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进了北大,全国数学或物理竞赛第一名,全国高考第一名,哪个更强?
相对而言,全国高考排名第一的学生各科均衡,实力较强,而全国数学或物理竞赛排名第一的学生在奥赛科目中表现突出,更善于解决难题,出拳大题,更适合学习理工科,走上科研学术之路。
所以我认为,国奥冠军比高考冠军强!
但是我们国家的天才少年却拿了那么多奥数金牌,每年都有很多人通过奥数和奥数物理的金牌,提前考上清华北大。但是为什么我们很难培养出真正优秀的数学家呢?
他也是一个年轻的天才。30年前,作为一个乡镇中学的高中生,王皓连续两年获得国际奥林匹克冠军,随后被保送北京大学。5年后,他出国到加州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随后毅然回国,成为中科院“百人计划”获得者。
10年前的刘致妤,凭借天赋和出色的努力,两次获得奥运会金牌,还保送到了北大,拿到了美国名校的全额奖学金。然而毕业后,他选择了出家拜佛。
所以,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少年来说,无论是奥运冠军还是高考冠军,一时的成绩和荣誉都只是转瞬即逝。人生的道路崎岖而漫长,最重要的往往只是几步。如何选择孩子,如何教育父母,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很多家境优越,父母有能力、有眼光、有勇气支持孩子上补习班、上重点班,从小学习奥数,锻炼逻辑思维,开阔眼界的“才子”,奥数冠军、高考状元,虽然也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但幸运的是,他们有自己的天赋和家庭条件。
所以,最厉害的不是哪个优秀的孩子,而是他们的父母和家庭给孩子的素质教育!
1,多想想。大多数中小学生的家庭和学校教育都是配合中考和高考的。似乎只要他们多背多做题,然后取得好成绩,这样的教育就是成功的。
但事实上,真正明智的父母会引导孩子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多思考、多分析,想明白如何调整学习、生活、目标之间的关系,从而清醒地享受读书学习的乐趣。
毕竟在高考之前,每个孩子都要接受十几年的义务教育。如果只是被动地、机械地、重复地学习,没有从思想观念上深刻地理解和认识学习的意义,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那就永远学不会。
2,多陪伴。其实,即使是奥运冠军和高考状元的背后,也没有父母拿着棍子和鞭子跟在后面,随时随地准备打骂自己的孩子。
相反,“别人家孩子”的父母不仅宽容友善,而且思想开放。他们往往能最大程度地尊重和理解孩子,做孩子从小到青春期的陪伴者,而不是暴怒凶狠的管理者和监督者。
3、多引导。我们教育孩子,不是让他们成为我们的追随者和复制品。
如果大部分父母都是普通人,那么我们要想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就需要跳出我们思维、耐心、知识的“框架”,更加宽容、豁达、理性。
与成年人相比,在这个“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现在的孩子从来不缺少信息、知识、理论的熏陶,只是缺少现实生活中父母、老师的言传身教,告诉他们如何分辨和坚持正确的生活方式和理论观点,而不是一味追求快感和舒适。
所以,要想培养出奥数冠军、高考状元这样真正优秀的孩子,家长首先要学会改变、克服、超越自己,以积极主动的眼光看待教育孩子、营造家庭环境这件事,真正把时间、精力、金钱花在“刀刃”上,让孩子得到自己和家庭能力范围内最好的教育。
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真正优秀。
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资格和机会去谈论我们的孩子是成为奥赛冠军还是高考冠军,哪个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