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思和笔下人物的一生
也是范老教的。读了一年,范老对齐思和说:“你这么喜欢读书,还不如去北京。毕竟天津是商业城市,北京是文化城市,那里有很多名师。”
1928年燕京刚在招生,齐思和报考了燕京历史系二年级。齐思和刚到燕京大学的时候,燕京大学的名气还不大,但已经受到了相当的关注。当时燕京大学刚从北京的盔甲厂旧址迁到西郊的海淀新址,美丽的校园里聚集了一大批名师。创始人司徒雷登决心把燕京大学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红叶先生刚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回来。在他看来,现代中国首先需要现代教育。洪先生是搞历史的,自然把历史作为现代教育的重中之重。于是,洪老师按照美国的模式,带着自己的期望,开始改造燕京的历史系,请来了一大批名师。在此之前,燕京的名师只有陈垣先生,后来顾颉刚、容庚等人陆续来到燕京。
在齐思和进入燕京大学的那一年,哈佛大学也在中国寻找合作者。美国铝王厅基金会出资在中国建立汉学中心。最后,这个机会被司徒雷登先生和红叶先生争取过来,获得了五分之四的经费,成立了一个汉学研究所,也就是哈佛燕京学社。资金由燕京管理,具体负责人是美国人,但洪先生的意见很重要。
齐思和是第一个被燕京派到哈佛的学生。当时燕京每四年可以推荐一个人去哈佛读书,哈佛燕京学社还颁发了奖学金。哈佛要求这个人必须在四年内获得博士学位。如果他考不上,哈佛会在其他学校寻找这样的候选人。齐思和一进燕京就显示出了自己的历史功底。当时顾颉刚先生在燕京讲授《中国古代史研究》,齐思和很喜欢这门课。齐思和回忆,谷老师上课经常引用别人的话,思路新颖,特别受学生欢迎。顾老师每节课都要写三块黑板。每当报刊杂志上发表不同的学术观点时,顾老师都要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以此来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齐思和在大学期间听了顾老师的课,写了《与顾颉刚谈《易传》观象制器之书》一文。1929年,焰炟大学历史系筹办《历史年鉴》,编辑《历史年鉴》的任务实际上落到了齐思和这个“圈外人”身上。
齐思和担任《历史年鉴》主编三年,直到毕业。他毕业时,同学们在《焰炟年鉴》上为他的题词说:“从诸子群像到康、梁、胡、顾,在学问上什么都能看到;每读一本书,都会发现新奇的问题,尤其是在考证、史学方法和《汉书》方面。”
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红叶先生很看重他,把他当成了去哈佛读书的候选人。但齐思和一开始并不想去,因为齐思和当时的兴趣是中国的历史。他自己说,“我在中国四年可以做出很多成绩。我在美国应该做什么?做中国历史?那里没有书,教授也不如中国。”但洪老师看中了他,认为齐思和四年就能拿到博士学位。他劝齐思和:“你应该去,不仅要保证你能在四年内拿到博士学位,还要保证这个候选人落在燕京大学。对你个人也有好处。去美国看看他们的研究方法,可以开阔眼界。”
让齐思和不解的是,到了美国后,他不知道该学什么。他研究了中国的历史,好像那里没什么可学的。红叶先生还建议齐思和:“你去那里学习他们最好的科目。”20世纪三四十年代,哈佛是研究美国历史的重镇,所谓的“明星教授”云集。洪先生建议齐思和去那里学习美国历史。齐思和当时很不情愿:“美国历史这么短?”。"洪先生说:"虽然美国的历史比较短,但他们研究得很深。你可以学习他们的研究方法。当你回来的时候,你可以通过这种新的方式来研究中国的历史,从而在中国的历史上取得新的突破。“齐思和到了哈佛后,觉得自己责任重大,因为这不仅关系到他的学业,也关系到学校。于是我一到就一头扎进图书馆,开始了“三点一线”的生活。齐思和的辛苦没有白费。在哈佛,就连当时以严格要求著称的施莱辛格教授也不得不对齐思和刮目相看,对他的论文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四年后,我拿到了博士学位,也了解了当时国际学术界的动向。齐思和回国后,成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齐思和说:“我一直在私立学校读书。我想在国立学校教书,了解那里的情况。“齐思河带回了新的纪律。他说当时在美国真正研究美国历史的,包括他在内,只有两个人。另一位是皮明举先生,他一直住在湖南,是清代大学者皮席瑞的后裔。当时,齐思和不仅在北师大任教,还在北大、清华、燕京任教。
齐思和在北京大学开了一门历史理论和世界近代史。史学理论在当时的中国是一门新兴学科,受到高度重视。齐思和运用在美国学到的方法,即研究中国、研究外国,建立了自己独特的学风,形成了“比较史学”的学术特色。齐思和回国后的第二年,胡适已打算聘请齐思和到北京大学任教。和齐思和谈过之后,齐思和也希望去北大。齐思和从北师大辞职,决定接受北大的邀请,但随后爆发了七七事变。由于齐碧婷(天津直隶第一任女师范校长)随学校迁往大后方,齐思和为了就近照顾天津的母亲,不得不留在北京,又不愿意在日治下的学校任教,于是回到燕京任教,但北大没有成功。直到1952,齐思和才到北大。齐思和回燕京的时候,从琉璃厂旁边的一条巷子搬到了燕京。从1937到1941珍珠港事件,他先住在燕京附近的冰室胡同,后住在燕南苑56号。珍珠港事件后,他搬出了燕京。为了生计,齐思和和一群不愿意和日本人发生关系的教授都去了中国大学教书。
1946年燕京复学,由红叶先生策划。当时,洪先生在城内新开路的住处,成了燕京人的联络中心,他不断研究复学的方案。那一年,齐思和一家人回到燕京,搬进了当时燕南园最大的房子51号,因为齐思和藏书很多,而且是当时的人文学院院长。从1949开始,学校开始调整房子。在1949到1952年间,思齐和他的家人在燕南苑四处迁移,最后定居在燕南苑66号。那个院子曾经是冰心先生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