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意义是什么?

“大学”是指对成人和大学问题的研究。这所大学还有一个名字叫“太学”。太学是中国古代的最高学府,始于西周。汉代以后,这里是教授儒家经典,培养统治人才的地方。大家普遍听说过有人被称为“光棍”。

中国古代没有大学,这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古代没有中学。古代人认为孩子八岁入学,十五岁进入更高的层次。这就是所谓的大学。

“大学”有两个真正的含义。第一是要成人,第二是要有成人所需的大学题。这也是读《大学》的真正意义。

“成年”的含义:15岁以上,地位高的人。

后来我们有了小人,但“大人”最早的含义是在《易传文言》里:“丈夫为大人,与天地、与日月、与四季、与鬼神及其吉凶相合。”这说明“大人”的要求是很高的。

孟子具体介绍了如何做一个成年人:“有贵人之体,有小人之体。小也无妨,便宜也无妨。养小的是小人,养大的是大人。”

《孟子》“留楼章之句下”中的“成人”是这样描述的:“成人者,不失童心。”

“大人”的另一个意思是“君子”。孟子对君子有明确的“三步走”定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权贵不能屈。这叫君子。”

宋代学者谢枋得提出“三论三不”:“君子行为,不计是非,不计得失,不计性命。”

这些话非常深刻地表达了“成人”的含义。“成人”不仅指职位高,还指人格和境界。

“大学问”的内涵:如何做人做事(“修身养性,心安理得”),成就有价值的人生,成就有价值的人,大写的人。

朱在《大学章句序》中提到:“人八岁,皆入小学,教扫、应付、进退、礼乐、射御宫阙、写几本书。十年五年,都进了大学,教他们清贫、正直、自律、治国。”

小学:扫、应付、进退、礼乐、射御、数书称为六艺。

大学:管理不善,心正,修身,治国。既要修身养性,又要待人接物,所以《大学》是帝王之书,是将来想当皇帝、大臣的人要学的。

但是,我们也不能太绝对,因为一个普通人通过“大学”也能达到很高的水平。

《大戴李记富宝》一书中记载:“急则上大学,学大术,演大节。”也强调了大学的重要性和内容。其实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