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在大学生中的作用[大学语文教学的建设性作用]
第一,“人”的概念的初步形成
在中学阶段,由于学生学习的终极目标被中学老师和家长变相定位为高考——未来生存的“独木桥”,尽管素质教育普遍实施,但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仍然主导着许多中学老师和家长的观念。追求升学率的老师和希望孩子成功的家长* * *都把自己的学生丢进了一台考试机器,而学生却在这种双重压力下“迷失”了自己。从某种意义上说,为生存而设计无可厚非,但这种设计更确切地说是对学生从身体到精神的一种强行异化,即学生意识中对“人”和“人性”的概念没有相对正确的定位。或许这个判断过于苛刻,但事实也是如此。在人文氛围比较浓厚的大学校园里,很多从中学过渡到大学的学生,对“人”的认识比较模糊,在考虑自己的前途和命运时表现出无奈。这是一种在中学没有老师和家长的约束和帮助下的迷失方向。所以,在人生应该定位和导向的大学阶段,我们要给这些学生补的第一课,就是对“人”这个概念有一个相对正确完整的认识。
对此,可以说向非中文专业学生开设大学语文具有战略意义,因为它能以其独特的形象冲淡传统的纠正学生思想的政治说教方式,潜移默化地纠正学生对“人”的认知。在课程体系上,引进了著名作家如陶渊明、鲁迅、史铁生、老舍等。,可以使学生从亲身经历中领略“人”的概念,同时分析反映其性格、心灵、人性的内容,这将使学生更加意识到人类生命与发展、需要与追求、自由与创造的现代人文精神,从而欣赏到真正的“人”。这对于纠正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心理认知偏差,缓解中学教育带来的负面心理影响,尽可能避免心理疾病的发生,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与中学的文本分析不同,大学语文教学的这种修正思想的方式,可以弥补传统政治说教的不足,使学生在短时间内为自己确立一个基本的人生取向,形成对“人”的自我价值的基本认识。它相对缩短了学生从中学进入大学后的心理断奶期,使他们比中学时期更早地形成自我发展的初步方向。这可以说是对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学生最基本的“人”的概念的矫正,是切实推进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基础。
第二,个人气质的良好培养
现在的学校,绝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教育中,绝大多数家长往往因为“独立”而区别对待他人,这直接导致很多学生的个人气质存在明显缺陷,表现为在学校生活中自理能力弱,偏执顽固,成为他们学校集体生活的拦路虎,也是未来走向社会的严重障碍。如果在高校教育中不及时重塑人格,既不利于学生个人自身素质的提高,也不利于高校整体人文素质的提高,更不利于未来社会文明的全面进步。总之,这对学生、学校、社会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我们知道,文学是一门人学,大学语文的课程体系建设基本上是以文学作品为基础的。因此,大学语文在教学实践中,除了基本功训练外,还以文学审美为基础。此时的文学审美作品分析不同于中学时的作品解读,而是以文本分析和文学鉴赏为基础,引导学生在更高的层次上发现美、认识美、理解美、欣赏美。这种教学模式在高校人文素质建设中对培养学生的个人气质有着独特的优势。恩格斯曾说,他在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中所学到的经济学知识,“比他从当时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各行各业的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还要多”。这充分指出了优秀文学作品中社会科学的教育功能。在高校非中文专业学生中开展大学语文课程,可以系统全面地传播人文素质中的人格和品格培养教育,让学生在国内外名著中学习做人的道理,体会人生的真谛,从而在新的层面上塑造个人气质。
同时,我们应该看到的是,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必须“师从高处,以身作则”。也就是说,除了用必要的教学艺术去感染学生,还要注意言传身教,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熏陶学生。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美德自然溢出,这既是对教学效果的有益探索,也是对学生人文素质提高的独特教育贡献。
古语有云,“腹中有诗魂”,春风润物细无声的启蒙可以说是学生气质教育的一剂良方。
第三,社会品格的完善
人就是社会中的人。生活在社交空间,无法避免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流。现代社会也是一个竞争的社会,它强化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步入社会和竞争,不是简单的个人竞争,更是广义的社会竞争。如果每个人都只活在自己身上,那么他作为“人”的意义就体现不出来,因为他的个人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实现,更谈不上他的社会价值的实现。因此,我们必须看到,培养学生的自我气质是必要的,塑造学生的社会性格更为重要。因此,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改革体系中,需要从社会的高度全面塑造学生的人文素质,即进行“以真善美整体实现人的本质,人与环境(自然和社会)和谐相处”的现代人文理想教育。
古往今来,诗人、小说家、散文家,甚至科学家在很多作品中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社会人文关怀。这种气质既是个人性格和道德的展示,也是个人气度和社会责任感的溢出,如屈原、魏徵、杜甫、爱因斯坦等。他们在自己的文章中,既表现出非凡的气度,又表现出对社会民众的同情和对国家兴亡的关心。这是“人”的价值高于自我的自然表现,也可以说是完美人性的体现,是我们应该学习的精神财富。
对非中文专业学生中的相关作品进行文本分析,可以帮助学生古为今用,培养学生以国家和社会为重的人文气质,培养学生以国家和社会为重于家庭的责任感,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品格,有利于学生离校后职业、社会和民族心的形成,从而在逐步成长中树立大我的形象。这是大学生自我修养的最终形成,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改革的基本目标,是现代文明社会建设所需要的人才模式。
或许,一本大学语文的教材容不下完整的人生,有限的课堂教学实践也无法彻底改变大学生对人生的理解和人文情结。然而,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大学语文的课程建设中,教师越来越重视重德载物的精神,以及在“现代人文意识”指导下的西方优秀文化自由创新的人文理念。这不仅对我们新世纪的课程建设有积极意义,而且对我们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改革也有积极意义,是我们不能忽视的素质教育改革的层面。
因此,我们应该看到,对“人”的概念的正确定位,人性的完善,人文素质的提高,在以点带面的教育不断推进中,可以取得不可估量的成就。同时,我们也应该坚信,如果每一位大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都有这种教学理念,并在教学实践中坚持贯彻下去,那么大学语文的课程建设就会显示出新的活力,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改革也会取得可观的成绩。
陈宝林,湖北襄樊学院中文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