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个人简介
1932年2月,他从农村小学转到宁波四眼岐小学,在那里第一次读到郭沫若、朱自清的白话文学等现代科学知识,受到五四新思想新文化的启迪。
1933考入浙江省第四中学(后更名为宁波中学)。
1935因带头反对学校法西斯军事管理制度被开除;今年冬天,他还参加了12月29日的运动。
1936初中毕业后,因贫困辍学,在家靠复印为生。5438年6月+10月,离家到上海华谊工业社药液电池安全灯厂当学徒。十几岁的时候,我就体会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黑暗、落后和生活的艰辛。
1937年5月,工厂倒闭,他失业回家。8月,我考上了浙江省宁波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我努力学习建筑。此时抗日战争爆发,他目睹了国民党政府的黑暗腐败和抗战不力。上海、南京、杭州相继失守,宁波岌岌可危。于是他加入了《宁波学生周刊》从事救国活动,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思想。
1940年初加入鄞县梅园乡中国* * *生产党,任宁波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支部委员、鄞县县委学术委员会委员。
1940 10考入浙江大学土木工程系,在几个地下党员的帮助下入读浙南龙泉分校。他受到竺可桢和郑所提倡的实事求是的作风的熏陶,继续沿用宁波高等工业职业学校开创的先进的自学方法。
1942年夏,侵华日军侵占浙南,他与同学长期流亡,到达遵义浙大总校,通过勤工俭学和奖学金继续学业。
从1943开始,因为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辅导微分方程、工程数学等课程,以学生身份被学校聘为理工学院数学助教。
从65438到0944,和导师钱灵曦一起写毕业论文,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留校担任土木工程系助教,主持材料实验室工作。此时他也有出国深造的想法,但他目睹时局艰难,特别是受到闻一多遇刺的鼓舞,以中国革命前途为重,继续投身爱国民主运动。
65438年至0946年,浙大迁回杭州后,他找到了党组织,组织了以科学时报社为基础的杭州科学工作者协会,在科技界开展民主活动。这也是他日后从事“科协”、“科协”、“科普”等组织工作,推动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前奏。
从1949到1959,在建国后的第一个10年,科技界面临着在贫穷落后和战乱的基础上重整队伍、开拓事业的艰巨任务。朱放下了自己向往的学术研究,全身心地投入到祖国的科技组织和发展事业中。
1949 10赴京后,参与中央文化部科普局筹备工作,主持辅导办推动全国科普活动。
1950年,在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上,当选为新成立的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常务委员,负责建立协会秘书处;并以中国* * *生产者党全国科学技术联合会书记的名义,帮助推动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秘书处的工作。四五年间,他走遍全国,先后在20多个省市推动成立了科协和科普分会。
195510,朱作为中国科学院的代表,前往深圳欢迎留美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回国。接着,朱协助钱学森、钱伟长组建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并成立了中国理论与应用力学学会。正当他努力做好新建力学研究所的学术管理工作,积极发展力学研究事业时,“反右”运动开始了,朱被指包庇右派,受到沉重打击。他被调到新成立的中国科技大学任教。在这条充满辛酸苦辣的坎坷道路上,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力学的教学和新学科的创建中,不断探索。在中科大地球物理系和现代力学系任教的20多年间,先后开设了10多门课程。
从1963开始,朱主持了近代力学系爆炸力学教研室的工作,领导了全国第一个爆炸力学专业的工作,使其健康发展。20多年来,从教师科研队伍的组建和完善、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等方面,为爆炸力学和冲击动力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从事空中核爆炸、应力波的传播及其破坏和屈曲、材料的冲击特性、力学史等方面的研究。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立并发展了中国第一个爆炸力学专业。
1985年秋,朱就任宁波大学第一任校长。他以“老有所养,勇往直前”的精神,牵头筹建了香港环球海运集团主席包玉刚爵士捐赠的宁波第一所综合性大学。经过不到一年的艰苦筹备,宁波大学作为一所文理工商法学科并举的新型综合性大学正式开学。宁波几代人建大学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在办学过程中,朱努力进行教育改革。学校只设院系,不分专业,放宽各院系培养范围,倡导和发扬“实事求是,学以致用”的传统,旨在培养具有丰厚学科基础知识和开拓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和社会骨干,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些改革凝聚了朱的教育思想和多年的心血。
1988年秋,学校初具规模,66000平方米的校舍建成。为八个系招聘了宁波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教授团队,教学科研活动正常开展。在这一点上,他敦促他辞去校长职务,回到北京的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担任研究员,专心从事结构动力屈曲和高分子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
朱历任中国理论与应用力学学会第一、二、三、四届理事或常务理事,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力学中的有理力学与数学方法专业委员会委员,《力学与应用数学与力学》杂志执行主编,《爆炸与冲击》副主编。朱从青年时代起就积极参加科学活动的组织。他竭尽全力支持和帮助梁、竺可桢、袁汉卿、钱学森等中国著名科学家,推动了许多国家和现代科学事业的进步。在工作中,他成了党和这些科学家之间的中间人,成了他们的得力助手。
1946年,浙大迁回杭州后,他带着崇尚科学和争取民主的双重任务,加入了“科学时代社”。在地下党的领导下,他开展了团结进步科学青年的活动,并与、丁?一起推动组织浙大讲师助理委员会,支持当时被称为解放战争第二战线的学生运动。
1948进一步协助心理学家陈力教授组织中国科学家协会杭州分会。他一方面开展日食观测等一系列科学活动,另一方面宣传科学家的社会责任,呼吁团结起来摆脱帝国主义和封建残余的双重束缚。
1949杭州解放前夕,他是中国* * *生产党地下组织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的成员,顾朝浩、任玉吉动员协会成员开展保护工厂、学校,准备解放的活动,阻止了杭州棉纺厂迁台,保护了电厂、自来水厂不受破坏,保存了钱塘江水资源等重要资料,促进了雷达研究所的起义。5月3日,杭州解放后,他和党员们立即向解放军驻杭州军事管制委员会代表张劲夫汇报了杭州的企业、工业和农业的情况,并配合他接管,使科协成为党和科技界的桥梁。
1949 10,朱赴京协助化学家袁汉卿组建中央文化部科学普及局,主持咨询处工作,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纲领》中关于普及科学知识的规定,推动全民科普活动。根据他的建议,推动在各大城市建立科技馆和天文馆,组织科普展览,出版科普书籍;在县城和农村,以文化馆为依托,组织天文现象、农业病虫害、妇幼保健等科学知识的巡回展览,华北、西北地区平均每个县8万人。他倡导成立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推动科学普及发展成为科学界的群众性活动。同时,他参加了中国科学家总会的活动,并帮助推动了全国自然科学家大会的组织工作。
1950年8月,当选为新成立的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常务委员,负责组织协会秘书处,协助协会主席、梁组织各省市分会、支部,在全国组织科学讲座,从10000次发展到几十万次。同时当选为* * *全国科学联合会联合支部书记,责无旁贷地帮助推动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秘书处的工作,开展学术活动。他在多年的科学组织活动中,坚持科学工作者是各种科学组织的主体,极力纠正组织专职机关(秘书处)的“官僚化”倾向。他认为科学家有反对旧社会黑暗统治的觉悟,有在新社会为科研、教育、普及和建设社会主义做贡献的热情。组织者要虚心为科学家服务,发扬民主,让科学家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
195510,朱奉国务院副总理陈毅之命,作为中国科学院的代表前往深圳,欢迎在美国长期受迫害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回国。为了这一历史性事件,香港报纸刊登了众所周知的钱学森一家踏上罗湖桥的照片。在桥的另一边,是朱紧紧握着钱学森的手,代表祖国热烈欢迎他。接着,朱陪同钱学森考察了中国南北10个城市的工厂、大学和科研机构,并帮助他组建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1956年6月钱学森任所长的力学研究所诞生,1957年6月钱学森任所长的中国理论与应用力学学会成立,标志着中国力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力学所成立之初,开创性地建立了弹性力学、塑性力学、流体力学、化学流体力学、物理力学、自动控制、运筹学等实验室。当时很多研究方向不仅是国内空白,也是国际上最新的前沿研究。一方面,朱作为学院的学术秘书,从学术管理方面协助钱学森发展新学科;另一方面,他作为党组织的领导人之一,从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和科研路线方面,从招聘人才、组织队伍、建设新楼、制定计划等行政方面,帮助钱学森在短短的一两年时间内,把力学研究所建设成一个充满活力的研究所。即使在遭受了沉重的政治打击后,他还是奉中科院副院长张劲夫之命,在怀柔山区成立了力学所分院,开辟了在城里无法进行的火箭实验。当人们赞美钱学森、钱伟长、郭永怀为力学所的建立所作出的历史性贡献时,他们也不会忘记朱的重要贡献。爆炸力学是以研究物质在爆炸和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力学运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为主要特征的一门新兴学科,由钱学森倡导,郑哲民发展,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率先开设了爆炸力学专业。朱自65438至0963主持爆炸力学教研室工作以来,30年来为我国爆炸与冲击力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开拓性贡献。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和专业,国内外都没有现成的教材。朱勤于研究和讨论,先后开设了弹性动力学、塑性动力学、冲击波物理、爆炸固体力学、非线性波等新课程,并撰写了大量讲稿。这些作品都是在他遭受政治不公19年的艰难时期完成的,尤为难能可贵。虽然他并不急于正式出版自己编著的百万字教材,但他在这方面的苦心经营,通过讲座和讲义,为培养一代爆炸力学人才,促进我国爆炸力学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还多次应邀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核保护研究所、北京理工大学、吉林工业大学,以及全国应用数学与力学讲座,进行塑性理论、现代连续介质力学、冲击动力学、介观固体力学等方面的讲座,使这些新学科遍布全国。
他在1984杭州讲学时写的《爆炸与撞击中的力学问题》是他很多讲座的结晶和代表作。
为了促进爆炸力学的学术交流,加强与工程部门的密切联系,1977“文革”后不久,他与丁?共同主持了第一届全国爆炸力学会议(黄山),并作了题为“爆炸力学的现状和任务”的报告。
1981在第二届全国爆炸力学会议(扬州)上作了“爆炸冲击与非线性波”的报告。
1984年在第一届全国冲击动力学会议(黄山)上做了题为“高速冲击动力学的现状与展望”的主题报告,并与王人一起发起成立了中国理论与应用力学学会“冲击动力学专业组”。这标志着中国冲击动力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朱一直从事混合炸药最佳配比、空中核爆炸冲击波压力分布、爆炸驱动飞片等与爆炸直接相关问题的研究。比较系统的工作是应力波传播及其效应的研究,这是爆炸与冲击中的核心研究方向之一。他和青年师生一起,到工厂、试验基地,做了上百发炮弹与钢板接触爆炸的大型实验。他在国内第一个研究了应力波在固体中引起的损伤积累和层裂现象,确定了主瓣厚度与爆层厚度的关系,通过数值计算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估算,提出了适合工程应用的主瓣厚度近似计算公式。何、王丽丽、于吉林等人建立了应力波传播过程中弹塑性不连续的基本特征和规律,在国际上被视为有价值的创造性成果。其科研成果“弹塑性波的理论与应用”1986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他还研究了应力波在细长结构中引起的动力失稳,提出了考虑应力波效应的动力屈曲准则,发现随着应力波的传播,结构相继发生屈曲,屈曲模式发生转变。这是首次将应力波与动态屈曲相结合的开创性研究。
结合冲击动力学的发展,朱还积极倡导研究材料的力学性能。20世纪50年代,他翻译了诺沃肖洛夫的《非线性弹性力学基础》和泰勒斯·泰勒的《弹性力学和流体动力学基础》。当他致力于爆炸和冲击动力学的发展时,更加强烈地感受到在当前机械发展中研究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977年,在第二次全国科学规划会议上,他和郑哲民提出了把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作为机械规划重点的建议。在中科大率先开设新课程:材料本构关系理论,多次在昆明、北京、成都、长春等地授课。这本教材获得了中国科技大学优秀教材一等奖。由他发起,还在中科大举办了现代材料力学研究生课程,培养了几批从事材料力学性能研究的人才。
在材料本构关系研究方面,他研究了金属、聚合物、层合板、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尤其是高应变率、大应变下材料的粘弹性本构行为。经过65,438+00多年的实验和理论研究,朱及其合作者提出并发展了一种新的非线性热粘弹性本构模型,揭示了大量工程塑料的非线性粘弹性行为可以归结为平衡状态下的非线性弹性和非平衡状态下的线性粘弹性的组合,而代表材料线性粘弹性特征的每个松弛时间参数只对应一个有效应变率范围(辖区)。他发现高分子材料中存在“应变率敏感峰”,这些峰按照弛豫时间排列在一个光谱中。当他于1990在日本东京首次发表这一结果并预言这些峰与振动内耗峰之间存在相关性时,引起了日本同行的关注。朱从40年代开始耕耘教育战线35年。中科大的特点是重视基础知识,面向前沿科学。学生一直保持着追求真理、积极学习的氛围。因此,朱一到新成立的学校,就开始开设理论力学、弹性力学、振动理论等基础课程,随后又根据新兴空间技术的需要,开始开设非线性振动、随机振动、减振理论等更深入的课程,为地球物理系空间环境模拟专业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1963转入现代力学系后,先后为爆炸力学专业学生开设弹性动力学、塑性动力学、冲击波物理等课程,为青年教师和研究生讲授气体动力学、炸药爆轰、材料本构关系理论、非线性波等内容。他自己也常说:“这是形势所迫,不得不拼命学习新知识。开设新的课程。”就这样,他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间,几乎创下了每年开一门新课程的记录。每次上课,他都会自己做讲义,有时候还会自己刻蜡纸,上课前发给同学。为了开设这些新课程,他把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这项工作中。他经常对青年教师说:“教师的主要工作时间在晚上、星期天和节假日。如果他们不利用这三个小时,他们就无法在知识的海洋中前进。“他自己就是这么做的。
朱平时亲近同学,爱护同学,关心同学们的全面成长。在他家里,你经常可以看到很多同学和他聊学习,聊思考,都是豁达的,没有顾忌的。在他自己看来,教师应该经常倾听学生的反应,更重要的是,他们应该从年轻人那里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和新鲜的想法。他经常带着同学去矿山和兵工厂实习,和他们同吃同住,过着艰苦的生活。在爆炸中遇到哑炮的危险时,他总是冒险自己排除,不让学生做这么危险的事。所以他的同学和他很亲近,感情很深。
朱十分重视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的培养。他从浙江大学的老师苏那里学到了如何培养年轻人和领导科学研究。通过集体讨论,教学相长,鼓励年轻人拓宽知识面,占领新领域,寻找生长点,积极开展新问题的研究。短短几年,中科大的爆炸力学专业已经成为力学领域一支有特色的队伍。
朱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主持近代力学系期间,努力贯彻学校加强基础知识教育、拓宽专业范围的教学方针,在本科教育中加强数学和物理基础知识的教育。根据钱学森“物理学中的四大力学是现代力学的基础”的指示精神,要求力学系本科生必须把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列为必修课,有条件的可以选修量子力学。他还指出,在力学系的本科教学中,要打破专业界限,把弹性力学、流体力学、振动力学列为所有本科生的必修课,使力学系培养出后劲足、适应性强、创造力强的人才。
朱在担任宁波大学首任校长期间的贡献,更集中地反映了他的办学思想和教育改革的成果。宁波大学是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建立起来的,为实施教育改革提供了阵地。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在宁波大学名誉校长谭的了解和支持下,在同事们的通力合作下,朱在短短几年内就把宁波大学建成了一所初具规模、体现改革精神的综合性大学。
朱多次酝酿和考察建设新的综合性宁波大学,得到了正在回乡考察的著名港商先生的支持。他决定捐巨资在家乡创办宁波大学。
在建校建议书里,朱强调:“宁波大学应是一所新的综合性大学”,“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等学科在内的知识体系,还应包括医、农、商、艺等。如果将来有可能”,“便于适应知识爆炸和技术革命的新时代,发展新兴边缘学科”。他特别指出:“在大学里,主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具备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所以学生的专业要宽,专业太窄容易导致思想僵化,知识老化。所以在宁波大学,一般只设系,不设专业。”
朱没想到,建校的建议能这么快被采纳;更没想到一年后,各省市和中央一致要求他当校长,他不得不在晚年放下自己热爱的科研工作,回到家乡,投入到繁重的建校工作中,实现自己在规划中提出的办学思路。
建校之初,这所大学设置了外语、经济、法律、数学、物理、土木、机械、电子等八个系,形成了新型综合性大学的雏形。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学校真正实现了不区分专业只设院系的想法,还实行了宽选择性的学分制,鼓励学生跨院系选课。学校强调基础教育,重视外语和计算机的应用和培训。但学校没有基础系,而是邀请各个系面向全校开课。
在宁波大学,朱强调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和科研要紧密结合、相互促进,肯定了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中的主导作用。学校的一切管理工作都必须为保证教书育人这个中心任务服务。他认为,依靠教师办学是党的群众路线和民主作风在学校工作中的体现,是尊重知识和知识分子政策的具体实现。因此,学校的重大问题提交各种委员会和以教师为主体的部门负责人会议讨论和审议。在学术上,它鼓励自由讨论和百家争鸣。
朱认为,宁波大学要培养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社会骨干人才,是指思想文化敏锐、先进,科学技术领先,知识面广,或者有组织、经营能力,善于应对信息社会瞬息万变的形势,能够独立自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人。因此,他十分重视校风建设,倡导发扬浙东学校“实事求是、应用实践经验”的传统,以“诚实、勤奋、创新、服务”为校训,鼓励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自立、自尊、自强、自律的意识和能力,支持学生勤工俭学,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正是在上述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宁波大学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朝着形成充满活力、科学民主、团结和谐的教学科研环境迈出了第一步。1990第一届学生毕业时,通过了高等教育委员会和由杭州、上海、北京等地数十位教授组成的专家组的评估验收,充分肯定了宁波大学在办学和教育改革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中国新闻社以“中国高校黑马”为题进行了报道。这里说的“黑马”是英文黑马的中文翻译,意思是在赛马场意外获胜的马。比喻宁波大学潜力惊人。当朱应邀参加的第一届学生毕业典礼时,师生们以无尽的热烈掌声欢迎他。这掌声不仅凝聚了师生们对他在年过八旬之际为创建新大学而夜以继日辛勤工作的感激之情,更是对他“捧着一颗心走,不带一根草”的奉献精神的致敬,表达了他们对他办学方针和改革方向的大力支持和肯定。
朱在担任宁波大学校长期间所取得的成就,是与他本人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苦难后所进行的思想解放分不开的。在他自己看来,进入高中时接受五四新思潮的洗礼,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思想解放。他在高中的时候,接受马克思主义是第二次思想解放;“文革”后,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思想武器,破除一切经过实践检验的、应该抛弃的迷信,这应该是他一生中的第三次思想解放。他认为,经过这次思想解放,他开始真正独立思考,向马克思主义真理臣服。在建设宁波大学的过程中,他多次倡导竺可桢创办浙大时所倡导的实事求是精神,即向往真理,追求真理,坚持真理,以理为据,不盲从,不附和,不武断。这正是朱在建设宁波大学和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中所努力实践的。
朱,1。非线性弹性基础。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
2朱,蒋大河。炸药爆炸作用下飞片的运动。应用数学和力学。1980 (1): 275-285.更正一下,1983 (4): 439。
3朱、李永池、王晓军。爆炸作用下钢板层裂的数值分析。应用数学与力学,1981(2):351368。
4于继林,王丽丽,朱。应力波在杆中传播时弹塑性边界的基本性质。固体力学学报,1982 (3): 313-324。
5 Zhu Zhoxiung等.热固塑料在高应变率下的非线性热粘粘弹性本构方程。国际非线性力学会议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92—97。
6、朱力学史。中国大百科全书,机械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305-313。
7、朱、王丽丽。短纤维增强对聚碳酸酯非线性粘弹性的影响。爆炸与冲击,1986 (6): 1-9。
朱。宁波大学校长报告(1985 10.29—1986 11.26)。宁波大学,1986。
9朱兆阳。宁波大学校长报告(1986 65438+2月-1988 9月)。宁波大学,1988。
10,朱,李永池。轴向冲击载荷下直杆弹性动力屈曲研究。实验力学,1988 (3): 258-264。
11朱。应力波作用下弹性结构的屈曲准则庆祝王人教授70岁寿辰。塑性力学与地球动力学论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56-70。
朱,12。大范围恒应变率试验表征高分子材料非线性粘弹性本构关系。固体冲击工程系列讲座第10期,东京:东京大学工学部,190: 38-6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