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大学?在大学里学习是什么?
老师的工作应该是传道授业解惑,但有的老师一个学期见不到学生几次,就把自己的研究生送去上课。后来我才知道,他们都在忙自己的项目和课题。我大一的时候,我们通信工程专业有一个物理学博士生导师。学生们的评价是这样的:我还有一个博士生导师。我取得了什么成就?说话稀里糊涂,经常不来上课。。大学选的教材令人费解。明明有很好的国家级教材,比如同济五版高等数学,却要选择自己学校编的教材,很难,很晦涩。连选择题都是历年研究生考试之一。也许是编排教材的老师想让我们提前准备考研?后来才知道,学校之所以选择这本自制教材,是因为老师要评职称。如果需要科研成果,他们会编一些教材来完成任务。他们会利用自己的教学权,送去给大学生上课。据说老师也很差。他们每年都要完成所谓的科研成果,写论文出书完成任务,不然就可能被降职。有些老师花不起自己的钱找刊物发表文章。学生可以不花钱买课本,这很好理解。
在大学生的职业生涯中,除了要求学生专业学习,很少有鼓舞人心的声音。更重要的是,缺乏引导大学生人生发展和定位的课程,可以让他们明白为什么学习,为什么生活。我的专业是电子信息科学。我和很多同学一样,在高等数学等必修公共课上很努力,但是在日常的专业学习之外很迷茫。不知道这个专业适不适合我。不知道这个专业是什么意思。不知道这个专业的社会发展方向和主流是什么?不知道这个专业培养的目的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不知道大学该怎么学习,更不知道未来的路在哪里。怎样才能一步一步实现自己的梦想?我见过很多大学生,也是如此。他们对自己选择的专业知之甚少。其实我觉得老师根本不知道这些专业要做什么。后来知道大学里的管理人员光看专业名就很容易吸引学生,就改了名字。看什么专业比较热门,好找工作,尽快开个专业就行了,凑点课程忽悠人。很多同学选择专业只是为了就业方便,但真正要定位自己的时候,却陷入专业思维,无法自拔。大多数人只是为了一份工作而学习一个热门专业,却忘了关注自己的兴趣爱好,甚至是综合能力和理想思维的培养。
《大学重建》让我开始明白大学的由来和意义,即大学应该是一个社会的良心和思想引擎,大学应该为这个社会培养有正义、有勇气、有智慧的学生。他们进入社会后,能够逐步改善这个社会中的不好的东西,推动社会发展,不断投身于人类物质社会的改造和科学、艺术、文学等精神文明的探索和提升。我听到了一些激动人心的声音,似乎抓住了什么,但我的心还在徘徊,方向不清,理想似乎越来越遥远,不知道如何下手。同时,我们的大学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那么多学生缺乏心智思维,没有老师的指导?除了偶尔在一些讲座中听到一些激动人心的内心声音,为什么大学里的老师下课后感觉就是干活混日子,无聊又没有内容,然后就走了?为什么大学老师从来不和学生讨论人生智慧?为什么那么多大学生对此视而不见?我不知道这些问题,我自己在做学生干部的道路上也遇到过更多的困惑。
大一的时候,我加入了学生会的新闻部,然后当了部长,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大二那年,我成功竞选了团委副书记,学生会主席团成员。然而,半年后,我毅然辞去了这个光鲜的职位。你可能会感到惊讶。难道我没有当总理的梦想吗?你为什么辞职?这才是当官的正道吧?刚开始做学生会小部的时候,只是抱着开阔眼界,锻炼自己的想法。当我成为一名部长时,我开始思考我在工作之外所做的事情的作用。你能做哪些有价值的事来服务同学?大学生有很多问题需要引导和帮助,就像我心里有很多困惑需要解答一样。学生做这么多活动能解决吗?
没有,自从进了学生会,我就一直带着相机在各种活动中奔跑,比如班会,运动会,文艺比赛等等。刚开始的时候,我很兴奋,因为我的生活很充实,活动也真的很丰富多彩。
但是慢慢的,我心里开始明白了。我发现这些活动有组织,有举办,有精彩,有欢笑,却没有更多的智慧和启迪。这似乎只是政绩的记录。那些玩游戏的大学生继续玩游戏,我内心关于理想的困惑在这些活动中没有得到解答。于是我开始想,为什么我要花很大的精力和精力去组织这些形式上的活动,而不去关注学生的现实问题,去做学生和大学真正应该做的事情。当时我是学生会的新闻部部长。当我面临转型的时候,我想过辞职。我的心已经隐约告诉我,这个地方不适合我。但心中朦胧的梦想让我思考:如果我有更高的地位,更多的权力,如果我能领导团委和学生会,我能做一些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吗?也可以通过这个机会锻炼自己,明确自己的方向。很多学生干部就是这样一步步走上了从政的道路。于是我开始努力提升自己:凭借自己相对不错的实力和老师的信任,成功竞选了学院团委副书记,这可能是学生中级别最高的官员了。
我的心充满了能量,我想做一些真正帮助学生的事情。但是当我真正到了这个位置,我才意识到我是多么的幼稚:各种各样的活动都超出了我们的安排,我们只是按照上面老师安排的既定程序和内容去做,几乎不可能改变它们的形式功能;学院的老师有自己的安排,团委的领导有自己的想法。一切都要达到一个目的:活动要精彩,形式要多样!但是没有人思考这种活动的实际意义。我发现我没有个人自主权。我要面对更多无聊的会议,组织很多没有意义的活动。这些会议和活动大多对服务学生或实现我的理想没有作用,也没有办法解决我遇到的沉迷网络游戏、精神风貌缺失等现状。甚至失去了思考和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我心里不明白:为什么不能解决学生中实际存在的各种问题?为什么不在他们沉迷网络和游戏的时候进行劝导和引导,甚至采取一些强硬的措施呢?难道要等他们下课后被处分开除学籍吗?更有甚者,在和其他学院的一些学生干部打交道后,我发现大学学生会的学生干部,很多都是游戏大学的尖子生,却因为和辅导员老师关系好,帮助老师管理学生,而成为了学生干部。这样的学生干部能领导学生到哪里去?同时,这些人似乎很自信自己是一个精英群体,大家都觉得不错。学生干部开始有很多饭局拉进彼此的关系,喝酒甚至抽烟。所谓“架烟开道酒”,是我第一次从学生会主席口中听到的。我非常困惑。这是在大学读书的有志青年吗?这是领导国家未来的精英集团吗?我们国家是不是缺少这样的人才?
当面对这种情况时,我的内心开始煎熬:我可以选择若无其事的做到最好,反正我已经做到这一点了。一两年后我会有各种优秀的荣誉和研究机会,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走上从政之路。但是,我也开始明白,无论以后我的地位和权力有多高,我都无法实现我的理想。我一个人反对一个庞大的,堕落的,只为自己关心物质利益和好处的集团体系。如果我想当总理或者其他有决策权的职位,我必须和他们相处,否则我会早早被踢出这个体系。但是我真的想要这样吗?如果我把宝贵的时间都花在了一些根本起不到实际作用的事情上,获得了一些所谓的荣誉和利益,内心的迷茫会怎么办?之后的路我该如何继续?这是我的理想吗?
经过深入思考,我在任职半年后毅然申请辞职。当时学院的老师对我的举动非常惊讶。在明确表示决心辞职后,我很好心地提出可以名存实亡,让我在大四的时候有个学习的机会。我不想利用这一点。告诉老师,既然要走,就不用点名了。我的心不喜欢这样。
所以,我很高兴摆脱了很多无聊的学生工作,回到了没有会议和我无法理解的活动的自由日子。看书,听课,听武汉大学周末艺术园,让心灵自由成长。我试图重新定义我的理想,因为我发现政治似乎不适合我。剩下两个选择。一个是大家都很热衷,也是很传统的实业救国方式。我可以帮助我们的国家成为经济强国,也可以帮助我自己成为经济英雄。另一个成为百万富翁的方法是坐冷板凳学习:考研,出国留学,成为学者。我钦佩经济学家林毅夫先生。作为一个热血青年和台湾省的军官,他因为反对蒋家王朝的政治腐败而叛逃到大陆。当然,他在我们国家的党政军系统里,可以享受义士待遇,升职很快。但他当时投奔台湾省,绝对不是为了谋取物质利益,而是为了自己的激情理想。我觉得他后来离开了政治圈,走上了学者之路。他是不是和我一样,发现中国的政治解决不了为人民服务的理想,所以要学习知识,成为学者?否则,如果他叛逃的目的只是为了做学问,台湾省当时条件更好,肯定有所隐瞒。他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经济领域最优秀的学者之一,并被提名诺贝尔经济学奖。
哪条路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我试着大量阅读,努力思考,寻找各种线索和事实来帮助我决定和解决我内心所有的困惑。
第三,读大学,我发现大学学习也是死路一条。
我真的可以专心做学问吗?像林毅夫一样?通过不断的阅读和思考,我对大学有了更多的了解,我开始明白,为什么这个曾经安静的、充满对智慧追求的象牙塔,变得越来越陌生。商业逐利的浮躁风气弥漫整个校园。学术与商业的勾连,教师职称的畸形评定,使得大学校园里越来越多的教师忙于自己的项目和论文,无暇关注教学。因为论文和项目,会有职称和金钱,房子,车子和各种名誉。这样的老师哪有时间说教和解释?但是现在的大学校园里,基本上都是这样的老师。因为理想的老师注定会被现实淘汰。别的学校不知道,但是全国闻名的易中天,因为性格独特,不甘低俗,被厦大排除在外。后来,学生们敬仰的武大四大名嘴之一的哲学教授赵霖也离开了武大,在学生中引起了轰动。后来,据说校长看到沸腾的民意后,坚持要挽留赵霖先生,勉强留下。但是根本问题还没有解决,因为最近听说专注于学习的著名哲学教授邓晓芒要去华工了。一个文科教授,却想离开一个以文科闻名的历史悠久的名校,宁愿去工科大学工作。武大怎么了?珞珈山还是学习的地方吗?四大名教授之一的尚仲生教授也说,很多早期留在他身边教书的有才华的老师都离开了武汉大学。许多人离开了大学,离开了学术界。真的在中国,做学问的路和做官的路一样,是不可行的梦想之路吗?中国大到可以放一张安静的书桌?我忐忑不安地探索着追求学习之路的可能性。越来越发现真正的学问在所谓的名牌大学里根本没有立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