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是做什么的?
谢(1917 . 4 . 3-1995 . 8 . 24),湖南新田人,气象学家,一代宗师,中国气象领域奠基人。
民国32年(1943)获浙江大学硕士学位,1949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1952加入九三学社,1980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谢一生从事气象教育和科学研究,致力于灾害性天气气候的研究,为中国气象现代化和世界气象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中文名:谢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南省新田县
出生日期:1965438+2007年4月3日。
死亡日期:1995年8月24日。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
主要成果:1980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院士)。
代表作品:气象学和气象学基础。
角色的生活
民国六年(1917),谢出生于湖南新田县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亲是晚清的一位学者。年轻时就读于上海南洋公学,获湖南省自费赴英留学第一名。回国后先后在湖南高等工业学校、东北大学、广西大学担任教授,并兼任广西大学工学院院长。谢的哥哥毕业于东南大学,曾任湖南大学教授和副教务长。谢早年丧母,由祖母抚养长大。
民国十八年(1929)入中央大学实验学校初中部,后升任扬州中学高级中学。
民国十九年(1930)冬天,哥哥毅然把他调到身边,进了南京中央大学实验中学(现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他如何读书,如何建立数学思维。
24年夏(1935),谢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理学院,希望学习天体物理。
民国二十七年(1938)秋天到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复学,决定学习气象学。
民国29年(1940),毕业后任贵州气象学院观测员。
民国三十年(1941),谢入浙江大学研究生院,后迁至贵州遵义,师从涂教授,从事当地天气气候和历史气候变化的研究。著有《贵州气候》、《清代水旱时期研究》等论文。
民国32年(1943)硕士毕业,在中央气象局任技术员。他从事地方站的业务指导,巡视陕西、四川、广西等地的气象台站,帮助组织观测人员培训班,扩大气象观测网络。
民国三十四年(1945),美国制定了战时科技人员培训计划,并提供一年的培训经费。通过考试后,谢进入芝加哥大学学习,并在美国气象局中期天气预报部门实习。期末,他获得了芝加哥大学的奖学金,前往美国继续深造。
65438-0949年,谢以论文《北美冷涡选例分析》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留校博士后研究。
1950年9月回国,任清华大学气象系副教授。
1952,院校调整后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升任教授,后被任命为物理系副主任,主持气象专业。
65438-0955任北京大学物理系副主任,主持气象专业工作。
1959成立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任副主任。“文化大革命”期间,谢被无缘无故地审查和批判。在困难的条件下,他仍然坚持对党的信念,认真学习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并尽可能从事科学研究。
从65438到0978,谢被任命为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主任。
1979年2月,参加在日内瓦召开的首届世界气候大会,后率团赴马德里参加世界气象教育大会,并在会上作了新中国气象教育与科学的报告。
1980当选中国科学院地质学部委员(院士)。
1981,加入中国* * *产党。
1982年6月赴美国参加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举办的华北平原与美国平原气候与农业对比考察研讨会。
6月,1983,率领中国气象学会代表团回访瑞典。
1988 8月底,应邀参加在赫尔辛基举行的帕尔曼纪念科学研讨会。
1995年8月24日,病逝于北京。
主要成就
科研成果
●科学研究总结
大规模流通系统研究
谢也对大流通系统进行了基础理论研究。在《稳定和不稳定的斜压行星波》一文中,从实际流场而不是假设的平坦西风气流中引入了空间不稳定的概念,并探讨了行星波的时间稳定性,从而修正和发展了传统的斜压不稳定理论。
谢博士论文《北美冷涡个例研究》中提出的对流层冷涡发展概念模式,已被国内外大气环流专著和教材广泛引用。20世纪50年代,他发现了东亚锋和急流的多重结构,明确了东亚副热带高压急流的存在及其与极锋急流的相互作用。这项工作后来被日本气象学家证实,双急流及其相互作用仍然是大气环流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东亚降水天气系统和湿斜压天气动力学研究
1954年,长江流域遭遇特大洪水后,谢接受了中央气象局的“中国夏季降水研究项目”,对冷暖锋、涡旋、梅雨、季风等做了大量的分析,提出了这些系统的概念模型,并为后来的研究所证实。
1975期间,河南发生特大暴雨。后来又组织北方13省市自治区气象局开展大范围暴雨天气预报研究;还提出了湿斜压的概念和湿斜压天气动力学的系统理论。该理论强调了凝结潜热释放对大气运动反馈的重要性,计算的斜压不稳定波长与实际分析结果一致。他在开放系统中引入的“湿有效位能”概念,发展成为暴雨诊断预报的新方法,显著提高了80年代我国北方夏季降水预报的准确率。
热带大气环流与台风的研究
在研究中国降水问题时,谢特别强调了热带环流的重要性。60年代初,他发现东亚季风振荡了一个月左右,后来被国际研究证实,成为研究的重点。70年代,他提出我国绝大多数暴雨发生在中低纬环流相互作用过程中,并给出了相互作用的概念模型,在北方暴雨预报实践中获得成功。
在台风的研究中,20世纪50年代,他得到了台风运动的控制方程,为台风运动的转向流原理提供了理论基础。20世纪60年代,他发现西太平洋的台风大多发生在赤道带上,提出了台风形成的赤道带上的切变不稳定理论,丰富了台风形成的动力学理论。
●主要工程
●科学研究奖
1985因其在天气预报方面的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78因其在热带气象学和动力学方面的系列研究成果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
人员培训
20世纪50年代,谢亲自编写了《天气学》、《中长期天气预报》、《大气环流》等课程的讲义。他重视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在教学实践中,他非常重视《气象观测》课程的建设,培养和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气象观测教学团队。他的学生中,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还有气象部门、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领导和业务骨干。这些学生是气象学家雷玉顺。
荣誉表彰
1988获芬兰帕尔曼国际奖,1990获国家教委颁发的40多年教育科研“荣誉证书”。
1980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院士)。
社会公益服务
谢历任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名誉理事长、总编辑。1982年当选为英国皇家气象学会名誉会员。谢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估小组的成员。曾任地球科学组组长,国家科学基金会评估组成员,大气科学组组长,地球科学组组长。
性格评估
作为杰出的气象学家和教育家,谢先生为中国和世界气象科学事业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他在人生各个历史阶段的卓越成就和高尚品格,将永远成为世人的楷模,激励他人学习。(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林建华、中国气象局副局长俞如聪点评)
以王先生为代表的气象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劳动,为我国气象科学事业输送了源源不断的人才。(lasg主任王慧君评论)
谢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生活简朴,工作努力,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他也接受了西方勇于探索、不迷信权威的进取精神。在极端孤立的情况下,他坚持原则,实事求是,不因挫折而气馁。改革开放期间,他积极开展对外科技和人才友好交流,为中国科技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九三学社评论)
后人的纪念
2007年9月22日,谢90华诞纪念大会暨铜像落成仪式在北京大学举行。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还组织出版了《谢贻琦冰院士纪念文集》,《气象学报》还出了纪念专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