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一中的历史沿革

民国8年(1919)开始筹备工作。时任开平县长李介成率先捐款300元作为启动费用,并委派关娟、吴在民、谢作康等在香港等地募捐,得到了谭玄庭、黄汉光等港澳同胞的支持。

民国9年(1920),学校正式招生,校舍暂设在赤坎镇丁鑫祠堂,称“开平县中学”。第一次招生100人,分两个班。第一任校长李杰成,后被委托给关娟办理过户。

民国二十二年(1933),学校成立校舍委员会,筹备新校舍。赤坎司徒焦伦堂人捐羊茅洲96亩作为学校用地,捐建学校5万元(银);赤坎光宇堂为学校捐款654.38+0.5万元;建校委员会还委派邵校长、司徒杜老师赴东南亚向华侨募捐港币4万元。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底,一期工程竣工,建成教学楼(焦伦堂纪念馆)和宿舍楼(光宇堂纪念馆)。民国二十五年(1936)春,开平中学从关定新祖庙迁至新校舍上课。

29年(1940),增设高中。

35年(1946),更名为“开平县第一中学”。

6月1949至6月10,开平县人民政府接管学校。

1960,改名开平中学。

1961年被列为县重点学校。

1968改为赤坎公社中学。

开平一中校名由65438恢复为0978。

1993年3月,随开平县撤县设市更名为开平一中。同年被评为广东省首批一流学校。

265438+20世纪初,学校被开平市委、市政府推荐申报国家示范性普通高中。1979年,华侨、港澳同胞捐资14万港元为学校购置教学设备。

1982年,香港司徒置业有限公司捐资50万港元新建教学楼,旅居美国的华侨司徒雷登·魏捐资6万港元,加上县里拨款654.38+06万元人民币,修建了一座游泳池、两间更衣室和一座师生宿舍。

1983年港澳同胞捐赠教学仪器价值16500元。

1984年,香港同胞谭和赠送1复印机。

65438到0985,本校应届毕业生潘谢庄以605分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系。

1986,全校各高校录取人数132人,其中李毅以602分考入清华。

1987年,关颖聪以654分的成绩位列省理工科第一,被清华大学录取。为鼓励先进技术,旅美华侨谭广生捐资设立开平一等奖奖学金。

1987年,县政府拨款27.6万元建设初中教学楼,建筑面积1290平方米。

1988年又拨款27.6万元建设实验楼,建筑面积898平方米。国内外校友捐资近50万元建成“校友楼”,建筑面积1743平方米,作为图书馆和阅览室使用。

1992年教职工103人,学生1466人,其中高中生701人,初中生765人。学校占地面积6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73万平方米,其中教室24间,1.840平方米,教职工宿舍731平方米,学生宿舍4371平方米,实验室等建筑1.400平方米,游泳池26543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