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美育的文化哲学意蕴
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学前教育,把开始接受教育的孩子称为“儿童教育”,把对孩子的小学教育称为“养育”或“蒙混”,把为孩子提供启蒙教育的学校称为“学习”、“博物馆”或“养老院”。先秦经典《易经与卦》说:“开悟也是一件神圣的工作。”提出从童年开始给予纯粹的教育,从而创造成功之路,把“养育”上升到人生实践哲学的高度。可见,“养”对于人们认识和观察世界具有重要的开端意义。因为孩子无知、幼稚、好奇,有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的天性,有自己的年龄特点和身心成长规律,所以这个阶段接受的教育应该以艺术游戏为主。所以“育”就是教育,其实是一种“寓教于乐”的美育。通过“养育”来看待儿童美育,有许多丰富的哲学含义。
一个是“活”。作为一种儿童美育实践,“育”的精神根植于中国传统的尊重生命、尊重世代的美学。易经说:“天地之大德,即命也”,“命即易也”。《卦传序》中有一句话:“万物必生,故为其所盖;傻子就傻子,事情就幼稚了。”天地万物皆生,人或物的创造之初,必然会像新出土的幼禾一样处于蒙昧状态,其特点就是“萌”。“萌”象征着原始的天真的生活状态。易经是由阴阳建成的,而吞和梦主要象征着万物的初始状态。继甘、坤之后,宇宙生命开始孕育和创造。可见“萌”在这里有着深刻的生命象征意义。当代美学学者主张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艺术的创造智慧,以“创造艺术教育”提升国民艺术素养,这几乎符合“育”的精神。创造性美育不仅包括对年轻生命的关怀和培养,也包括生成的过程。这一代是通过美育启蒙孩子的过程。
二是“幼稚”。童年的天性是纯真。《易经·孟获》云:“者,纪也。”《易经》本义解释:“纯一不寄听人,故如‘童年’。”孩子单纯顺从,老师教的。自然的真实状态无疑是吉祥美好的。这包含了生活的真正美好。这种对纯美的热爱和追求已经融入了整个中国文化传统。《诗经·周松·田薇传》中说:“田薇的生命是无穷的。这并不明显,王文的美德是纯洁的。”天德清而不杂,这是天道的自然状态和本性,所以《中庸》说:“此日也是天道。”这是儒家对纯粹本真自然的追求。道教和佛教也寻求回归这样一种纯粹的状态。老子主张以“婴儿之心”回归自然,欣赏这种超越功利的清澈纯净的人生境界。魏晋诗人嵇康在《游仙》诗中说:“教我自然之道,旷达则开悟。”葛洪还以“童心”在《抱朴子·宝篇》中刻画了生活的单纯、天真、自然的纯真。“再说我老公古板淳朴,却没改过来,而且人还童心未泯,心思不动。”到了明代,李贽试图以“初思之初心”的童心,去扫除遮蔽自己心灵的尘埃,从而达到真实无邪的境界。按照中国的美学,这种“天真”就是生活的本质,生活和艺术都是从这里出发和回归的。孩子天生就是这么天真,所以从儿童美育的角度来说,我们应该用婴儿天真无邪的眼光来看待婴儿的身体,让它保持完全的天真,而不是将其与功利的世俗主义混为一谈。从这个意义上说,儿童的美育应该是以符合儿童自身的自然天性为主要特征的教育,以此来陶冶他们。
三是“自由”。自由是自然的自然表现,美育是对自由的体验和认同。《意见》要求,在课程设置上,“学前教育阶段应当开展适合儿童身心特点的艺术游戏”。艺术游戏作为儿童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质上是一种体验自由的教育。孔子的“游艺”理论,可以从一个侧面理解为以游戏的形式接受艺术教育。朱解释“游泳”说:“一个旅行者是众所周知的玩东西,以适应他的感觉。”所以艺术游戏可以理解为一种体验身心自由的审美教育。相反,艺术教育也是一种体验自由的审美游戏。这种观念也渗透到了对孩子的传统教育中。比如童书《节奏的启蒙》,说明古人重视通过文学艺术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孩子在艺术游戏中畅游,从而培养了他们的气质。
第四是“创造”。受教育就是开悟,也就是说这是一个从头开始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宋代思想家张载所著《正孟》一书,将“孟”在发明郑雪中的作用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王夫之说:“蒙骗者,始知也。”启蒙是人生中最早的打开心智的行为。孟子有一句话:“开始有组织的,都是有智慧的东西。”对此,王夫之说:“始不正,无能成也。”这就需要注重人生起点的教育,以美修元,美化人,把孩子引向求真、求善、求美的正确轨道,使其顺应正道,最终学会成人,从而“顺理成章”。初始阶段对未知的好奇和探索,某种意义上就是创造。这种创作充满了无限的希望和可能。清朝康熙年间,为鼓励和促进人类技艺的创造,设立了蒙古美食。《清史稿》记载:“凡有一技之长者,常召之以直养。”其中,编修乐律作为音乐教育。桐城派代表人物方苞曾在此编撰乐律,从事音乐艺术创作。清代大画家石涛注意到了这种原始的创造性,并把《周易》中的“养”的思想引入他的艺术哲学中,力求通过笔墨回到鸿蒙系统那种充满创造性的原始状态。创造是宇宙的体现,儿童美育应该鼓励和引导儿童萌发新的思想,尝试探索世界。
意见提出:“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感教育、精神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儿童美育的本质在于关爱新生。遵循其童真,促进其创造,既是儿童美育的应有之义,也是儿童美育的实践原则和精神追求。
(作者来自东南大学人文学院,乔光辉为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教授。本文是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2019《王船山势论研究》[kycx 19 _ 0131])的成果。
中国教育报第8版2021年05月06日。
作者:彭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