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在科研中需要摆脱“强谈强虑”

岁末年初,北师大实验小学的老师们都很忙。除了常规的年终总结,他们还要对去年9月申报的校级项目的成果进行梳理。在即将到来的假期开始时,学校还将集中召开学校科研年会。有老师反映平时教学任务很重,缺乏系统的科研训练,开始科研有点困难。

和北师大实验小学的老师们一样,中小学教师在科研中还面临着一些实际问题。中小学教师能做好科研吗?怎么做?记者采访了部分中小学教师和专家。

“用心”是科学研究的第一步。

北京卫国中学生物老师李桂霞精心准备了一堂关于骨髓移植的课。除了普通的讲座,她还设计过视频和学生讨论。然而,让她没想到的是,原计划的预设尴尬了两次。第一节课,就在学生们表示愿意成为骨髓捐献学生的时候,一个小小的声音“骨髓移植很难,可以用脐带血”震惊了所有的孩子,也给了对脐带血不太了解的李桂霞一个突然的“打击”。第二节课,为了不重蹈覆辙,李桂霞在课前查了很多关于骨髓移植、脐带血、干细胞的知识。但是班上一个学生提出“治疗白血病最先进的方法应该属于基因疗法”,把她推到了尴尬的境地。

同堂课的两次“意外”让李桂霞认真思考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并以自己的生物教学为案例,对课堂教学的设计和灵活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她的论文还获得了海淀区优秀论文一等奖。李桂霞的感受是,一个真正优秀的老师,不仅知识渊博,而且时刻关注前沿科学,了解新思想。

“其实每个孩子的日子都不一样。每天如何面对新鲜的孩子?

这就需要‘用心’,而‘用心’是科学研究的第一步。”中央教育学院院长袁振国这样对每天处于机械化工作状态的教师们说。在日常教学中,如果用改革的意识和探索的精神去研究教材和学生,用不同的方式给不同的学生讲解,就能产生生活的思想和生活的方法,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意向”是找到主体的关键。

“和十几年前相比,现在的科研项目和科研太多了。”海淀区教委主任孙鹏这样评价现在的中小学教师科研。很多专家也认为,很多人做了科研,出了书,写了文章,却没有提出问题,属于“担心加新词”。这种被动的研究多是出于功利目的,敷衍了事,没有把科学研究作为自己的自觉追求。

北京工商管理学院冯丽丽遇到的问题,可能很多老师都遇到过,却被忽视了。她面对的是一群自暴自弃的聪明学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是她内心的真实描述。在课堂上,她给了学生足够的尊重,但学生认为是老师的无能,班级和课堂局面难以掌控。

她试图耐心,但她从来不知道如何处理她的愤怒。为此,她查阅了大量资料,并专门向心理老师求教。她在研究中发现,心理健康的人会把愤怒当成一种信息资源。有时候老师不生气,学生却觉得老师对自己漠不关心。于是她开始在教学实践中研究学生的愤怒情绪。通过研究这个问题,她不仅获得了教学的信心,也赢得了学生的喜爱。

海淀教育学院院长吴认为,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师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中小学教师从事教育研究,目的是充分关注现实问题,使科研改变教师的工作方式。

“法律”科研促进教师成长

科学研究离不开科学研究方法。但是,中小学教师有哪些方法是有效的呢?

袁振国认为,最有效的方法是写教育日记,也可以是周记,也可以是月记,但主要是做记录,把你认为的问题记录下来,这是科学研究的正式出发点,然后找到写日记的特点。比如为什么对这门课有信心或者没有信心?你认为什么是好或坏?同时,一定要有交流,科研是小组的事情,小组与全校的交流对教师的科研很有帮助,能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也需要活动。对于中小学来说,做科研本身就是促进工作,提高教学。要把科学研究渗透到教育活动中去,把教育活动渗透到科学研究中去,才能体现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另外,要用科学的方式规范和总结成果,上升为经验、理念、模式、特色。

吴认为,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我认同和自我提升,来自于教师内心的呼唤。各种形式的科研使教师切实感受到科研在实践改革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把科研作为教师自身发展的凝聚、发展、引导和促进。

***1第一页上一页1下一页最后一页转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