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著名的数学家有哪些?(详细介绍)
回顾苏的百年人生,也是崎岖泥泞,故事颇多。这里有几个安慰读者。
故事1
公元1902年9月23日,这是一个普通的日子,但对于从福建同安逃难到浙江平阳岱西村的苏祖善一家来说,却是一个难得的日子。天知道,天佑百姓。苏祖善家添了一个丁,夫妻俩笑得合不拢嘴,终于有了一个世代务农的“接班人”。但苏祖善夫妇没上过学,文盲的苦也吃够了。他们渴望成功,所以他们选择“黥布”作为他们儿子的名字。算命先生还说了些好听的话,以“黥布”之名,将来能“登高望远,祭祖”。
毕竟名字不是名利的阶梯。就在同龄人背着书包上学的时候,苏祖善给了儿子一条牛鞭。从此,苏头上戴的是父亲做的大竹帽,身上穿的是母亲缝制的粗布。他赤脚骑在牛背上,马鞭一挥,来到卧牛山脚下。苏家是大水牛,又肥又壮,从来不把矮小的牛郎娃当回事。有一次,水牛一生气,就又跑又跳,把苏扔进了一个刚割完的竹园里。受到上帝的保佑,他掉进了几根竹根中,幸免于难。
放牛回家时,苏走过村里私塾的大门,常常被书声吸引。有一次,老师在朗读:“苏,二十七岁,开始上火看书。”他听完之后,读了好几遍。从此,他记住了顺口溜,放牛的时候在山里唱。
苏祖善经常听儿子背诵三字经和百家姓,百思不得其解。有一次,我碰巧看到儿子在私塾门口“偷听”。父亲的心终于动了。夫妻俩一合计,就决定勒紧裤腰带,把苏送进私塾。
故事2
9岁那年,苏的父亲带着一车米作为学费,走了50公里山路,把苏送到平阳县,在那里成了一名高中分班生。从山区到县城,苏真是大开眼界,一切都是新奇的。第一次看到馒头里的肉末,他经常把饭票换成钱买“肉馒头”吃。一个月的饭票早用完了,只好饿肚子。当他看到老虎炉子烧水时,他觉得很有趣。他把从家里带来的鸡蛋扔进锅里,一锅开水变成了一锅蛋花汤。锅炉工气得一把抓住他就打。
苏整天玩啊玩。他经常在考试中名列前茅。期末考试结束时,他获得了班上的最后一名。不过,他的作文还不错。私塾里的“偷听”激发了他学习语文的兴趣,也为他的作文打下了一点基础。但是,语文老师越看越不信。他们一直认为苏的作文是抄袭的。因此,他被授予了很低的分数。就这样,他的固执被更加激起来了。老师越说他不好,他越不努力学习。连续三个学期,他都是最后一个。同学和老师都说他是个“傻子”。
有一次,地理老师陈玉凤把苏叫到办公室,给他讲了一个小故事:“牛顿12岁的时候,从农村小学转到城市读书,成绩不好,同学们都瞧不起他。有一次,一个同学粗暴地欺负他,踢他的肚子。他疼得打滚。那个同学身体和作业都比他好,牛顿平时也怕他。可就在这时,他忍无可忍,跳起来反击,把那个同学逼到一个角落,压在墙上。这位同学见牛顿怒不可遏,只好让步。牛顿从这次事件中吸取教训的理由只有这么多:只要下定决心,就能制服它。他勤奋努力,很快成绩就跃居全班第一,后来成为了一名伟大的科学家。”
苏很感激陈老师没有批评他,还给他讲故事。陈老师见他耷拉着脑袋,摸了摸他的头说:“我觉得你是个聪明的孩子。如果你肯努力,你一定能考第一。”他补充道,“你爸爸妈妈辛苦了,攒钱了。希望你能好好读这本书。像你现在这样,将来拿什么报答他们?”苏再也抑制不住自己心中的震惊。泪水像碎珍珠一样顺着他的胸膛流下来,他觉得自己第一次做错了。从此,他完全变成了一个懂事的孩子,不再玩耍,努力学习,期末考试取得了全班第一名。
故事3
温州浙江10中学的一堂数学课,带领苏走上了通往数学王国的道路。从日本留学回到温州的杨老师,带着忧国忧民的真情实感上数学课:“当今世界,弱肉强食。世界列强靠船造坚炮,瓜分中国的豆子,狼吞虎咽。中华民族亡国灭种的危险迫在眉睫。为了救亡图存,我们必须振兴科学。数学是科学的先驱。为了发展科学,我们必须学好数学。”杨老师的话触动了苏的心。从那以后,他的兴趣从文学转向了数学。有一次,苏用20种不同的方法证明了的一个几何定理。校长刚得知时,把苏叫到办公室,拍拍他的肩膀说:“好好学习,将来送你出国留学。”当他从苏中学毕业时,洪校长已调到北京教育部,但他仍然关心苏的学习,并寄了200元钱帮助苏出国留学。
1919、17岁的苏买了去日本的船票,剩下的170元很难维持他三个月的生活。他一天只能吃两顿饭,没钱请日语老师,只好向楼主学习。最后他用流利的日语回答了考官的提问,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了名校——东京工业大学电气工程系。1924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师从著名几何学家和田忠贤教授。1927,大学毕业后卖过报纸,送过牛奶,课余做过杂志校对和家教,用赚的钱交学费,所以免试升入本校研究生院。他凭着坚强的意志,刻苦钻研,发表了41篇关于仿射微分几何和射影微分几何的研究论文,开辟了微分几何研究的新领域,被数学界称为“一颗从东方升起的灿烂的数学之星”。1931年3月,他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理学博士学位,成为继陈之后第二位获此学位的外国人。从那以后,国内外的邀请像雪片一样飞来,苏一一拒绝了。因为两年前,陈拿到理学博士学位时,让苏去了条件很差的浙大。苏对说,“你先回去吧,毕业后我再回来。让我们用20年的时间,把浙大数学系打造成世界一流的系……”这可能是苏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之际,不愿离开浙大的原因。
苏上任后,除了研究生时期发现的四次(三次)代数锥被学术界称为苏锥外,后来在射影曲线论、射影曲面论、高维射影空间* * *轭网理论、一般空间微分几何、计算几何等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科研和教学成就。他还证明了闭的拉普拉斯序列和结构(T4)被世界学术界称为“苏(黥布)链”。因此,德国著名数学家布拉苏克称苏为“东方第一几何学家”,欧美日数学家称他和他的同事为“浙大学派”。的确,在1931到1952期间,苏培养了近100名学生,其中25人在全国10多所著名高校担任院长、副院长,5人当选中科院院士,甚至解放后培养的3名院士,* * *有8名院士。在复旦数学学院,有顾朝浩,有胡,有,有苏,这是一个难得的可喜现象。
故事4
七七事变后,浙江大学被迫西迁。在这场国难当头,苏接到一封紧急电报:他的岳父松本先生病危,要求苏夫妇最后一次前往仙台。苏把电报递给妻子,说...你走吧,我想留在自己的国家。”苏的妻子苏松本说:“我跟着你。”然而,因为他的妻子刚生完孩子,不能和他住在一起,苏把他的妻子送到平阳乡下避难。直到1940的暑假,竺可桢校长才批准了他的妻子和女儿到湄潭的特别通道费。
在湄潭的日子里,师生生活异常艰难,大学教授靠工资难以维持生计。苏买了一把锄头,每天下班回家或休息日,就开荒种菜。有一次,湄潭饭店的菜馆供应不上,他只好从苏的菜地里去了几筐菜花。又是一天晚上,朱主席来到他居住的破庙,看见苏挑水种菜,苏松本背着儿子在做饭。细心的朱校长见锅里全是萝卜和地瓜干,便问苏。苏解释说:“我家孩子多,我的工资不够买米。地瓜干蘸盐吃了好几个月了。”竺可桢惊叹不已。于是,他特许苏的两个中学儿子破例在中学吃住在家里(因为苏家拿不出被褥)。
生活中的困难每况愈下。苏的一个小儿子因营养不良出生不久就夭折了。苏黥布把他葬在湄潭山,并在小石碑上刻上“苏樱之墓”几个字。但生活中的困难吓不倒有意志有毅力的人,浙大的教学科研仍在有条不紊的进行。苏也带着困难走上了主席台。当他转身在黑板上画几何图形时,学生们会谈论苏老师衣服上的“三角形、梯形……”补丁和他屁股上的“螺旋曲线”!晚上,苏把桐油灯放在破庙的香案上写教材,终于用自己的毅力完成了《射影曲线概论》这本书。1994年夏天,笔者有幸在青岩看到苏迁徙时居住的小庙,一种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刻骨铭心。
故事5
1972 65438+2月7日,苏学生、著名数学家张素成为了《数学杂志》的复刊,拜访了世界各地的数学家。他本应该在上海拜访苏先生。没想到,在苏老师赠送的《射影几何导论》(英文版)一书中,他在扉页上写了一句诗:
三十年前在贵州,
我担心奇点,
现在我已经大到可以去申江日了。
很高兴看到老朋友争上游。
这既打破了一般人题词的俗套,又道出了师生情的全貌,可见苏老的诗艺高超,文笔深厚。
许多人知道苏是数学大师,但他们不知道他同时也是文学大师、作家和诗人。他从小喜爱古诗词,13岁学会写诗。小时候经常骑在牛背上读《千家诗》。几十年来,他与诗为伴,与诗书同行。每次出差,他总是在包里放一两本诗集,比如《杜甫诗选》。苏不仅读诗,而且对写诗也有兴趣。他写作几十年,写了近千首诗。在他96岁高龄时,苏的《业余诗钞》由出版社出版。* * *收近体诗444首,60字,苏老手抄本,影印,其中1931 ~ 1949早期作品191,40字。从中可以领略到苏老六十年来的学术生涯和诗词书法技艺所折射出的光芒,充满了时代的气息,给人很多启示。
回顾浙大迁至湄潭的那段时间,他和数学大师钱宝玉创办了湄潭印社。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他自费出版了第一部《湄潭印社诗集》,收录了约65,438+000首各派诗歌。在国难当头的日子里,诗人常常饮茶吟诗,或论道,或评论时局,他们的忧国思乡之情往往在笔下流露。
1944年,苏写了一首题为《游亭》的诗:
单衣攀径,拄杖过灯。
护路树,临江奇奇阁。
客人老是因为远游,家乡山青水绿。
无泪北望,中原血雨腥风。
这是苏步对物的亲情表达,是对家乡沦陷、祖国山河破碎的怀念,是对人民奋起抗战的歌颂。爱国主义和关心世界的感情从他的内心涌出。
苏的诗歌技巧高超,令人叹为观止。他的诗意境高远,风格清新,充满典故和哲理。
读苏的很多诗,不仅让人感觉到苏老经常反复灌输“金字塔”基础对后学的重要性,更让人感觉到文理相通。几十年来,他熟练地用他自称的“奇零零碎碎”(时间的奇零零碎碎)来学习和研究。这些流芳百世的好诗,不就是苏充分利用时间零碎的证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