起到引导人流的作用。此外,交通联络空间应有良好的照明,并符合防火要求。建筑的交通连接部分可分为三种空间形式:水平交通、垂直交通和枢纽交通。
(2)公共建筑的功能分区和人流组织
1.功能分区
功能分区是组织建筑空间时必须考虑的问题,尤其是在功能关系和房间构成比较复杂的情况下,更需要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对空间进行分类,并根据其紧密程度进行区分,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达到分区明确、联系方便的目的。在功能分区中,要分析空间的“主要”与“次要”、“嘈杂”与“安静”、“内部”与“外部”的关系,使空间的各个部分得到合理的安排。
(1)空间的“主”与“次”
建筑由于属性不同,必然有主次组合。在空间组合的过程中,这种主次关系必然体现在位置、朝向、交通、通风、采光以及建筑空间构成上。职能划分的主次关系也要结合具体的使用顺序,比如行政办公室的接待室,医院的挂号室。
虽然在空间性质上属于次要空间,但在功能划分上应该安排在主要位置。另外,在分析主次空间的关系时,次要空间的布置也很重要。只有副空间配置得当,主空间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2)空间的“吵”与“静”
公共建筑有“吵”和“静”的功能。在组合空间的时候,把功能按照“吵”和“静”来划分,做到既可分割,又互不干扰,又有适当的联系。例如,在酒店建筑中,客房部分应布置在安静的位置,公共使用部分应布置在道路附近,靠近人群。
(3)空间联系的“内”与“外”
在公共建筑的各种使用空间中,有的外部联系功能占主导地位,有的内部联系紧密。因此,在进行功能分区时,要详细分析空间的内外关系,将外部联系性强的空间尽量安排在出入口等交通枢纽附近;内部联系性强的空间应布置在相对隐蔽的地方,并靠近内部交通区域。
2.堕胎组织
公共建筑是人们进行社会生活的场所。由于不同的性质和规模,不同的建筑具有不同的人流特征。合理解决人流疏散问题是公共建筑的一项重要工作。
(1)人流组织模式
一般公共建筑体现在人流的组织上,可以概括为平面和立体两种方式
1)平面组织器适用于中小型公共建筑,特点是人流简单,使用方便(如门图L-1-1)。
2)立体组织模式:适用于功能要求复杂的公共建筑,平面组织无法完全解决人流分布,如大型交通建筑、商业建筑等,往往会从立体关系上错误地将不同特征的人显示在图ll中。
公共建筑空间的人流组织实际上就是人流活动的秩序。涉及到建筑空间是否满足使用要求,是否紧凑合理,空间利用是否经济有效。因此,人流组织中的顺序关系不可忽视,应根据具体建筑的不同使用要求进行深入分析和合理组织。
(2)人员疏散
人员疏散是公共建筑中人流组织的另一个问题,尤其是对于人流量大且集中的公共建筑。
一般来说,人员疏散可分为正常情况和紧急情况。一般情况下,有连续的(如医院、商店、酒店等。)和集中的门、剧院、健身房等。,还有一些公共建筑两者都有。此外,在紧急情况下,无论什么类型的公共建筑,它们都将成为集中和紧急疏散。因此,在考虑公共建筑中的人员疏散时,应考虑正常和紧急情况下的人员疏散。
(3)公共建筑的群体组合
公共建筑的组合主要是指将几个单体建筑组织成一个完整统一的建筑群。
1.公共建筑组合的三个要点。
(1)从建筑的使用性质出发,着重分析功能关系,合理分区,通过道路、广场等交通方式组织,使整体布局方便、紧凑、合理。
(2)在群体建筑造型的处理上,要结合周围环境的特点,运用各种形式美法则,按照一定的设计意图,创造出完整统一的室外空间组合。
(3)通过绿化和各种建筑的手段丰富群体空间,达到多样化的室外空间效果。
2.公共* * *建筑群体的类型和特征
公共建筑的组合类型可分为分散式群体组合和集中式群体组合两种形式。
(1)分散式布局的组合:公共建筑较多,由于其使用性质或其他特殊要求,往往可以分割成若干个独立的建筑进行布局,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室外空间组合系统,如一些医疗建筑、交通建筑、世博建筑等。分散式布局的特点是功能划分明确,减少不同功能之间的相互干扰,有利于适应不规则的地形,增加建筑的层次感,力求良好的朝向和自然通风。分散布局可分为对称和非对称两种形式。在大多数公共建筑的群体组合过程中,往往综合运用两种形式,以达到更完整、丰富的群体效果。
(2)中心布局的组团组合:将一些性质相近的公共建筑聚集在一起,形成各种组团或中心,如居住区中心的公共建筑、商业服务中心、体育中心、会展中心、市政中心等。由于功能性质不同,各类公共活动中心在群团组织中必然各具特色。只有把握其功能特点和主要矛盾,才能保证其功能的合理性,使其具有鲜明的个性。例如加拿大多伦多的市政厅,由两座弧形的高层办公楼组成,周围环绕着一个圆形的会议厅,并置于一个长方形的基座上,形成一个完整的空间系统(如图1-1-3)。
第二,住宅建筑
住宅的功能分析应从家庭生活的“行为单元”分析开始。住宅构成规律主要由行为单元和房间构成,住户由房间构成。根据家庭生活行为单位的不同,家庭可以分为居住、救助、交通和其他四个部分。根据空间使用功能,一套房子可以包括客厅(客厅、卧室x厨房、卫生间、门厅或过道、储藏室、阳台等。(如图1-1-4)。
根据住宅的基本平面类型,住宅建筑可分为独立式住宅、联排式住宅、单元式住宅、外廊式住宅、内廊式住宅和复式住宅。
根据楼层的不同,住宅建筑可分为四类:低层住宅建筑-1 ~ 3层;多层住宅——4 ~ 6层;中高层住宅——7 ~ 9层;高层住宅-10 ~ 30层。
1.低层住宅设计
(1)基本功能
1)可以适应面积较大、标准较高的房子,也可以适应面积较小、标准较低的房子。所以可以有独立、同时(并行)、逐行,也可以有单元等平面布局类型。
2)布局紧凑,运输方便。
3)一般有庭院,使室内外空间相互循环,扩大生活空间,便于绿化,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4)对基地要求不高,建筑结构简单,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居民自行搭建。
5)占地面积大,道路、管网等市政设施投资高。
(2)平面组合形式及其特点
1)独栋式(独栋式建筑)四面朝天,平面组合灵活,采光通风好,干扰少,院子组织使用方便,但占地面积大,建筑墙体多,市政设施投资高。
2)复式(组合竖火)把两个独门独院放在一起。每户三面朝天,平面组合灵活,采光通风良好。与独立式住宅相比,省去了一个山墙和一个院子,可以减少市政设施的投资。
3)联排式:独栋房屋组装到3户以上。一般来说,接头不能太多,否则交通迂回,干扰更大,通风也有影响;不能太小,否则不利于节约用地。
2.多层住宅设计
(1)基本功能
1)在平面组合上,多层住宅必须利用公共楼梯(规范规定住宅六层以下不设电梯)解决竖向交通,有时需要公共走廊解决横向交通。
2)与低层住宅和高层住宅相比,多层住宅比高层住宅节省土地,造价更低,适合目前的一般生活水平。
3)多层住宅不如低层住宅方便与室外沟通。虽然高层住宅没有必要的电梯,但是高层的垂直交通还是会让住户感到不方便。所以从高标准来看,四层以下的房子不需要电梯,四层以上的多层房子也要配电梯。
(2)设计要点
1)符合城市规划要求。
主要房间应达到规定的日照标准;单体房屋长度大于160m时,应设置宽4m、高4m的消防车通道,大于80m时,应在建筑底部设置人行通道。
袖型合适。应该有灵活性,形成不同的户型,以满足居民的实际需要。可由独栋单位和多户单位组成,在组合或居住区内独栋单位比例一般均衡;多家庭单元增加了平衡单元中家庭与房间比例的可能性。单元内户型的选择要做到户与间的平衡灵活方便,便于单元内组合。
方便舒适。平面功能合理,能满足每户的日照、采光、通风、隔音、隔热、防寒要求,保证每户至少有两间卧室布置朝向良好。
交通便利。避免公共交通对住户的干扰,入户门位置便于组织室内平面。
经济合理。合理组织和减少室内交通面积,充分利用空间。结构和结构方案合理,管
线路布置应尽可能集中,并采取各种措施节约用地。
外形美观。立面新颖美观,造型丰富多样。
满足其他技术规范的要求,包括防火和抗震。
2)单元的划分和组合
多层住宅往往由一个或几个单元和一个标准剖面拼接而成,成长为短小多样的组合。单位划分可大可小。一般单位是1楼梯周围几户分割。单元拼接成单元组合体时,应注意满足建筑规模和规划的要求,适应基地的特点。单元的组合方式有:直线组合、交错组合、转角组合、多向组合等。
3)交通组织
以垂直交通的楼梯间为枢纽,必要时以水平公共走廊组织住户。楼梯和走廊组织交通,以不同的方式进入住户,可以形成各种户型。
一般有三种交通组织方式:楼梯间周边组织住户,走廊组织住户,楼梯之间间隔设置走廊,再通过小楼梯连接到另一层。
楼梯服务户数对适用性、舒适性和经济性有一定影响,应合理确定。
4)照明和通风
一般情况下,当一户可以有两个相反或相邻的朝向时,有利于争取日照和组织通风,而只有1的朝向对于L户来说很难组织通风。利用平面形状的变化或设置天井,可以增加室外自由面,有利于采光和通风。
5)辅助设施
位置要合适。厨房和卫生间可以直接采光通风,可以布置在朝向和采光不好的部位。
该区域应该是紧凑的。各类空间的使用面积应根据室内各种生活活动合理确定,减少未使用的面积,如走道等怕太宽的地方。
设备管线应集中布置。套间厨房和卫生间相邻布置,使用管道,比较经济。
(3)平面类型及其特征
1)基本平面类型
(1)户型(梯式8)每个单元配两个楼梯,每个单元可安排2-4户,楼梯平台直接进入个体门。
一梯两户:每套有两个朝向,便于组织通风,受门的干扰较小,更适合组织室内交通,单元宽度更窄,拼接灵活,适用范围更广。
一梯三户:楼梯利用率高,每套可以有很好的朝向,但中间一套往往是单朝向,通风组织困难。
一梯四户:楼梯利用率高,每套都有可能得到很好的朝向。一般中间安排的户少,两边安排的户多。
②游廊式:
长游廊:便于住户并排组合。一个楼梯可以服务多户,每户都有良好的朝向、采光和通风条件。但室内交通套数较多,公共外廊会干扰室内视线和噪音,寒冷地区不易保暖防寒,更适合小面积套数。
短外廊:一梯四户,有长外廊的一些优点,安静。增加了多房户的数量,提高了户型比例的灵活性。
(3)走廊:
长内廊:户布置在内廊两侧,楼梯服务户多,大大提高了利用率,节约了土地。但每户都是单行道,内走廊较暗,套房的干扰也大,无法在套房内组织直通人流。
短内廊:又称内廊单元,保留了长内廊的一些优点,更安静。
④复式:进入每户后,通过室内小楼梯进入另一层。节省公共交通面积,增加户数,减少干扰,每户可以争取部门方向,采光通风好。一个彭,家用面积大,房间长的够直。
⑤点式(集中八户围绕一个楼梯布置,第四个单元朝向空气,所以每户可以有采光通风,每户灵活,每户有可能获得两个朝向,有转角通风。外部处理也更加自由,可以丰富建筑群的艺术效果。建筑占地面积小,便于插建在一小块土地上。但节能性和经济性比条形住宅差。
2)平面布局的变化
楼梯形式:除了一般的双跑、单跑、三跑楼梯外,还有外楼梯、内楼梯、单跑横楼梯、直跑楼梯。
平面形式:包括平面形状的局部变化,单元拼接形成的平面形状变化等。
3.高层住宅设计
(1)基本功能
1)可以提高容积率,节约城市用地。
2)可以节省市政建设投资。
3)可以获得更多的空间用于布置公共场地和绿化,丰富城市景观。
4)用钢量比较大,一般是多层住宅的3-4倍。
5)会对居民的生理和心理产生一些不利影响。
(2)平面型
1)单元组合式:电梯和楼梯组合布置在单元内。常见的形式有长方形、T形、十字形、Y形等。
2)廊道式:有内廊道、外廊道、内外廊道式。内廊式使用较少;外廊特点与同类多层住宅基本相似,外廊一般封闭防风防雨;内外走廊具有前两者的特点。
3)塔式:类似于多层点式住宅。一般每层4 ~ 8户。这种形式目前被广泛使用。
4)跳廊式:每* * * 2层有公共走廊,提高电梯利用率,节省交通面积,有利于面积大、房间多的户型。
(3)垂直交通
1)高层住宅的竖向交通以电梯为主,楼梯为辅。12层以上的居住建筑,每栋建筑不应少于2部电梯。
2)楼梯宜布置在电梯附近,但应有一定的独立性。可单独用于疏散的楼梯可设在远离电梯的末端。
3)电梯不要靠近卧室,尤其是卧室。必须考虑电梯井的隔音处理。
(4)火灾疏散
1)消防能力与建筑层数、高度的关系:消防梯高度多在30-50m之间,我国高层住宅建筑高度参照此情况确定。高层住宅与周围建筑的距离取决于其高度和耐火等级。
2)防火措施:提高耐火极限,将建筑划分为若干防火分区,消除火灾因素,安装火灾报警器。
3)安全疏散楼梯和消防电梯的布置:长走廊高层住宅一般应设两部以上电梯,以解决居民疏散。安全疏散楼梯和消防电梯的设置以及安全疏散,应当按照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执行。
(5)符合城市规划要求。类似多层的房子。
4.严寒地区住宅设计
1)基本特征
在寒冷地区,住宅设计的主要矛盾是建筑的防寒。建筑防寒包括采暖和保温。为了使室内室温达到卫生标准,供暖是必要的,但如何控制建筑的热量损失才能达到经济合理的效果,并不单纯是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问题,建筑设计方案的好坏也会对防寒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2)住宅设计中的隔热
在设计上解决建筑保温问题最有效的措施是增加建筑的进深,缩短外墙长度,尽量减少每户占用的外墙。
3)居住的方向和形式
寒冷地区住宅朝向应争取南向,充分利用东西向,尽量避开北向。东西向住宅建筑可采用短廊式,或在东西向内楼梯平面组合的基础上,将所有辅助用房集中在单元内,设置小天井,增加建筑进深。
5.炎热地区的住宅设计
(1)基本功能
在温度和相对湿度较高且没有空调的夏季,为了使居民感到更加舒适,需要尽量减少阳光辐射和厨房炉灶产生的热量对室内温度的影响,组织自然通风,获得更加开放、通透的平面组合图。
(2)建筑定位的选择
炎热地区住宅朝向的选择非常重要。要综合考虑日照和夏季主导风向,注意减少东向西对建筑物的直射,夏季要有主导风房间。
(3)住宅建筑的处理
1)遮阳隔热
遮阳:根据要求不同,可分为水平遮阳、垂直遮阳、综合遮阳和挡板遮阳。根据材料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固定遮阳、活动遮阳和简易遮阳。从经济角度考虑,除了标准较高的住宅设计专用遮阳设施外,其他建筑构件和细部应尽量结合,如檐口、阳台、外廊、窗饰面、窗扇、花卉、凹凸墙、绿化等。
保温:通常可分别采取减少东西向墙体、采用保温性能好的建筑材料和保温结构提高墙体和屋面的保温性能、绿化降温等措施。
2)自然通风。通过有效地组织室内通流,引导建筑构件的风,组织建筑的通风,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3)平面组合。综合来看,各种住宅类型各有利弊,平面组合的原则应该是减少室外热源对室内以及室内热源本身的影响。
6.坡地住宅设计
(1)基本要求
坡地住宅应结合地形布局,同时综合考虑朝向、通风、地质等条件。
(2)建筑与等高线的关系
住宅建筑与地形的关系主要有三种方式:建筑平行于等高线,建筑垂直于等高线,建筑倾斜于等高线。在设计上应该区别对待。
(3)坡地住宅单元的垂直组合
由于单元内或单元间的组合方式不同,可以有搭接、下降、下降、错层等几种形式。
(4)临街和坡地住宅的建筑处理
处理方法往往有以下几种:落地、吊脚、天桥、凸出的楼梯、走廊、室外梯子等。
第三,工业建筑
(一)工业建筑总平面设计中的功能组织
1.工业建筑总平面设计的特点
从本质上讲,工业建筑总平面设计与其他类型建筑总平面设计没有原则性区别,即人、建筑、环境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关系要在多维状态下协调。区别在于:
(1)简单流线和复杂流线的区别
民用建筑主要以人流组织建筑空间。人流和物流,工厂里的人和机器在同一个空间运行,形成一个交织的网络,给物流提供的空间比人大得多。
(2)简单环境影响和复杂环境影响的区别
工业建筑通常有特殊的环境影响问题,如废水、废气、烟尘、噪音、辐射和工业废物。
(3)单尺度和多尺度的区别
民用建筑以人体尺度为基准,而厂房建(构)筑物的体量取决于生产净空的需求,往往与人体尺度相差很大,其造型受到技术的制约。不同技术的工业建筑,外形往往明显不同。
(4)多专业多工种密切配合。
工业建筑设计中的技术要求非常强。
2.总图设计中的功能单元
一个现代化的工厂可能是城市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工业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内部可能由几个部门组成,如生产部门、后勤部门、动力部门等等,每个部门又由几个生产车间组成。总之,一个现代化的工厂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对于任何一个层次来说,构成那个层次的专门的功能单元就叫做功能单元。
现代工厂一般包含许多功能单元,这些功能单元要通过适当的组织方法按照一定的顺序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功能健全、系统完整的有机体。
工厂中的功能单元通常具有以下个体特征:
(1)物质投入产出特征;
(2)能量输入和输出的特征;
(3)人员具有个人特征;
(4)信息输入输出特征。
组成专业化工厂的功能单位通常分为:
(1)生产单位:直接从事产品加工装配。
(2)辅助生产单位:设备维修、工具制作、水处理、废弃物处理等。
(3)仓库存储单元:暂时存储材料。
(4)动力装置:主要用于能量转换,如锅炉房、变电所、煤气发生站、乙炔车间等。空气压缩车间等。
(5)管理单位:办公室、实验楼等。
(6)生活单元:宿舍、食堂、浴室、活动室等。
一个单元只能产生一个或部分功能。一般任何由两个以上功能单元组成的建筑或结构,都有一定的功能与结构关系。工厂总平面设计的根本目的是组织各功能单元,形成整个工厂的功能结构,使工厂正常运转,达到安全高效。
3.职能单位组织的基础
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生产中的功能关系,综合考虑和解决功能单元的组织,使各功能单元相互匹配。其原理是:
(1)根据功能单元前后的工艺流程要求
任何产品的生产都有特定的生产加工程序,即生产过程。这一过程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形成了生产作业的总链,即全厂物料投入和产出的总轨迹,生产技术中的各个功能单元就是这一链条中的各个环节,由总链带动进行连续生产。随着现代工业生产的连续性、联动性、高效性和自动控制的提高,对连续运行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数量,整个流程必须满足流程短、环节少、避免倒退和交叉的要求。
虽然生产过程决定的流程决定了各功能单元配置的连续性和顺序性,但是在复杂的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几个生产线系统,辅助设施和动力设施单元也会形成与生产直接相关的二级线,这就使得功能单元的配置不可能沿着生产流水线一步一步地排列。此外,工序组织还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如铁路的入口、道路的走向、高压电路的入口等。供水方向,城镇定位等。)并产生一系列矛盾,需要通过不同的工艺布置方案来解决,形成不同的总布置方案。
整个工厂生产过程的组织和安排有三种基本类型:
纵向生产线布局——沿着工厂或车间的纵向轴线;
水平生产线垂直于工厂或车间的纵轴布置;
圆形生产线布局。
(2)根据物资和人员流动的特点,合理确定路段和其他技术要求。
每个工厂都必然有运输作业,从原材料到产品,从燃料到废物清除,从一个功能单元到另一个功能单元,都需要通过各种运输方式进行传递和运输。
一般道路运输系统(中型轻工业厂房)的技术要求:
1)通道宽度
主要运输道路约7m;
车间、车间有一定数量的物流、人流运输二级道路,约4.5-6m;
功能单元之间、人流物流较少的辅道、消防车道约3-4.5m;
连接建、构筑物人口与主、次、辅路的车间车行道约3-4m;
一般人行道约为1.0 leaf .5m..
2)最小转弯半径
自行车9m;
带拖车12m;;
电瓶车5m。
3)路口视距20m以上。
4)道路与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的最小距离
65438+无人口车间0.5m,有人口车间3m;
有车引道6m(单车道x为1.5m;远离围栏;
距离有门洞的围栏6m,距离围栏的灯杆2m;
距离树木1m,距离灌木0.5m。
(3)按照功能单元连接损失最小的原则
动力装置和各种工程管线应靠近动力车间即负荷中心段设置,使所有工程管线最短。
(4)根据功能单元的环境要求
1)根据功能单元排放的有害物质危害程度进行分区,进行集中管理,降低危害发生的可能性;
2)利用自然条件(风向、水流方向、地形),合理布置,减少有害物质对环境的影响;
3)设置防护距离,降低危害程度;
4)采取其他防护设施,如绿化。
(5)根据功能单元开发的可能性和需求。
(2)工业建筑和总平面设计中的场地要求
1.适应物料加工流程,运输距离短且敏捷,一线尽可能多用;
2.与竖向设计、管线、绿化、环境布局相协调,符合相关技术标准;
3.满足生产、安全、卫生、防火等特殊要求。,特别是有危险品的工厂,不允许危险品通过安全生产区;
4.主要货运路线和主要步行路线应尽可能避免交叉;
5.努力减少道路铺设面积,节省投资和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