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需北大景点简介!!!!!!!!
简介
未名湖是北大校园内最大的人工湖,位于中北部。
形状为u形。湖南有个石鱼雕塑,湖中央有个岛,和北岸有桥相连。湖中央岛的南端有一艘石船。湖岸有钟楼、林湖轩、花坛和埃德加·斯诺,东岸有博雅铁塔。
这个湖以前靠万泉河供水,现在靠人工蓄水。冬天的溜冰场。
在清代,它是圆明园附属小沈阳园舒春园的人工湖。石船是按照颐和园的石船建造的,后来上层建筑被烧毁,只剩下一个石底座。
20世纪20年代,它成为燕京大学的一部分,学校请设计师亨利·基拉姆·墨菲(henry killam murphy)规划校园布局。这个湖被钱穆命名为未名湖。2001,湖边的“未名湖燕园楼”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人们从石狮把守的北大西门进入,不远处就能看到一对漂亮的中国手表立在办公楼和寺庙围成的半空地上。继续向东漫步,无论从哪条路进入以未名湖为主体的园林空间,都会觉得豁然开朗。在整个燕园中,未名湖更像是一个浩瀚的海洋。在光的作用下,湖面仿佛停泊着千万颗星星,散发着千变万化的光芒。在未名湖上,东边可以看到湖的塔影;西可在钟楼看夕阳;在南方,有山有湖;北方的建筑阴影充满了诗情画意。所以有人把燕园的精髓概括为“一塔一湖一画”。
那个湖
湖中的小岛是小沈阳舒春园的遗迹之一。小沈阳仿圆明园“鹏泰仙岛”而建的豪华建筑群的景象,后来被英法联军破坏了。
岛亭
岛亭位于未名湖中心的一个岛上。八角形的方亭让人觉得“我们叫了一千遍,她才向我们走来”。这个方亭就是岛亭。整个亭子是木制的,八根红木柱支撑着重檐瓦和宝塔形的亭顶。亭子的木梁上绘有栩栩如生的图画,有的是人物和历史故事,有的是风景,完全符合中国的传统建筑特色。亭子的底座是一个高约一米的八角形石台。
平底撬
“方”的形象类似于船。它建在海滨,是花园中最有趣的建筑。
北京大学燕园石舟遗址:
位于北大燕园的未名湖畔,这片区域在清代被称为书春园,是圆明园的一部分,由乾隆赐给小沈阳。咸丰十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蜀春园也被毁。只有石舟基地和“迎风等待月亮建筑”仍然存在,这就是现在的胡林馆。
北大红楼
北京大学的红楼是北京一座有着非凡历史的建筑,因其主体由红砖砌成而得名。自83年前红楼落成以来,它已成为中国先进思想和文化的源泉。
红色的建筑,红色的起点。中国经过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洗礼,一大批仁人志士理解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红楼是革命的起点。作为先进社会文化的代表,* * *产党的先行者们在这里留下了光辉的足迹。从此,中国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北大红楼历史上的一页
北京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在中国* * *产党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中,无数先烈在古都的热土上洒下殷红的鲜血,用铮铮铁骨和忠诚书写了他们为城市的骄傲。
83年前,在北京故宫的东北角,矗立着一座地上四层,地下1层的长长的工字形建筑。它坐北朝南,其西式风格被称为当时北京最现代化的建筑。
但这座建筑最具视觉冲击力的还是它的颜色。红楼是真正的红色,整个建筑都是用红砖砌成的,所以从建成开始就叫红楼。在阳光的照耀下,这座建筑充满了活力和希望。
当初的建设者们当然没有意识到,从此红色成为中国历史的主旋律,一批批有志之士从这里走出,投身于火热的革命征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座见证了中国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的红楼也历经沧桑。饱经风雨,建筑的很多地方都能清晰地看到被青砖修补过的痕迹,但她挺立着,红色的主题没有变,红楼的名字还在被叫着。
红楼现在的地址是北京五四大街29号。单从名字就可以知道它是一条有着诸多辉煌的街道,而以历史事件来命名街道,大概是北京众多路名中独一无二的。红楼大门右侧的墙上,有一块大理石,上面镶嵌着北京学生会和北京大学学生会题写的批示:红楼是北京大学旧址的一部分,是五四运动的重要活动场所之一。李大钊和毛泽东同志曾在这里工作过。红楼后面是华北学联1947命名的“民主广场”。
作为旧址的一部分,说起红楼,自然要简单回顾一下近百年前的北大。北京大学位于北京西北角的中关村。红楼建于1918年。
如果只是老红砖建筑,北大红楼不太可能成为3月4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1。这个荣誉来源于北大红楼在中国新文化运动和* * *产党史上的重要意义,是五四运动的发源地。
辉煌足迹红色起点
毛泽东曾明确指出:“研究中国* * *产党的历史,也要研究建党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材料。否则,我们无法理解历史的发展。”
1915年,中国* * *产党创始人之一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后改名《新青年》)杂志。他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猛烈抨击旧的封建文化,倡导新文化,新文化运动由此展开,成为新的革命风暴到来的序幕。
1917 1,蔡元培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他主张学术包容,当即聘请陈独秀为文科学长。年底,李大钊去了北京大学当图书馆馆长。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对中国人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把无产阶级世界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
北京* * *生产组成立时是14成员之一的张申夫回忆说:“1918年夏天,上海滩红楼建成,图书馆搬进来,占了红楼一楼。李大钊的局长办公室在红楼东南角的两间房子里。一时间,红楼成了新思想运动的中心,许多进步师生聚集在这里学习讨论。”“李大钊上台后,对图书馆的业务进行了一些重大的调整和改革,开始注意收藏俄国十月革命以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著作的书籍。”
这是李大钊在红楼一楼东南角的办公室。房间号是119。搬进红楼不久,李大钊在19181发表了《老百姓的胜利》等文章,代表了中国先进分子的新觉醒。次年5月,李大钊主编《新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刊,亲自撰写《我对马克思主义的看法》,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这是第一部系统完整地介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著作。
在这个红楼的普通办公室里,李大钊主持成立了北方第一个* * *生产小组——北京* * *生产小组。他还在这里召集中国青年学会会员开会,北大红楼成为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北京活动的重要场所。张申府回忆说:“在李大钊的领导下,图书馆成为北大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心。许多激进的学生经常去图书馆和大钊讨论各种新思想,听他介绍新思想。大家经常在这里开会,讨论中国的出路,寻求救国救民的方法。”
1918八月,一个英俊的年轻人来到北京,然后他进了红楼。他就是改变中国命运、领导革命走向未来胜利的湖南伟人毛泽东。这是毛泽东第一次来北京。当时,他和李、等24人来京组织湖南青年赴法勤工俭学。后来,毛泽东留在了北京。经人介绍,他认识了李大钊,在图书馆做助理,开始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也开始具体了解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走上了* * *产品主义的道路。
2009年5月4日爆发的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毛泽东曾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精辟地指出:“五四运动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1921年中国* * *产党的成立作了准备。”
今天,这个地方增添了更多的风景
八十三年过去了,当记者踏进北大红楼时,一种历史的尊严感油然而生。
红楼静静伫立。在大楼周围的地面上,随处可见“禁止吸烟”的警示牌。抬头一看,整栋楼的楼层外都没有空调。走进去,才能真正体会到现在用户的无微不至的关怀,摆放整齐的灭火器非常显眼。因为建筑主要是木质的,所以每天晚上6点就要在楼里拉电闸,确保绝对安全。
这些年来,红楼面临了许多危险。日本侵华期间,这里曾被用作日本宪兵队的队部长达7年,地下室也曾被用作囚禁和迫害爱国人士的监狱。1976唐山大地震,红楼损毁严重。
为了挽救这座有着辉煌历史的建筑,国务院专门设立了一个项目进行紧急修缮,并拨出专项资金。该项目历时三年,耗资80万元。工程设计团队根据文物维修原则,在保持文物完好无损的前提下,制定出一套国内传统建筑技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抗震加固方案:将钢结构放入楼板内的水平钢桁架中,在内壁两侧加钢筋网拉穿墙,浇筑豆石混凝土, 并在墙体内外用型钢将其拉起,恢复了这座早已超过使用年限的砖木混合结构建筑的强健“体格”。 在建筑和文物保护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建成后的红楼室内外原始状态和整体色调没有改变。
1998年,北京大学举行100校庆。许多老北大的教授来红楼拜谒,他们对保存完好的红楼非常满意。
作为重要的文物,北大的红楼也在发生变化。
1995,北京市政府批复了《北京市文物事业发展五年规划》,要求当时的红楼使用部门逐步迁出,市政部门将对红楼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去年底,由首都规划委牵头,相关部门召开红楼背后环境整治现场会,明确规定原民主广场周边的违章建筑和临时建筑一律限期拆除。
今年3月31日,国家文物局机关和单位开始搬迁到位于东二环的文化部大楼。同时,大门口挂着“新文化运动纪念馆筹建处”和“国家文物局红楼管理处”两块新牌子。
把红楼建成纪念新文化运动、宣传五四运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国家文物局筹划多年的计划。据了解,新文化运动纪念馆的构想非常宏大,筹备工作计划分三个阶段进行:一是恢复李大钊、毛泽东原办公地点等原址,组织专题展览,尽快对外开放;第二步,恢复新文化运动代表的办公和讲学旧址、北大印刷厂旧址、地下文物仓库、新文化运动研究中心和信息中心。第三步将扩大展览规模,在红楼周边建设标志性雕塑群和展览设施,并计划修复更多典型旧址。
红楼内部的变化是静悄悄的,但现在红楼的周边环境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红楼东侧的道路正在紧张施工中。用不了多久,一条贯穿南北,从长安街到平安大道长达3公里,名为皇城根花园的宽阔道路即将完工。可以想象,红楼这个有着辉煌历史的建筑,在绿树鲜花的映衬下,会更加耀眼。
仲婷
仲婷位于未名湖西岸的小土山上。北面面对着湖,正对着北大人非常熟悉的鱼。南面的土丘山脚下是乾隆诗碑,西面不远处是蔡元培雕像。蔡元培雕像和乾隆诗碑之间有一条小路,通往湖边。
钟楼建于9月,1929。钟的起源已无法考证,在燕京大学被用作校钟。时钟上的字清晰,令人印象深刻,用手轻敲就能发出沉重有力的声音。学校的钟有自己的敲钟方式,不同的方式有不同的含义。)
来燕园的人一定不会错过钟亭,一座坐落在未名湖西岸小土山上的小六角亭。之所以不能错过,是因为小土山地理位置绝佳,北面临湖,面对北大人非常熟悉的鱼。南面的土丘山脚下是乾隆诗碑,西面不远处是蔡元培雕像。蔡元培雕像和乾隆诗碑之间有一条小路,通往湖边。我怕建钟楼的人担心我们绕过不起眼的小土山,忽略了精致美丽的钟楼,所以在北、西、南开了三条曲径,直通钟楼。每条小路都是由不规则的石头砌成的,这让它感觉比循规蹈矩的石阶更像是在爬山。爬上楼梯,短短一瞬间就能看到钟楼的全貌。
钟亭,有钟有亭。有六个角并绘有图案的圆顶亭;钟——古色古香,底部八瓣莲花,像女孩子穿的裙子。钟的下部雕刻着波涛汹涌的大海和从海里喷薄而出的旭日。钟体上部是十二对龙玩珠,舞动翻滚。由两条粗壮的青龙铰接而成的钟耳悬挂在亭子顶部的横杆上。此外,钟身刻有八卦图案,并有满汉两种文字书写:“大清丙申年八月”。按照这个日期,从大清丙申年算起,已经超过1000年,也就是1896年。这个钟比“史静大学堂”还要早诞生!
据相关考证,原来老北大是用钟表报时的。仲婷在亭子里有一个钟的原因可能是最初的想法。在《北大旧史》中,一位北大老校友这样描述当时的钟:“北大二院的钟从来不是用电机按钮控制的,而是一个又高又旧的烂木座,上面挂着一个又黑又重的铁钟,至少有七八十年的历史了。当时学校刚开学,当事人不知道从哪里找来的,还是被一个年近七旬,胡子花白,穿着褪色的蓝布夹克的老人敲了,每次大概敲16到18下。这钟声嘹亮,不仅在北大二院,在一院,在图书馆,在研究所,在东西斋等地,都是如此。学生住在附近的胡同。他们早上躺在阳光充足的床上。当他们醒来时,听到上课的铃声后,他们急于洗脸和漱口。所以这个钟是诗情画意的,是普通电钟所不能及的。”那时,钟自然使用的不是现在仲婷的钟。关于钟亭这口钟的来历,颐和园御花园中有这样的记载:“在岛北侧的崔兰室,慈禧曾于1889年作为阅兵台,检阅李鸿章调过来的北洋水师和海军军官学校刚毕业的海军陆战队学员。为了适应演习,小火船改成了炮艇,东西两侧布置了炮兵队和骑兵队。
当时海军用来报时的大铜钟在1900被抢。后来放在燕京大学,现在在北大未名湖畔钟亭。"
如果钟会说话,它一定会告诉我们许多往事...也许,从它为北洋水师卖命,到它如何从八国联军的劫掠中逃脱;也许,它已经荒废了好几年,从哪里搬到了这个湖边的斜坡上;也许,是谁又敲响了它,它是如何自觉地把握着一代又一代学生的课表;或许,它还记得1929 65438+10月,它成为燕京大学校钟的那一天。六月移至未名湖土山支,九月伴穹六柱钟亭。或许,它还记得在原燕京大学执行委员会会议上决议的“敲钟法”:“每半小时鸣钟一次,十二点半开始,一次两次,一次半,三次,...在四点钟,八次,然后它将在四点半再次被敲响。如果每四个小时循环一次,那么每天早上6点到晚上11点就是敲钟时间。”或许,它还记得,敲钟的人已经十年了。用他的生命和它的生命,在风雨飘摇的岁月里,用洪亮深沉的钟声,激荡着爱国师生的心。
蔡元培铜像
蔡元培(1868-1940),浙江绍兴人,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早年组织光复会,后来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他成为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总长。1916-1927期间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为北京大学的发展和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毛泽东同志曾称赞他是“一流的学者和世界的楷模”。
蔡元培铜像是北大77级、78级毕业生捐赠给母校的。它由著名雕塑家曾竹韶教授创作,北京钢铁学院和首都钢铁公司协助铸造。
卷尾石鱼
范伟石锅鱼是圆明园长春园的遗物。在长春园的北部,有一个和谐的奇景(建于乾隆十二年),前面有一个大喷泉。翻转尾巴的石鱼是这个喷泉中的装饰品。圆明园被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两次焚毁,洗劫一空,使这座举世闻名的园林成为一片废墟,珍贵文物尽失,鱼被贱卖。它被龙润花园的主人载涛买走了。燕京大学1930班毕业的时候,他买了这条石锅鱼送给母校做纪念。从此,石鱼就定居在未名湖。
湖边小屋
临湖轩原为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的住所(1916-1962),其中一部分还作为燕京大学接待贵宾和举行会议的场所。北京大学原校长马寅初(1882-1982)曾在此居住。现在是北大的贵宾接待室。《林湖轩》由北大校友、著名作家冰心命名。
我们医院的西房间曾经是林迈可的卧室。英国学者林迈可。1937年被聘为燕京大学经济学导师,并主导建立了牛津式导师制。在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控制下,林多次秘密到华北抗日游击区,向沦陷区北平的八路军购买药材和无线电设备。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发时,林家在八路军的帮助下进入抗日根据地,参加了晋察冀和延安的抗日工作,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者带着妻儿回到英国。解放后,林曾多次访问中国。
雪墓
斯诺墓位于原花神庙的遗址上。墓碑为长方形汉白玉,上面有叶剑英题写的“中国人民的美国朋友埃德加·斯诺之墓”英文字样。墓旁松柏环绕,绿草如茵。面对着一个湖水清澈的湖,我感到更加宁静和庄严。
埃德加,斯诺。(1905—1972)美国记者、作家,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城,曾就读于密苏里大学新闻系。
斯诺于1928年来到中国,在欧美多家报社担任记者和通讯员。从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还在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任讲师。从65438年6月到0936年6月,斯诺走访了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的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担任《每日先驱报》和美国《星期六晚邮报》的驻华战地记者。1942去中亚和苏联前线采访,离开中国。新中国成立后三次访华,于1972年2月5日在日内瓦病逝。
斯诺是一个正直的美国人,热爱和平,维护正义。他非常关心中国的命运,热情支持和保护学生的爱国热情。1935年6月,斯诺受聘为英国《每日先驱报》特约记者,不久搬回13号东城盔甲厂。
当时是一二·九运动前夕。燕京大学是领导中国学生运动的重要阵地。斯诺积极参加焰炟大学新闻学会的活动,他们的家也是许多爱国进步学生经常光顾的地方。燕京大学的王如海(黄华饰)、陈翰博,清华大学的姚克光(姚依林饰),北京大学的余其伟(黄静饰)等都是他家的常客。这位地下党员在斯诺家中商量了“一二·九”运动的具体步骤,并将16年2月9日和6日两次游行的路线和集合地点通知了斯诺夫妇。游行前夕,斯诺夫妇连夜将《北平第10号学校学生自治会宣言》翻译成英文,分发给在北平的外国记者,请他们发电报出国,并联系了当时许多在北平的外国记者采访。
游行当天,斯诺夫妇和其他外国记者跟随游行队伍,认真报道学生围攻西直门、被玄武门封锁的真实情况。他给纽约的《太阳报》发了一份独家通讯,在那里留下了很多关于“12月9日”运动的文字资料和照片。斯诺还建议燕大学学生自治协会举行一次外国记者招待会,学生们再次向西方表明了一二·九运动的重大意义。
北平沦陷后,斯诺在自己的住处庇护了许多进步学生,帮助他们离开死城北平,参加抗日游击队或去延安。
1960-1970斯诺墓三次访华,著有《河对岸》等书。它为增进中美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做出了贡献。他于1972年在日内瓦去世。根据他的遗愿,他的部分骨灰被运到北京,并于1973,10,19安葬在这里。