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主要心理素质。

1.心理素质的含义

不同的学者对心理素质的含义有不同的看法。以下是几个有代表性的观点。

严旭认为,心理素质是以先天禀赋为基础,在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稳定的心理素质。这个定义基本解释了心理素质的本质,但没有解释心理素质与个体心理素质的关系,也没有强调心理素质与人的各种实践的关系。刘华山认为,心理素质是个体心理素质在人的生活实践中的综合表现。这个定义抓住了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和特征,但这个定义中提到的生活实际比较笼统,针对性不够。张大钧认为,心理素质是以身体素质为基础,将外在获得的东西内化为一种稳定的、基础的、衍生的心理素质,它与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相关。这个定义清楚地解释了心理素质的形成和特征。它强调心理素质与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相关。这种观点是有道理的,但是学生的心理发展有其年龄特点。不同年龄阶段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结构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社会适应行为和创造性行为对所有年龄段的学生并不同等重要。

基于以上观点,我们认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是与大学生学习、学术研究和生活实践密切相关的心理素质的综合表现,是在身体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和教育的作用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心理素质的特征

刘华山全面准确地概括了心理素质的特征。将其观点简化后,可以认为心理素质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相对稳定性和可发展性。心理素质是个体的心理特质,不是一个人的个体心理或行为表现,更不是一个人在一个时间一个地点的心理和行为表现。但是,心理素质始终处于发展之中,具有自我延伸的功能。

全面。心理素质不应从单纯的心理过程或心理特征的角度来研究,也不应简单地把心理素质看成是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及其特征。心理素质的研究应该从人格层面开始。心理素质是个体心理素质在学习、工作和生活实践中的综合表现。

可评估性。心理素质对人类活动的有效性有影响,因此具有社会评价意义;它的质量分高低。人的一些性格心理素质,如内向、外向等,一般对人的行为的有效性没有影响,因此不应计入人的心理素质。

基本的。心理素质不是大学生在某一特定领域获得的专门知识和技能,而是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适应能力和创造力的效果有重要影响的心理素质的综合。

3.心理素质与几个相关概念的关系

心理素质与能力、人格特质、心理健康、创造力密切相关,但心理素质与上述概念也有区别。

简单来说,心理素质是各种心理素质的综合表现。能力和人格特质是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但心理素质不是能力和人格特质的简单拼凑,而是对大学生学习、研究和生活实践有重要影响的人格心理素质的综合表现。

心理健康是一种精神状态。当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状态良好,而且与社会和谐,能发挥更大的心理效能。心理健康是良好心理素质的表现,心理素质是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

至于创造力,我们都可以在直觉的层面上理解;但到目前为止,恐怕还找不到一个学者认可的创造力定义。心理学家提出了几个关于创造力的理论模型,其中Robert Jeffrey Sternbers提出了创造力的三面模型,即创造力包括创造力智力、创造力智能风格和创造力人格水平,代表了学者们倾向于综合创造力的认知、人格和社会方面来理解创造力的发展趋势。目前,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人的创造力受智力、知识、思维方式、个性、动机和环境的影响。虽然不同学科最佳创造力的年龄不完全相同,但一般来说,最佳创造力的年龄在23岁至40岁之间。因此,大学生应该为未来的创造性学习、学术研究和工作做好智力和心理准备。诚然,创造力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它不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部,甚至不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许,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适应能力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中更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四,大学生心理素质建设的思考

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研究关系到心理素质评价体系的建立、培养规格和实施方案等一系列问题。心理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文化素质的基础和载体;心理素质是外界刺激与人的行为之间的中介,也是社会文化素质与身体素质之间的中介。鉴于心理素质在个体素质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在实施素质教育时,弄清心理素质的结构是一项基础性的理论工作,应该成为素质教育特别是心理素质训练的起点。

1.大学生心理素质建设的要求与策略

在确定合格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结构时,要注意:(1)反映心理素质是人的个体心理素质的综合表现,心理素质不是人的心理现象的孤立方面。(2)体现大学生在学习、科研和生活实践中应具备的基本心理素质。(3)既考虑大学生发展成长的需要,又考虑国家、社会和时代的要求。(4)既要立足当下,又要着眼未来的需求,强调未来社会对学生的要求。(5)从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年龄特征和“最近发展区”出发,重点研究了这一特定年龄阶段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结构。

研究策略:(1)采取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原则,以理论研究为导向,以实验研究为手段;坚持实用性、可行性和逻辑准确性相结合。(2)采用研究指标多元化的建模原则,通过专家(理论导向)、用人单位和高校教师(专业导向)、学生(个人导向)建立心理素质模型的指标体系。

2.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结构

许多学者提出了学生心理素质的可能结构。例如,王继生认为人的心理素质是多类别、多因素、多素质系统的动态综合,包括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心理健康和潜在因素。梁宁坚认为,心理素质包括心理健康水平、人格特征、认知方式、元认知和智力。这两项研究虽然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构建有参考价值,但都将心理健康水平作为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明显将心理素质(内在)与心理素质表现(外在)混为一谈。后续研究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构建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严旭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师范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结构包括社会适应素质、自我提升素质、职业性格素质、能力素质、人际管理素质和再生素质六个方面。其中,每一种素质都包括若干种心理素质。这项研究的缺点是取样范围较窄。结果虽然能反映正常学生的心理素质结构,但未必能完全解释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结构。

张大钧等人从理论上构建了中学生的心理素质结构,包括认知因素、人格因素和适应因素,并通过问卷调查验证了他们的心理素质结构。本研究构建的中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简单明了,认知因素作为重要的心理素质成分如实反映了学习是他们的主要活动。但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与中学生有较大差异,国家和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更高,因此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结构是否与中学生整体相同,还需要进一步研究验证。

台湾学者黄光国认为,现代社会的高素质个体应具备以下特征:自律的道德情操、适应的认知和行为能力、追求卓越的动力、平衡的价值体系、整合的自我调节系统和豁达的人生观。黄先生提出的上述观点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构建无疑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但平衡的价值体系、完整的自我调节体系、豁达的人生观是上述心理学研究的第一层次。

刘华山从理论上对心理素质进行了分析,提出学生的心理素质包括正确的生活态度、积极的自我概念、奉献与责任感、关心与合作精神、智慧与创造力、实践与生存能力、挫折与坚持。上述七个因素分别反映了学生在学习、研究、工作和生活实践中与内外各方面的关系,即学生在整个生活、自身、工作与社会、他人与群体、知识与信息、实际事物、困难与压力情境等七个方面应具备的基本心理素质。这七个因素是符合逻辑的,但需要通过实证研究来验证或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