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走村串户劝学,教育的意义何在?

由于教育的重要性,刘挨家挨户地劝说学生。

工作十年的刘说,他有幸见证并参与了家乡的发展,看到家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村民们摆脱了贫困,大山深处的孩子们享受到了优质的教育。

4岁时,刘的父亲去世,母亲患病,生活不能自理。他从小一边照顾妈妈一边上学。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走出大山,治好母亲的病,给她一个安稳的家。

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下,2008年他考上了山东的一所大学,带着母亲来到了山东。大学期间,他刻苦学习,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制片人党。2012大学毕业后留在山东工作。当时很多公司给的工资都很高,最高的一家给了55万年薪。

当时,刘的想法很简单。只要他和妈妈在外面有吃有穿,他就会把多余的钱寄回老家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但没过多久,他在大学资助过的三个弟弟妹妹中,有一个从老家打来电话说:“我不读书了。”无论刘怎么劝说,都没有用。

作为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刘·,她深深地感受到了读书的重要性。当时他的家乡望谟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许多人不知道读书的重要性,不愿意送他们的孩子接受高等教育。

所以当时他就决定回老家搞教育,结合自己的经历,引导孩子上进,好好学习。

十年骑了八辆摩托车,团队帮助了1800多名孩子重返校园。

回到家乡后,他发现孩子们很自卑,很迷茫,不知道为什么要读书,不知道读书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很多孩子初三毕业就出去工作或者早早结婚生子。

为了更好地帮助孩子们,除了上课,刘还发起了“助学下乡行动”,开展各种形式的励志演讲,帮助孩子们树立自信心。周末我们也会分批把孩子接回家,给他们做饭。目的是让他们改善生活,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放学后,一到周末和节假日,刘就会骑着摩托车,在村里走来走去,劝说他们学习,希望他们能来上学。但我也一路吃了不少门,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在过去的十年里,尽管刘已经坏了八辆摩托车,他还是很欣慰。

通过努力,多年来,该组织已经说服了1800多名儿童重返校园,他们还帮助了4200多名贫困学生。

2012年,全县只有70人考上大学。目前考上大学的有1300多人。

刘说,近十年来,随着党和政府对农村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家乡的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我们县建筑最漂亮,环境最好的应该就是学校了。

“2012年,我们县只有70人考上了大学,而2022年,1300多人考上了大学,每个村至少有一个大学生。望谟县教育的发展,其实是贵州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教育彻底阻断了贫困的代际传递,给了山区孩子更好的出路和更多的选择。我很高兴,因为我们这几年培养的孩子,很多大学毕业后都回到了山区。”

对于未来的愿景,刘表示,他将继续扎根农村教育。他现在的梦想是希望所有山区的孩子都有更好的未来,在大山深处打造一个教育高地。

刘还告诉记者,“我愿意做大山深处孩子们的梦想守护者。我也借此机会希望大家在‘背着我妈上大学’之前把我忘了。我现在是大山深处的一名普通教师。”

近年来,走出大山、重返大山的刘获得了许多身份,如:中共二十大代表、全国最美教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

贵州省望谟实验高中副校长以微信的名义写下了自己的使命:“刘:助学下乡”,“助学”成为他最近十年生活的主题。

来源:九拍新闻综合中国网、中新视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