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宿舍有空调吗?
学生对我校宿舍的评价
徐汇校区4个人,房间比较大。没有独立的卫校,卫生间大,没有空调。
大一大二住在奉贤校区,这里的设施和环境都很好。宿舍是标准的四人间,上下铺。宿舍可以上网,但是大一一般不允许带电脑。每栋宿舍楼底层都有卫生间,可以24小时洗澡;另外食堂旁边有公共卫生间,开放时间有限。每层楼底部还有一台洗衣机。买了洗衣卡才能洗衣服。
大三的时候搬回徐汇校区,宿舍条件比较简陋。一般每个宿舍8张床,住6-7个人。风扇和电灯之类的设施非常讨厌。可以申请上网,但是宿舍只有两张大桌子,空间相当拥挤。徐汇校区只有公共卫生间,开放时间有限。
2.华东理工大学简介华东理工大学原名华东化工学院。其校史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的南洋学院和震旦学院。由交通大学(上海)、震旦大学(上海)、大同大学(上海)、东吴大学(苏州)、江南大学(无锡)化学系65,438+0952合并而成。1956年被定为全国首批研究生院之一;1960年被定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1993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华东理工大学;在1996进入全国“2165438”。65438-0997,上海参与* * *管理学院筹建。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研究生院。2008年获批建设“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是全国首批实施自主招生改革的22所高校之一。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111计划”入选高校之一;是首批6所拥有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创新型综合研究型大学之一;是国家“双一流”大学之一。
学校有徐汇校区、奉贤校区、金山科技园三个部分,占地2652亩,各类建筑总面积92万平方米,拥有一批标准的体育设施。图书馆总藏书323.4万册,订阅中外期刊4.3万余种,拥有84个大型中外文献数据库和CA、EI等网络镜像数据库。建立了教育部科技项目与成果查新中心工作站、上海市科委科技查新站、上海大学外文教材中心、上海研究生电子文献检索中心等机构,分析测试中心、珠宝检测中心为国家计量认证单位。
学校设有化学工程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药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理学院、商学院、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体育科学与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研究所)、国际教育学院等等。
学校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前沿学科,加强国家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建设,加强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等一流学科建设。学校的学位授权点涵盖了11学科,以及理、工、农、医、经、管、文、法、艺术、哲学、教育等36个一级学科。本科专业68个;2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两个学科14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80个博士二级学科学位授权点;有工商管理(MBA,EMBA),公共管理(MPA),法律(JM),社会工作(MSW),会计(MPAcc),艺术(MFA),金融(MF),翻译(MTI),药学(MPpharm),项目管理(MEM)和工程(MEM)。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2个,国家重点学科7个,国家重点学科(培育)1个,上海市重点学科10个,上海市高校一流学科7个,“双一流”建设学科3个。
学校现有全日制学生近25000人,其中全日制研究生9379人(含1755博士生),全日制本科生65438人,来自89个国家的外国留学生1358人。现有教职工3041人,其中中科院院士6人,双聘院士4人,国家学者5人,青年6人,长期项目1人,短期项目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特聘教授讲座教授21人。拥有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8人,国家“863”计划专家组成员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人选14人,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个,国家教学团队4个,涌现出一大批中青年学者。
学校以“培养人才,服务社会;注重过程,勤奋求实;协调发展、特色鲜明”为办学指导思想,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课程体系改革不断深化,教学质量居全国和上海市高校前列。国家级精品课程20门,国家级精品资源14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开放课程4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3门,上海市精品课程90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特色专业12个,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5个;有国家示范性工程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大学生创业人才培养示范实验区、上海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验基地。2000年至今,主持国家教改项目16项,获国家教学成果奖19项,建设“十一五”、“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68部,获国家奖励10项。
学校以培养“基础强、实践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社会人才”为目标,重视学生的全面培养。国际国内数学模型竞赛多次在上海市乃至全国参赛学校中排名第一。2005年和1997年获得国际大学生数学模型竞赛特别奖,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两项大奖的高校,2016年和2017年获得美国大学生数学模型竞赛一等奖三项。1993、1999、2007年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研作品大赛中获得三个“优胜杯”;历年来在各类全国及上海市级英语竞赛中获奖无数,2016年获得“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一等奖;女子乒乓球队多次获得世界大学生乒乓球锦标赛冠军。同时在物理、数学、化学、计算机编程、电子设计、机器人制作、智能汽车、先进测绘技术与信息建模、过程控制仿真、科技发明、英语辩论赛等竞赛中成绩斐然。,在中国和上海的大学中名列前茅。
学校高度重视性研究,努力推动前沿和交叉领域的建设;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围绕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开展重大问题研究;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取得一大批重大创新成果,技术转移和产学研合作特色鲜明。学校拥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0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5个校级研究所(中心)和一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它是中国首批建立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六所大学之一。每年承担科研项目1900余项,科研经费逐年增加,2016年超过7.2亿元。多年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65项,省部级科技奖励700余项,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史上首个技术发明奖特等奖,拥有国内外有效专利1800余项。取得了一大批重大创新成果,关键技术在一批行业大规模产业化推广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学校建立了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体系,与美、德、英、法等20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长期学术交流关系和共享国际教育资源的平台,特别是与一批海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立了姐妹学校关系或签署了合作协议,实施了教师互访、学生交流、联合培养等合作机制。学校承担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积极探索工程科技领军人才中外合作培养模式,依托“高等学校学术创新引智计划”招募海外优秀人才。
学校一直重视文化建设。学校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始终坚持下大力气加强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学校率先开展“两课”改革,改革成果分别获得上海市和全国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心理健康教育荣获“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先锋奖”、“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等奖项。在营造育人环境、创新育人机制、发挥整体育人优势的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学生和先进集体。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艺术节上海活动优秀组织奖”、“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工作先进集体”;被评为“上海市群团工作示范单位”、“上海市艺术教育先进集体”、“上海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全国学校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高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学院”、“教育部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全国学院”。连续多年获得上海市“文明单位”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