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曾子<大学>问题
“大学”里的第二个修炼场所
现在我们正式学习《大学》第一段的四句话:
大学之道,是德,是亲民,是止于至善。
古文就是这样简化的。从现代的角度来看,这种古文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简化文。人类的意识形态和言语被浓缩成文字,但意识形态的原始成分却被永远保存下来,流淌了很久。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古文。
自南宋以来,这四部书一直受到宋代理学家,特别是程、朱之后的学者的研究和注释,他们大多必须遵守程、的句子。所以习惯在《大学》一书中说要点,有“三纲八旨”之说。大纲是大纲;目的是一个入口。《大纲》是朱最早使用的创作。例如,他在《资同治鉴》中对中国历史的批判并不完全认同司马光的观点,而是独辟蹊径。他编纂的历史被后人称为“资阳纲目”。
提纲其实是一种写文章和学术分类的逻辑方法。提纲是前提,也可以说是题目。目的是分类的延伸。很有意思的是,我们习惯了现代政治术语中的“商帮”一词,却仍然不知道最早使用这个词的导师来自儒家,而不是他自己的创造。只是人们读的书没有他读的多,所以不知道他在里面也是一个健康的人。
过去提到的《大学》一书中有“三课八令”的说法。他们是哪几个“三纲”?是哪个“八眼”?
答案是这样的:《大学》一书中首次提出的“明德”、“亲民”、“为上”是三纲。不是古代传统文化的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父为子,夫为妻。小八呢?
答案如下:纪律、知识、真诚、正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其实对于《大学》这本书来说,有“三纲”也不尽然!事实摆在那里。比如《大学》这本书的大纲,应该说有四课七证八阶。
四类七证八目
那么,什么是四项基本原则呢?是“道”字,最重要的前提,以“显德”、“亲民”、“止于至善”为前提,也可以说是大学之道的“大道”。详细原因会慢慢“认定”。但可以从“以经注经”的原则来讨论。只要我们读一下《大学》的前两段,就能看出事实都在。这篇文章里不是写的很清楚吗“物有其源,物有其始,知其序是捷径”?所以,“大道”或道是第一位的。
那么,为什么要特别提出“七证”呢?因为在《大学》一文中,在四纲之后,有七条验大道、明德的学习程序,也可以说是验大道的学习步骤。开心的话可以说是七步学习法。这就是知、止、定、静、安、忧、得。这是大学的学习大纲。之后的所谓“敬事、知行、至诚、正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大目标,就是“亲民”的实践知识和修养。
也可以说,当初从大道到明明德,大家都是自力更生,自学成才。也就是说,宋代理学把庄子的学说作为自己“内圣外王”的广告理论。也可以说是“内心知识”的学习。只有明确地把德性表现为亲民,才能真正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功德,也就是“外王”为自立、利他之用。但无论是自立还是外用,都需要达到“至善”的境界,才能被认为是人伦之路的完成。
了解了这些预备知识之后,我们试着用白话文简单翻译一下“大学”的前四句。
“大学之道,是先了解明德的修养,再深入民间,做亲民的工作,从而达到极致完美的境界。”
当然啦!这直译了“大学”的原文。反正是隔夜炒饭,肯定不是原味的!况且这四本书的四个字的内涵也是在抓皮毛,重点一直没抓住。所以需要一点一滴,一层一层的去研究。
既然知道白话文直译古文的内涵终究是似是而非,根本不是那个味道,那就只能用孔子教的学习方法,所谓“博学、审问、慎思、明辨”,也就是现代的分析归纳方法来选择了。
自立自强,做到最好。
第一,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也就是所谓的春秋末期、战国初期,中国的传统文化本来就是一个儒道不分的正统时代。甚至百家说,都标榜“道”字为定点。
《大学》的作者曾子就诞生在这个时代,在孔子的七十二贤人中,他是继承传统哲学的中坚力量。当时在政治制度和社会习俗上,至少表面上还是以周朝皇帝为中心,尤其是在文化习俗上,还是以周礼为准。所谓孩子八岁进入小学,到了十八九岁,就会向大人学习,也就是准备做一个真正的大人,不再是精(小)人。
那么,一个人被大人的理论教会的人际关系之道是什么呢?那就是先了解这个“明德”。所以这句话里有两个字,第一个做动词,第二个做形容词或者名词。这种用法在古代很常见。比如:父子、子、亲等。,都是把第一个词当动词,第二个是名词。也就是说:对于一个父亲来说,做父亲是他的职责;对于儿子来说,做儿子是他们的职责;为了你爱的人,你应该尽你对你爱的人的责任。
明白了上面的道理,我们也就可以知道,我们古代传统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教你做人,履行人性和人伦的本分。我不只是教你知识和技能,不管你是不是好人。因为打工,做衣服,做小贩,做官,做学问,做皇帝,都是不同的职业。虽然职位不同,但都需要为人,这是本分。你的职业岗位确实很光荣,但是每个人都做不好,都不成功,更别说别的了。
第二,“大学之道”的道是根本的,也可以说是物质的。“明德”是道的应用,是来自道体的心理和生理行为。“亲民”是个人道德感的成就,是抛向人间,亲自进入人群社会,为人民服务。这是明德建立后,外用来建立人的目的。最后的结果。无论是一个人自身的德性,还是一个人对外用的亲民之道,都需要达到“至善”的境界。
第三,如果这么说,怎么才能表达得更清楚?那么就只能用“因与理”(逻辑)的方法,借用类似的类比来做比喻和举例,或者可以理解得更清楚一些。怎么借例子?然后还得和邻居的佛教商量,借佛教暂时解释一下!
有意识的去感受他,觉得线是完整的。
佛是古印度梵文“佛”的简称。什么是佛?在中国,佛陀是知道的。睡什么?实现心灵的自我。怎样才能自己成佛?那么首先要修行大乘菩萨的功德,所谓:利己(等于儒家的自立)、利他(等于儒家的立业),达到富贵智慧的圆满,从而成佛。所以有觉悟,觉知他人,觉知圆满,就叫佛。如果用佛教来比喻儒家,佛是圣人境界,菩萨是圣贤境界。菩萨是梵文“菩提(悟)萨禅(情)”的简称,中国早期翻译时也称“大师驾”。
我们借用佛教的比例来说明大学中的“大学之道”。那么,很明显,德是自觉的,亲民是自觉的他。止于至善,就是圆满,就是圣道!就这样,正如道家列子所说:“东方有圣人,西方有圣人。这是同一个心,同一个道理。”难道不是吗!我们再考虑一下,做点研究吧!
理解了上面说的思路,我们就可以明白,这四个纲要的下面,所谓的七个知识层次和知识的修炼顺序,克制,决心,静,安,虑,得,完全是连接上面四句话的注脚。不然看《大学》看久了,好像在看教条式的文章,联系不起来。就像说的。从“知止以后会决定”到最后一句中的“在你得到它之前想一想”,它得到了什么?
如果按照上面说的思路,我们就可以理解为“先想后得”才是得明德的目的。不然我都不知道这个“明明德”怎么开始。当然,如果能达到明德的地位,就真的能达到“大学之道”的境界。
这样就可以理解,自汉魏以来,儒释道三家都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成语,把自己修行的一切成果都称为“悟”。其实陶这个名字来源于大学里“先想后得”的观念。从这种演变来看,唐宋以后,佛教的禅宗大行其道,普遍标榜禅宗以“明心见性”达到道。道家也紧随其后,标榜道为“修心炼性”。儒家理学当然不甘落后,还自诩是“有意修炼”得道。你看,曾子那句“想好了再去做”的内涵是多么有意义和有趣啊!
同时,禅宗叫开悟,只有你真正开悟了,你才能理解佛教的概念。还有一种说法叫“觉知”。这种觉察或觉知,以及理解和开悟,都只是在名词的表述中,模模糊糊的恍惚,只是淡淡的云雾,只是忽明忽暗。摆脱了这些“名”的束缚,也差不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