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笔下人物的一生
亲身经历
1894 1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
1924毕业于南京高等教育学校,留校任助教。
1926,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系。
1927至1934,就读于英国伦敦大学文学院,获统计学博士学位和人类学博士学位。
1934-1935在瑞士丘勒舒大学人类学学院从事研究。
1935-1942,中央研究院历史与语言研究所研究员,人类学组主任。
1942至1945任中央研究院人类学研究所筹备处主任。
1946 —1947浙江大学历史地理系教授。
1946 —1948兼任暨南大学人类学系教授。
1947至1952任浙江大学人类学系主任、人类学研究所所长。
1952 —1969复旦大学生物系教授、人类学教研组主任。
1969死于3月24日。
吴,1893 1出生于江苏金坛县的一个地主家庭。父亲是当地有名的中医,擅长咽喉。她生了两个孩子,三个女人,吴,排行第五。她年轻时就失去了母亲。后妈不贤惠,不让上学,把她关在家里帮忙做家务。后来在父亲的努力下,他得以在一所私立学校学习中文,并找到别人补充他的英语和算术,以培养他继承事业,成为一名中医。12岁,父亲去世。后妈更惨,要离家独立生活。他从小勤奋好学,艰苦的童年和没有母爱的青春期养成了他吃苦耐劳的精神。
1916吴以同等学力考入江苏扬州省立第五师范,1920毕业。同年考入南京师范大学(后更名为东南大学)教育心理学系。1924毕业后留校做助教。1926,江苏省以“乡村教育”和“教务”两项公务费招收海外留学生1名,他获得了“乡村教育”的名额。同年8月,我到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系学习统计学。次年转入英国伦敦大学文学院,在英国著名统计学家、人类学家卡尔·皮尔逊(Karl Pear-Son)的指导下,继续学习统计学。学习期间发表了《相关率显著性查找表》等多篇统计学方面的论文。他踏实严谨的学风和刻苦耐劳的精神赢得了导师和同事的赞誉。1928获统计学博士学位。1930吴成为“国际统计学会”第一位中国会员,该学会由英国统计学家欧·尤尔教授介绍,荷兰全体学术会员大会投票产生。同年,我参加了在波兰举行的年会。
1929年,在北京周口店发现了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英国《泰晤士报》用大标题进行了报道,这让当时正在皮尔逊教授主持的“生物识别与优生学实验馆”工作的吴非常兴奋和自豪,同时也深感遗憾,自己国家的瑰宝竟然要让外国人来研究,从而使他决心研究人类学。他向中国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申请了研究资助,留在英国跟随皮尔逊教授学习人类学,成为中国第一个学习人类学的留学生。当时的“生物识别和优生学实验博物馆”是研究生物学和人类学的国际中心。在著名的Bio-metrika杂志、英国皇家学会哲学汇刊和剑桥大学哲学杂志上,吴或与导师皮尔逊合作,或与著名人类学家G.M .莫兰特合作,或独自发表统计学和人类学论文50余篇,获得人类学博士学位。65438年至0934年,牛津大学人类学教授J.L. Myess介绍他加入国际人类学学会,并于同年参加了在伦敦举行的年会。因为瑞士有大量的头骨标本,1934年夏天,吴去了瑞士的楚勒舒大学,研究9世纪的埃及头骨。
1935年夏,吴回国。应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之邀,担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人类学组主任兼专职研究员。同年,她与刚从南京中央大学生物系毕业的石九庄女士结婚,并留校担任助教。怀着创建和发展中国人类学的雄心壮志,吴在设备简陋、助手少的困难条件下,常年奔波于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体质调查,同时积极着手组建体质人类学研究所,任体质人类学研究所筹备处主任。吴在中央研究院工作期间,发表体质人类学论文65,438+00多篇,创办并编辑了《人类学文集》,对中国体质人类学的发展起了奠基作用。
1945抗日战争胜利后,吴受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之邀,在历史地理系任教授,开设普通人类学和统计学课程。在他的努力下,浙江大学于9月成立了人类学系和人类学研究所,1947,他担任系主任和主任。1946到11948,也是国立暨南大学人类学系教授。他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体质人类学的研究人员和教师。1948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
1950年5月,吴、陆玉道、欧阳勇、等人在杭发起组织中国人类学学会,他当选为理事。
1952期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浙江大学、暨南大学人类学系并入复旦大学生物系。吴是人类学教研室主任,为全体学生开设人体解剖学课程。1957,生物系建立结构人类学。20世纪50年代是吴人类学研究的大丰收时期,研究内容广泛,涵盖了人类进化、现代人体质、测量仪器的改进等方面,并开始探索人机工程学的新领域。在从事科研和教授研究生的同时,承担了体质人类学、古人类学、人类形态学、生物统计学等多门专业课的教学任务。
吴一生省吃俭用,艰苦奋斗。虽然晚年冠心病相当严重,但他仍不肯休息,继续埋头于繁重的教学、科研和行政工作。1961年,为了解决上海水产大学师资短缺的问题,他不顾自己的病情和超负荷的工作量,慷慨地答应教统计学课。1962年,吴终于积劳成疾,患了中风,全身瘫痪,卧床不起。但他并没有在弥留之际休息,还一边指导研究生,一边担心教研组的教学科研工作,坚持整理自己的科研资料。
“文化大革命”期间,吴被作为“反动学术权威”围困在病榻上。几经抄家,家里所有值钱的书和物品都被没收,工资被停发,只剩下一点点“生活费”,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标准。一向对生命漠不关心的吴对这些打击无动于衷。
1969年,吴家在“五·一六”运动中再次遭到抢劫。他眼睁睁地看着收集到的论文(包括所有发表和未发表的论文100多篇)和他的计算机、直脚规、弯脚规等科研工具被收走,在病床上忍不住痛哭。当天晚上,他的病情变得严重,第二天凌晨,也就是1969年3月24日,他满怀疑惑和悲痛离开了人世。“文革”结束后,6月举行追悼会,1979为吴平反。复旦大学生物系总支郑重声明:“凡加于吴()身上的诽谤之言,应予推翻,恢复其名誉”。
文革期间被围困在病榻上,书籍、散文、科研工具在1969年3月的清点中再次被抢,1969年3月24日在迫害中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