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国家属于王权吞没宗教权力的关系模式?

在英国,典型的王权统治着宗教权力。英国王权与宗教权力的斗争最终以英国国教的确立宣告了王权的彻底胜利。

公元13世纪,天主教会在教皇英诺森三世承担教育、政治、经济甚至军事职能时达到顶峰,权力扩张最为广泛。欧洲国家强烈不满教皇的政治干预和经济剥削。

13世纪中叶以来,教会对人民的控制和对国家的干预远不如以前,其普遍的统治效果也大大削弱。人们对世俗政府的忠诚和服从的习惯已经确立,人们愿意为国家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为教会牺牲自己的财产甚至生命。

14世纪初,王权对教皇的愤慨化为具体行动。法国国王菲利普四世首次公开挑战教皇。他最大的功绩是把教皇囚禁在法国南部小城阿维尼翁,使他完全掌握在法王手中。与此同时,英格兰的英国国王爱德华一世也对教皇发起了进攻,宣布服从教皇的英国牧师是非法的。英国的反教皇斗争由此轰轰烈烈地展开。

公元14世纪,帕多瓦的马西利乌斯撰写了《和平的保护者》,主张应该剥夺教会的政治权威,国家应该对其人民行使至高无上的权力,无论是世俗的还是教会的。一个信仰统一的教会,在政治上应该分成很多国家的教会,他们效忠的是各个国家的世俗统治者,而不是教皇。这样的赞美和对主权国家的忠诚,使得普遍主义的精神不再控制人们的思想。

在14世纪后漫长的300年里,英国的君主制和教会权力在不断的合作和斗争过程中由强而衰。在双方的关系中,斗争日益成为主流形式,合作往往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利用的产物。

自爱德华三世以来,历任英王对教皇反抗的最有力表现就是颁布了一系列反教皇法令,并不断强化。该法案的颁布打击了教皇在英国的经济和司法权,削弱了教皇的影响力,增强了国王的实力。

1366年,国会彻底解决了约翰王1213向教皇投降,把英国变成教廷附庸国的问题。与“反教令”的法律认定相一致,英王也支持直接反教权运动。牛津大学神学教授威克利夫谴责教皇对财富的贪婪,主张教会应由世俗君主统治,王权高于宗教权力。这些博览会迎合了国王和贵族掠夺教会财产的需要,也受到许多平民的欢迎。另一方面,英国国王积极扶持民族语言,英语的使用、发展和传播有助于反对教权的斗争和民族意识的增强。14世纪,英国社会出现了一种趋势,即国语英语排斥占主导地位的拉丁语。英国各界为此付出了努力,为反教皇斗争准备了条件。英国社会的反教会运动和英语的发展所唤起的民族意识,无疑加强了英国反教会斗争的力量,为王权的强大做出了贡献。

16和17世纪初,都铎君主将14和15世纪反对教皇的斗争引上了宗教改革的道路。它适应了整个英国社会的需要,影响很大。然而,宗教改革遭到了天主教势力的强烈反对,甚至爆发了大规模叛乱。尤其是玛丽女王作为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几乎断送了宗教改革的前途,而她的姐姐伊丽莎白女王则重建了新教的权威。伊丽莎白重组政府和主教团,颁布新法令,否定教皇权威,禁止向教皇支付一切款项,禁止向教皇上诉。女王是英格兰教会的最高管理者,要求使用一种新的公共祈祷文。新教徒可以接受,天主教徒满意。因此,女王以温和的方式调解了新教和天主教的矛盾。女王宗教改革完成,威胁随之而来。1570年,教皇写了一封信,将伊丽莎白逐出教会,并废除其臣民对女王的忠诚。他的威慑方法是把在罗马受到热情训练的英国传教士送回中国,以实现他的愿望。女王严厉惩罚威胁她统治的传教士。在他统治期间,约有250人因信仰而死。女王在位的最后一年,她和国会进一步巩固了宗教改革的成果。最后,英国天主教徒教了250名牧师和35000名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